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九千英镑。
我知道,2025 款凯迪拉克Escalade iQ的整备质量是大家最先讨论的话题之一。这是一款以“奢侈”为主题打造的车型,其设计也只有美国才能做到:车身长度接近 19 英尺(约 5.9 米),车宽超过 82 英寸(2093 毫米),而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205 千瓦时的电池组——其密度接近一颗坍缩恒星的密度。
好消息是,凯雷德除了超重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高格调的座舱、令人印象深刻的道路操控性能,以及令人安心的续航里程。无论好坏,凯雷德在迈入电动时代后,依然秉持着一个理念:“农民们,跟在我后面。”
2025 款凯迪拉克 Escalade iQ 快速入门
凯迪拉克的电动旗舰车型,处处彰显着奢华:大尺寸、长续航、极致奢华。作为一款顶级豪华SUV,它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座舱和足以让批评者哑口无言的续航里程,尽管我们的试驾车辆充斥着各种电子故障。
2025 年的新变化:
一切皆有可能,即便这是凯迪拉克唯一一款沿用既有品牌而非新品牌的电动车。好吧,严格来说并非如此:我们也见过这种类似卡车的平台在悍马、Silverado 和 Sierra 纯电动车上投入使用,尽管比例有所不同。205 千瓦的电池容量是可用的,虽然凯迪拉克官方宣称续航里程为 460 英里(740 公里),但并没有获得 EPA 或 NRCAN 官方认证——因为整备质量意味着并非必须如此。
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慷慨的赠品还不够,凯迪拉克还会向您出售长度增加 4.2 英寸(107 毫米)的 Escalade iQL。
外观风格:
气势恢宏。这或许是描述凯雷德 iQ 的唯一词,尤其是在 VIP 车队黑的配色下。车头融入了几何造型的照明元素,同时保留了垂直外缘 LED 灯带的标志性特征,使得凯雷德在道路上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它的车身高度和整体高度都明显低于 ICE 车型。原因有两个:一是空气动力学设计,二是隐藏了所有锂离子电池。
单肩线贯穿车身长度,止于尾灯,尾灯如今被车身一分为二。顶部元素框住了后窗,其倾斜度明显与凯雷德不同,如果你真的打算把这辆SUV塞得满满的,这可能会占用一些可用的载货空间。但这真的不是什么“斯莱德式”的麻烦事,对吧?巨大的24英寸合金轮毂让整车更加完美。
是不是有点傻?是的。我喜欢这个造型吗?也是。
2025款凯迪拉克Escalade iQ:所有细节
动力系统和燃油经济性:
在日常驾驶中,iQ 可输出与凯雷德 V 相当的 680 马力,峰值扭矩高达 615 磅英尺。即使要拖着三辆思域 Type R 的重量,这样的动力也绰绰有余,而且动力输出的平顺性丝毫不逊于豪华旗舰车型。这里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全有或全无”:工程师们巧妙地分配了动力,即使单踏板驾驶模式也是如此。没错,考虑到 iQ 的体型和重量,将单踏板模式设置为最激进的模式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有些奇怪,但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就掌握了在红灯亮起时平稳停车所需的缓慢起步速度。
在 Velocity Max 模式下,动力输出可达 750 马力,峰值扭矩 785 磅英尺,百公里加速不到五秒。这玩意儿只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次,以后再也不用了,但它还是会让人感觉很别扭,毕竟这么多皮革和玻璃材质,跑起来应该比 GR Corolla 还快。
这是我亲自试驾过的第一款无需在工作日中途充电的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城市路况的混合测试中,凯雷德的用量表明凯迪拉克的估算值非常准确,甚至略微保守。原因何在?我猜是因为它流畅的SUV造型,与同平台的其他车型相比略显逊色。需要注意的是,巨大的电池组意味着使用直流快速充电器充满电会很贵。这款Sport 2车型(以及Luxury 2)标配19.2千瓦交流适配器。
操控性和驾驶性能:
驾驶一辆9000磅重的SUV是什么感觉?通常情况下,和6000磅重的SUV没什么两样。
IQ 低矮的电池组有助于在日常出行中保持这辆大卡车的稳定和可预测性。凯迪拉克对转向手感的把握也很好:轻盈但又不会过轻,让驾驶者感到自信,而不会过度劳累。更棘手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辆车安装在城市中的大多数地方。由于它的臀点大致相当于 CR-V 的车顶位置,因此很难将远侧车轮的准确位置安装到位,我当然不想成为那个负责限制两英尺长合金轮毂的人。
由于标配后桥转向系统,在狭窄的停车场中行驶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这使得凯雷德的转弯半径与体型小得多的 Lucid Gravity 相近,而且,它还能进行适合 TikTok 的“螃蟹行走”演示。
只要高于城市速度,重量就凸显出来了。遇到一个突然变窄的弯道,世界上所有的自适应悬挂技术都无法改变物理定律。凯雷德倾斜了一下,一瞬间你会感到无比愧疚,因为让那可怜的远端弯道、275英寸宽的米其林轮胎经受如此折磨。别担心,它会过去的。
如果您确实想要驾驶三排豪华 SUV,那么配备 V8 机械增压发动机的 Escalade V 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乘坐质量和舒适度:
我以为凯雷德 iQ 一碰到那辆巨大的车辆,就会抖动和颠簸。结果并非如此。当然,最大的坑洼也会让车厢里产生冲击波,但除了悬浮车之外,什么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其他所有情况,凯雷德都轻松应对,即使它真的离开了平衡点,也能迅速恢复平衡。我以前说过,现在再说一遍:电动动力系统和豪华车是绝配。iQ 无需对抗动力系统的震动,只有轻微的嗡嗡声从车底传来,堪称一辆宁静的巡航车——或者至少,我稍后会谈到,它可以是一辆宁静的巡航车。
前两排座椅舒适度一流,电动调节功能齐全,加热和通风效果也非常好。按摩功能?菜单上也有,而且提供多种程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真的打算使用第三排座椅,请不要选择第二排行政套件。虽然它确实能让中排座椅的体验变得时尚,但巨大的中控台和配套的触摸屏却让后排座椅几乎无法移动,因为座椅只能向前移动这么远。这个套件或许应该直接取消第三排座椅,然后自己往里靠。
内饰风格和品质:
美国豪华品牌已经好几年没再尝试(而且大多都失败了)与欧洲品牌比肩了。相反,他们拥抱了自己的根源,这一点在 Escalade iQ 的高端座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凯迪拉克打造了一个充满自信但又不会太张扬的空间。双色皮革如黄油般柔软,木质装饰上点缀的金箔比听起来的要高档得多。前排中央储物格中漂亮的细条纹和重新混合的经典标志更是锦上添花:它太漂亮了,我甚至不想在那里放任何东西来挡住它。物理控件的重量令人满意,不过我会批评第二排控制台使用了太多钢琴黑色。
要是没有那么多噪音就好了。噪音太多了。我实在没办法形容:凯雷德 iQ 的嘎吱声和异响比我这些年来开过的任何新车都多。车顶内衬的 AKG 扬声器在高速公路上发出持续不断的吱吱声,我不得不把音乐开到最大音量来分散注意力……
技术与安全:
值得庆幸的是,AKG(Studio Reference)音响系统非常棒。它配备了36个扬声器,为富人和权贵人士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音响享受。它是“2”款车型的标配。
凯雷德的横竖屏设计或许会让人觉得科技含量过高,但大多数功能都简洁易用。没错,它仍然没有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这确实有点傻。我会在每篇通用电动汽车评测中都提到这一点,因为这仍然是一个愚蠢的举动。好在它的原生系统至少足够直观,可以轻松导航,而且响应也非常灵敏。
乘客前方有一块额外的屏幕,和其他配备类似配置的车辆一样实用:勉强够用。这款测试车也为第二排乘客配备了屏幕,可以像飞机上那样显示各种行程详情,感觉非常合适。此外,它还配备了不少于四个(四个!)的无线充电器。
说到那些实用性存疑的功能,下部控制台的附加屏幕上只有一个菜单,专门用于电动门。虽然踩下刹车时驾驶员侧车门自动滑行关闭确实很炫酷,但我发现车门的其他操作都很繁琐。打开任何一扇车门似乎都无法达到相同的最终角度或开启速度,而且在屏幕上轻触滑动也绝不比拉动把手简单。
和其他通用电动汽车一样,凯雷德 iQ 的驻车表现远超预期,让我一度怀疑驻车挡是否真的挂入。我一直都支持在车上安装一个真正的开关按钮;触摸屏的方案就完全不一样了。
超级巡航仍然是一项突出的功能,是高速公路免提驾驶辅助系统中表现最佳、最可预测的功能。
价值、金钱和意义:
Escalade iQ 在美国的起售价为 130,090 美元,略高于 ICE 车型的顶级非 V 饰件。像其兄弟车型一样,有两个版本:运动版和豪华版,本质上意味着镀铬量有所增加或减少。升级到顶级“2”饰件需花费 20,000 美元,并配备电动关闭门,扬声器数量几乎翻倍,并可选择其他更昂贵的选项。这款测试车配备了 9,495 美元的行政第二排座椅和后座娱乐系统,外加 Onyx 套件(3,995 美元),包括一些额外的黑色装饰和车轮,以及周边照明。最后,当然还有发光门槛(625 美元)。全部加起来的价格是 164,705 美元;有趣的是,只比 Escalade-V 的起价高出 10 美元,这样的比较突然让这款车看起来很划算。
在加拿大,凯雷德 iQ 起售价为 159,999 加元,包含 Sport 1 或 Luxury 1 两种配置;与美国市场一样,升级到 Sport 2 或 Luxury 1 车型需另加 2 万美元。加装选装配置后,售价为 197,904 加元。
Escalade iQ 的竞争对手包括Alpina XB7、 Lucid Gravity、高端 Range Rover以及篮球运动员喜欢的其他各种车型。
总结:2025款凯迪拉克Escalade iQ评测
2025 款凯迪拉克 Escalade iQ 上市一周来,市场表现褒贬不一。它的座舱豪华气派,但内饰部件持续发出的噪音,连卡罗拉都显得格格不入,更别提凯迪拉克了。这么大、这么重的车,实际上只能坐四个人,感觉就像是“漂绿”的终极陷阱。
然而,正如20多年前的第二代凯雷德一样,凯雷德iQ无论走到哪里,都无疑会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奢华的新时代,如果凯迪拉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几乎没有人会满足于汽油版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