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巡航车销量榜单,拿起来翻了好几遍。CU625这台无极的V双巡航,一出场就把同排量车型远远甩在了后头。晚上跟老于微信语音聊这车,半夜两点还在聊这货的低扭,“你不信啊,等改天你来我这,我让你试试,起步不带犹豫!”他骑了三个月,实际油耗自己记的小本上,差不多就是百公里4.1升,上下浮动也就0.3。顺便提了一嘴,说邻居大爷见到这个车,居然还在猜这是不是“国产哈雷”,结果被隔壁小孙认出来是无极,“哈雷是直列单缸的,这个V2跟美车还是有点意思。”
其实家里那辆CU525还没卖,两台无极同时占车库位,一个是刚三年的“老战友”,一个是新晋主力。CU625能杀进榜首,倒不像外头传的那种偶然。无极这品牌,你不太看见它喊口号,但工厂里一万台下线,师傅们扎实干活,没人提啥天花乱坠新词。还记得去年年中,销售说厂里让天使用户先测试了一阵,说什么“骑出真感受”,后来听说一批渠道样车被反馈小毛病,还特意整改过一次。不像有些牌子,才上市就大肆宣传,还没把用户声音听全。
这新上的578cc V2平台,某种意义上就是无极这几年攒出来的底气。说实话,动力调教确实有点门道。我那天试着拉到五千多转,隔壁卖铁件的老胡还在旁边唠叨,“这输出,要是能再安静点就更像日本货了。”其实它5500转扭矩就到顶,61牛·米真不是瞎蒙出来,群里好几位都拿坡路拉了测试,红绿灯起步还能歇着不换挡,滑动离合跟博世电喷配合,反应很利索。
之前担心这V缸会不会“烤腿”,果然这代用了点新花样。听技术员介绍,侧流风控加分区冷却,风扇一加,怠速腿部温度至少掉了二十多度。烤蛋这事,以前狗毛哥天天吐槽,现在骑上了反倒没吭声。查了天眼专利,冷却方案确实过了认证,温控比之前那几款老V2巡航强一截。车友说去年夏天都不敢穿短裤上路,现在敢了。
底盘嘛,钢管摇篮架子,看着挺糙,实际正是耐用派。川南的前倒置减震,被车友调侃做“魔毯”,过坑不打颠,后双枪预载可调,调到最软小姑娘骑也没问题。那次去岭南高速,前西户四活塞卡钳嚯一下就咬住,不像以前那辆525,总要提前捏到底。师傅还顺口提了句,TCS还能关,动力玩得开,湿路也不怕甩尾。
有个细节也得提一下。CU625座垫,看着厚,其实座高做得低,710mm,160的小个子试过直接双脚掌着地,安全感够。加宽脚踏和高位车把,骑上不累;USB充电口藏在侧盖下,夏天长途开导航也不会缺电。侧撑熄火是真的省心,之前邻居的小车被忘拔侧撑,摔过一次,这车就没这烦。不知真有几个用原厂保险杠,反正群里好多年轻人加了自定义挂件,安全又能显个性。
养护八卦这块,最近群里热议新皮带传动系统。我看有人半年不加油还不吱声,静音又懒得管,维修师傅都说,能用两年不用动,“省心就是硬道理”。相比老车链条还要时不时除锈,这谁不喜欢?不过有人传今年有一个批次的皮带,湿路打滑,官方倒也回应得快,召回换了批,算是应对还挺机灵。
说到品牌,很多玩摩托的老炮子都吐槽,国产牌子总是高调做事,结果刷一阵子广告就沉了。无极这路子,有点憨,也有点轴。工厂搞一万台下线庆典都没大肆宣发,销售直接一句话:“我们就是安安静静造车。”这也是群里段子,说无极是“摩圈里的闷声发财户”。
倒是有次在车友市集,碰见个小众品牌的玩主,提起“无极不带直播带货”,反觉得难得干净。真金白银买车的人,花里胡哨不会信,总归还是机械过硬、更少坑爹毛病才安心。
听说去年夏末有路试事故,车主说前减震调得太硬,后来厂家改了下出厂设定。不过个别新用户还是抱怨说,座椅档位太靠后,腰部有点累。销售说年底会出个可调式座椅,算是补漏修正。
二手车这块,今年春天有几台CU625流到本地二手市场,售价还算坚挺,没有大跳水。我的525拖了半年才脱手,老杨说要是不差钱,直接上新款,“老车动力差点,震动也多,骑长途还不如新机安稳。”
仔细想了想,这种“不善言辞”的品牌作风,倒也不失为国内摩托圈里的一股清流。最近群里说,下个月准备约一回山路长测,看看新平台后期能不能耐造。是不是昙花一现未必能一锤定音,反正你要是真在意日常骑行里的点点滴滴,估计心里多少有底。
别的就不多说了。昨天下雨,邻居小李在巷口拎着刚洗好的CU625,嘴里嘟囔一句:“这车皮带静得都听不见,省得半夜吵了老婆。”天色有点暗,还有三台车排队要用高压水枪,显然,新晋冠军车型,已经慢慢变成了日子里的一部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