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萤火虫11万配后驱独悬换电技术,大众ID.3欧洲退订率飙升43%背后的隐形推手

蔚来萤火虫11万配后驱独悬换电技术,大众ID.3欧洲退订率飙升43%背后的隐形推手

前两天在换电站碰到个开宝马的哥们,盯着我这台萤火虫看了半天,最后冒出一句:“后驱的?”我点点头。“独立悬架?”我又点点头。“11万?”这回他不说话了,蹲下去看了看后轮,起身拍拍我肩膀:“兄弟,时代变了。”

4米车身装下1250升,德系工程师怕是要失眠了

车身尺寸4003×1781×1557mm,轴距2615mm,数据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空间这东西,向来是中国品牌的强项。

前备箱92L能塞登机箱,后排放倒后1250L纯平空间,实测装进4个28寸箱子还有富余。27个储物格遍布车内,中控台下方抽屉组合,磁吸锚点随意调节。

有次带朋友去看车,他开的海豚345L后备箱在萤火虫面前显得有些局促。“这空间利用率,”朋友摸着下巴,“大众那帮工程师估计要重新翻教科书了。”

83.4%高强钢铝车身,BBA看了都得掂量掂量

车身高强度钢铝占比83.4%,抗扭刚度35700Nm/deg,这数据已经媲美不少B级车。9个安全气囊全系标配,连中央气囊都给了。

前几年我在4S店干过,见过太多厂家为了成本在安全上偷工减料。萤火虫这套安全配置,放在合资品牌起码得15万起步。

蔚来萤火虫11万配后驱独悬换电技术,大众ID.3欧洲退订率飙升43%背后的隐形推手-有驾

有个做保险的朋友跟我说,这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理赔风险系数比同级低了一大截。换句话说,保险公司都认可它的安全性。

后驱+五连杆,10万级的驾驶纯粹主义

105kW后置电机,200N·m扭矩,近50:50轴荷分配。五连杆独立悬架,摩缇马蒂调校。

转弯半径4.7米,城里掉头一把过。过减速带时那种韧性,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确实有小钢炮的味道。

前阵子和几个车友山路小聚,一台高7跟在后面,弯道里愣是跟不上。下山后那哥们摇摇头:“后驱就是后驱,前驱再怎么调也差点意思。”

42kWh电池的现实主义

CLTC续航420km,实际城市路况开空调350公里左右,高速定速100km/h约300公里。

这续航谈不上出色,但也够用。关键是3分钟换电,体验过一次就回不去了。充电桩排队的焦虑,在换电站完全不存在。

蔚来萤火虫11万配后驱独悬换电技术,大众ID.3欧洲退订率飙升43%背后的隐形推手-有驾

当然,换电网点覆盖还需要时间。好在蔚来这几年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有目共睹,耐心等等总没错。

智能化配置,该给的都给了

高通8155芯片,12.8英寸中控屏,AR-HUD,语音识别率98%。L2级辅助驾驶,24个感知硬件,功能够用。

不过这年头,智能化配置同质化严重,大家都差不多。真正的差异化,还是得看底盘、安全这些硬实力。

设计语言的两极分化

三眼大灯设计确实大胆,年轻人觉得有个性,传统用户可能接受不了。内饰简洁实用,中岛设计巧妙。

唯一的槽点可能是隐藏式门把手,确实容易夹手。这个细节还需要优化。

蔚来萤火虫11万配后驱独悬换电技术,大众ID.3欧洲退订率飙升43%背后的隐形推手-有驾

11.98万的市场杀伤力

起售价比预售直接降了近3万,诚意十足。对比海豚、ID.3,萤火虫的差异化明显——后驱、独悬、换电,这些都是竞品没有的。

最近看到欧洲那边ID.3的销量数据,退订率确实不低。或许和萤火虫这类新势力产品的冲击有关系。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产品力不够,价格再便宜也没用。

写在最后

萤火虫这车,优缺点都很明显。空间利用巧妙,安全配置到位,底盘质感不错,换电体验独特。续航算不上长板,一些细节还需打磨。

适合那些在意驾驶感受、对续航要求不苛刻的年轻用户。如果每天通勤距离适中,偶尔短途出游,这车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只是新车刚上市,建议观望段时间,看看后续反馈和服务网络建设。买车这事,还是稳妥些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