得,家人们,这车圈儿的风啊,就没停过。
前两天李想还安安静静的,我还以为他琢磨着怎么再“教育”一下市场呢,结果好家伙,一个叫理想 i9 的“幽灵”直接被逮了个正着。
几张裹得跟木乃伊似的谍照,瞬间就把人给看精神了。
这谍照吧,你说它有啥吧,好像啥也没露;你说它啥也没有吧,那话可就多了。
前脸瞅着像是 i8 和 i6 的亲兄弟,家族式那套眯眯眼和机盖线条,隔着三层伪装都透着一股熟悉的味道。
可怪就怪在,车头顶上莫名其妙地鼓起一个大包,跟前机盖还不是一马平川,中间有个坑。
这是啥操作?
难不成是要致敬某个肌肉车,还是说设计师一激动,手抖了?
反正看着挺别扭,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好这块到底要怎么整。
车顶那个凸起倒是好猜,八成是给激光雷达留的“龙椅”,现在没这玩意儿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车屁股藏得最严实,整个一驼背金刚,这架势,摆明了是要在尾部造型上搞点大动作。
估摸着是想让第三排的兄弟们坐得不那么憋屈,顺便再塞下几个行李箱,毕竟“家”这个字,理想还没打算扔。
这 i9 看着离我们还远着呢,跟海市蜃楼似的,估计明年能见到实车就不错了。
但它出现的时机,那叫一个“恰到好处”。
为什么?
因为理想最近的日子,过得有点憋屈。
你看看这销量数据,五月份四万多,六月份三万六,到了八月份直接掉到两万八。
这可不是小波动,这简直是从珠穆朗玛峰脚下被人踹了一脚,一路滚到了半山腰。
问题出在哪了?
是车不行了吗?
冰箱彩电大沙发不香了?
香,还是香的。
但问题是,现在满大街都是卖沙发的,而且价格一个比一个狠。
隔壁零跑直接打出“半价理想”的旗号,十五万给你配齐活儿,人家一个月卖了五万七,这数字简直是在理想的伤口上撒盐。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开了一家精品咖啡店,讲究个情调和体验,结果对面开了一家瑞幸,上来就是“9块9管够”,你说你难受不难受?
更要命的是,整个大环境都在变。
增程车市场好像触到了天花板,七月份整体销量同比还跌了,反倒是纯电车高歌猛进。
市场的风向标,已经悄悄从“有没有里程焦虑”转向了“充电够不够快,智能化够不够顶”。
理想一直以来那套“奶爸神车”的故事,听多了,大家也有点腻了。
就是在这种进退两难的节骨眼上,被寄予厚望的理想 i8 登场了。
理想为了它,又是改设计又是推迟上市,结果呢?
雷声大,雨点小。
官方连首月销量都没好意思公布,这在车圈里,沉默基本就等于默认“考砸了”。
你想想,同期出道的乐道 L90,靠着三十万不到的价格、超大轴距和空悬,首月就破万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i8 的处境,就像一个用功的好学生,结果发现隔壁班那个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同学,靠着几招“奇技淫巧”就考了个全校第一,你说气不气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段时间网上关于理想的负面,简直是铺天盖地。
“卡车对撞”事件的风波还没完全过去,各种“理想车主素质低”、“乱停车”的短视频又跟病毒似的传播开来。
李想本人下场怒斥“黑公关”,但这事儿吧,就跟衣服上沾了泥点子一样,不管是不是别人泼的,外人看着就是脏了。
短期内,这个标签怕是很难撕掉了。
所以啊,这台还活在伪装下的理想 i9,现在更像是一个烟雾弹,一个用来告诉资本和市场“我们还有后手,别慌”的姿态。
但谁都明白,远水解不了近渴。
真正能把理想从泥潭里往外拽一把的,不是未来的 i9,也不是已经有点尴尬的 i8,而是即将登场,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理想 i6。
这台车,现在基本没啥秘密了。
外观就是小号的 i8,看着更运动,更紧凑。
尺寸也摆在那儿,车长四米九五,轴距三米,一个标准的中型 SUV 身材,五座布局,空间体验上估计能比 i8 舒服点。
动力嘛,后驱四驱都有,配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六七百公里,支持 5C 超充,该有的都有。
关键就在于,它要卖多少钱。
现在风声是二十五万左右,甚至有传言说为了冲量可能干到二十三万以下。
我的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价位段,简直是神仙打架,Model Y、小米 SU7、智己 LS6...哪个不是狠角色?
这里的消费者,那都是拿着放大镜在看配置表的主,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
i6 想要在这里杀出一条血路,难度可想而知。
有意思的是李想本人的变化。
之前那个“怼天怼地”的李想,最近说话谦逊了不少,说什么“纯电赛道高手很多,想达到目标肯定很不容易”。
这画风转变得,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市场的毒打,看来是真的疼。
所以,别看 i9 的谍照传得热闹,那都是未来的故事。
眼下,理想所有的筹码,几乎都压在了 i6 这一局上。
这台车,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它能不能成为那根力挽狂澜的稻草,把理想从销量的下滑曲线里拉回来,顺便在纯电市场撕开一道口子,这才是接下来最有看头的大戏。
至于 i9,就让它先在谍照里再飞一会儿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