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验车揭秘4S店猫腻,三招避开五千元隐形消费陷阱

那天陪朋友去提车,销售笑眯眯递来一张单子:“出库费五千,行业惯例。”朋友刚想争辩,对方直接把合同往回一收,“不签字今天车开不走”。我当场让朋友打开手机录音,对着销售问:“公安部新规禁止强制收费,你们确定要收这笔钱?”销售脸色顿时变了,五分钟后,经理小跑过来道歉:“误会误会,这笔钱我们免了。”

扫码验车揭秘4S店猫腻,三招避开五千元隐形消费陷阱-有驾

这种场景如今在4S店并不少见。去年底国家出台汽车销售新规后,每辆车都有专属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库存天数、维修记录甚至换过几个螺丝。明明系统显示库存超过400天的展车,销售却硬说是“上周刚到的新款”;宣称“零维修”的车型,扫码居然弹出安全气囊更换记录——这些猫腻现在一查便知。

以前买车最头疼的是三大套路:服务费、捆绑保险和翻新车。所谓服务费其实就是张空白菜单,写五块收五千;全险套餐号称优惠,实际比外面贵三成;最坑的是维修车翻新,补个漆换根保险杠,检测报告上照样盖“新车”红章。现在这些玩法行不通了,光是北京上海就罚了三百多家店,三亿多罚款让经销商肉痛得很。

扫码验车揭秘4S店猫腻,三招避开五千元隐形消费陷阱-有驾

现在进店看车别急着签合同,先掏出手机做三件事:对着价目表拍照留存,扫描车架号二维码查库存,打开录音问清收费依据。上周帮同事投诉捆绑销售,三天后就收到三千退款。市场监管部门现在处理这类投诉特别快,拍张照片发过去就行,根本不用写长篇大论。

有些店还在玩文字游戏。比如把“出库费”改成“验车上路费”,或者强制收取八百元会员费才给试驾钥匙。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出示扫码结果:库存三个月的展车凭什么收新品价?系统显示零维修的车型为什么轮胎有磨损?数据甩出来,销售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转弯。

现在买车真要留个心眼。记得存好销售手机号,三个月内发现质量问题直接翻记录维权。最近好多人都靠这三招省下钱,最多能省五千块,够加半年油了。政策撑腰的感觉真好,以前销售那种居高临下的眼神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动端茶倒水的热情服务。

扫码验车揭秘4S店猫腻,三招避开五千元隐形消费陷阱-有驾

当然也有销售会诉苦:“现在生意难做,全靠保险返点挣饭钱。”但消费者没必要为行业潜规则买单。明码标价、透明消费本来就是基本要求,凭什么要让顾客为不清不楚的费用买单?

最后提醒大家,离店前务必扫最后一次二维码。曾经有消费者提车后才发现系统显示维修记录,回去理论时经销商却抵赖说离店概不负责。幸亏当时拍下了扫码画面,铁证如山才能维权成功。毕竟省下的钱是自己的,多检查几分钟总比事后扯皮强。

记住这三招:录音问政策、扫码查车况、投诉退乱收费。现在买车就像揭开魔术谜底,看似神秘的门道,说穿了就是一层纸窗户。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