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发现没有,好像现在的车越来越“分裂”了。
一边是拼了命地往新能源、省油、智能化的方向跑,恨不得车子比你还聪明;另一边呢,又刮起了一股硬派越野风,方方正正的“方盒子”造型特别受欢迎,感觉开上它就能随时去征服大自然。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一款车,既能像个硬汉一样有型有款,又能像个经济适用男一样省钱贴心呢?
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似乎想给我们一个答案,他们最近推出的2026款哈弗猛龙PHEV,就是这么一款试图把两种风格捏合在一起的产品。
那么,这台新款的“猛龙”到底升级了些什么,它真的能做到既能穿西装打领带,又能穿工装裤去爬山吗?
咱们今天就把它里里外外地看个明白。
首先,咱们聊聊这车的外观,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
新款猛龙的整体轮廓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方盒子”,线条直来直去,看着就特别有力量感。
但是,细节上的变化可不少,而且变得更“凶”了。
它的前脸,也就是中网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看起来比老款更加粗犷和霸气,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不过,要说这次外观变化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还得是车尾。
老款那个方方正正的尾灯,虽然也挺有辨识度,但总感觉有点保守。
新款直接换成了竖着排列的灯组,而且这里面可是下了血本,据说内嵌了整整300颗高亮度的LED灯珠。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晚上或者隧道里,当前面的猛龙一脚刹车踩下去,那两条鲜红的光带瞬间点亮,效果绝对炸裂,后面的车想不注意到都难。
这种设计不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安全。
除了这些硬朗的改变,哈弗这次还玩了点“小清新”。
他们给新款猛龙增加了一款叫做“薄荷绿”的车身颜色,这个颜色配上硬派的车身,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反差萌,让这台车在硬朗之余,多了几分时尚和年轻的气息。
再配上轮拱上那些黑色的铆钉装饰,潮流感一下就上来了。
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就是车尾那个外挂式的备胎罩,上面的标志从原来的“HAVAL”换成了长城汽车集团的“GWM”。
这可不仅仅是换个字母那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长城汽车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正在整合资源,要以一个更强大的集团形象走向全球市场。
这体现了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自信和雄心。
看完了外面,我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看看。
一进到车内,最大的变化可能会让你愣一下:原来那个传统的地台挡把不见了。
新款猛龙学起了很多高端车型的做法,把换挡机构挪到了方向盘后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怀挡”。
这样做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原来挡把占用的那块地方被完全释放了出来,变成了一个超大的储物空间,手机、水杯、钥匙包,各种零碎东西都能随手一放,车里一下子就显得整洁多了。
而且,设计师好像特别懂咱们中国家庭的需求,全车据说增加了多达45处储物空间,就连杯托都做成了可以电动升降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这些细节上的优化,确实让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科技配置方面,新款猛龙也跟上了主流。
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4.6英寸的中控大屏组合,视觉效果很震撼。
车机系统也升级了,操作起来更流畅,还支持华为HiCar和荣耀车联等多种手机互联方式,基本上不管你用什么牌子的手机,都能很方便地和车子连起来。
前排座椅有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这在冬天是非常实用的配置。
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也得到了改善,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调节范围变得更大了,从27度到32度。
你别小看这几度的变化,在长途旅行中,能找到一个更舒服的躺姿,能有效缓解疲劳,据说舒适性提升了大约40%。
当然,咱们也得实话实说,在内饰用料上,这台车还是以硬塑料为主,豪华感稍显不足,车内的氛围灯也只有一种颜色,显得有些单调。
对于追求内饰质感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地方。
接下来,咱们聊聊这台车的核心部分——动力和智能化。
新款猛龙搭载的是长城最新的第二代Hi4智能电混四驱系统。
这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用一台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再配上前后两个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辆。
它的聪明之处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自动切换驱动模式,总共有7种模式可选。
比如在市区里堵车走走停停,它就可以完全用电行驶,既安静又省油,它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200公里,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上下班通勤的人来说,可能一个星期都不用启动发动机,完全可以当一台纯电车来开,大大降低了用车成本。
而当你需要去郊外或者走一些烂路的时候,发动机和两个电动机就会协同工作,形成强大的四驱系统,脱困能力比一般的城市SUV要强得多。
特别是它还针对冰雪路面优化了算法,当车轮打滑时,系统的反应速度比以前快了25%,能更迅速地调整动力分配,保证车辆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台车最“高科技”的部分——智能辅助驾驶。
在高配车型上,新款猛龙的配置可以说是相当豪华。
它配备了多个高清摄像头和雷达,背后还有一颗算力很强的芯片支持。
这些硬件能实现什么功能呢?
最厉害的就是高速NOA,也就是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在法规允许的高速公路上,开启这个功能后,车辆可以在0到150公里的时速范围内,自动完成跟车、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一系列操作,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功能叫“记忆泊车”,对于那些停车老大难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
你只需要手动把车在复杂的停车场里开一遍,系统就会记住路线和车位,下次再开到停车场入口,你就可以下车,让车辆自己开进去找到那个车位并停好,甚至还能跨楼层操作。
这展现了我们中国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强大实力。
不过,这些高级功能通常需要购买顶配车型或者额外花钱选装,而且语音控制系统在识别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时,反应还不是那么灵敏,这些是未来需要继续优化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