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这半年报出来的时候,我正好在小区门口碰上老柳——他那老款卡罗拉方向机漏油,去4S修了好几次都没治好,边蹲地抽烟边吐槽:“你看丰田都开始亏了,咱这小车毛病越来越多,谁还买这些日本货?”不过转头问他下次换车还会不会选丰田,他又沉默了:“哎,别看厂家说亏了,我用着还是省心,电车那玩意儿我是真不放心。”
最近国际大牌的半年财报都扎堆出来,不少车友群里都在聊,什么丰田净利润一下跌三成多,本田更惨,半年腰斩。群里老马直接贴了一张日本七大车企的报表截图,说今年预计要栽2.7万亿日元的跟头——这数字看着跟天上的一样。可同一时间,国内新能源的销量又像开了挂,上半年干到了552万辆,创纪录。北京顺义王哥说他亲戚去年刚开电车跑了8000公里,“夏天开空调也没啥问题,就是冬天虚标续航当真要命。”
过了两天,我去汽车修配厂溜达,师傅老韩喝两口凉茶聊起这阵外国车利润下跌,说关税骗死个人,德系那老三样(奔驰、宝马、奥迪)也都是这阵子净利润下滑得厉害。据他说宝马今年比起去年算是跌得最少,也逃不过三成。可你回头看人家国内卖车,上半年干到1500万辆,你说到底是谁在被唱衰?
插几句,丰田的全球销量也挺牛气——半年卖出去554万辆,在世界舞台又是稳稳地老大。丰田虽然账上利润比去年差好多,但在中国市场还在涨,今年首季中国销售45万辆,比去年多了快10%。甚至听销售小李顺嘴一提,这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还增了快百分之二十。可不是所有国际品牌都能在这片市场混得这么顺溜,邻居买的某德系SUV,今年首保的时候才知道原厂配件贵得不行,换个前雾灯都小两千块,怪不得外国车亏得快。
再说说国产跟国际龙头丰田的利润对比,这真是坊间传了好几年都没说清楚。年会那天,黄奇帆出来一句话,说咱们国内造三千万辆,利润还赶不上丰田一年这九百万。群友发来截图:国内18家上市车企净利润加一起,顶多到1226亿,扣掉亏损的还不到900亿;人家丰田一家净利润两千多亿,要论每台车赚的钱,国产电车龙头也就只到9000多块,丰田那边一台能赚两万三,这换做谁都得挠头。
有意思的是,这两年众多国产品牌价格战打得狠,师傅老韩一边翻着修理账本一边嘟囔:“去年配件涨价不说,弄个活动,厂家贴钱优惠,最后养活了一大堆营销人,维修厂都快收摊。”净利持续走低,国家统计三月份下来只剩3.9%,十年前新能源刚冒头,利润率还能有接近9%,这回跌了5个百分点,连工企平均利润都比汽车制造高。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冷门点,其实是现金储备,这事销售不爱细说。丰田账上躺了快9万亿日元的现金,是大众宝马戴姆勒仨加起来乘一倍还多。也不能怪日本人保守,这几年全球市场风向变,有点底子就能顶点关税风险。前阵子群里有人七拼八凑地算过,只要国际市场波动,中国新势力一遇出口堵路,资金流马上卡脖子。
其实日本这些年一直被唱衰,“日系车神话完了”“丰田迟早不行”,这种论调车友群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挂嘴边,可全球销量榜单丰田还是连着六年第一。你说新能源现在攻城略地,智能座舱、自动泊车、激光雷达这些国产电车配置都快成标配,可丰田在中国市场还在固守家用刚需的燃油车型。前些天长沙有位车主在群里聊,说自家卡罗拉跑21万公里才换电瓶,保养成本压得死,对头电车虽然用着新鲜,但好像老派驾乘体验还能有一丝底气。
插播一个二手市场的段子。丰田汉兰达,不知道是谁传的,喊着“三年不掉价”,其实车商小刘悄悄说过,现在新势力掀起的折价潮,把这些热销丰田SUV二手价打折得七零八碎,“前阵挂了一辆13款七座,挂牌两个月都没人问。”倒是旧普拉多稀缺,整车能出国的都忙着改手续。
还有个轶事,上海丰田工厂要跟进特斯拉路线,新建纯电生产线,小区里帮忙做规划的吴老师说现在丰田还掺和氢能源方案,未来说不定能卖出混动、插混甚至氢燃料电池车型一锅端,“丰田有点老谋深算,啥大众化都来一手”。不过电驱系统这块,听维修师傅吐槽,电池模组和三电调校还是跟理想、蔚来那批差点意思——但老车主一般就图个稳定,谁让丰田开不坏这名声传了小半个世纪。
说到底,新能源还是一边倒在国内火,传统燃油车有点守阵脚。丰田在中国今年销售八十多万辆,稳步提升,可新势力冲量更猛。德国那头倒是开始和国内科技公司谈合作,搞料说有的品牌把人机交互系统直接外包给上海团队。新配置你拔了,我也更新:大众新款SUV号称配激光雷达,但销售小李偷偷说那玩意还是摆着好看,真到用的时候还得看OTA推送进度。
晚上路过修车铺,老韩搬出来一堆旧变速箱,“這年头啊,丰田跌就跌了,可你让他真崩他还死不瞑目。”一阵烟火气混着机油味,丰田的全球龙头地位,以及国内市场的胶着,暂时还没谁能盖棺。
前阵子车友群有个老北漂发了图,说他开丰田老凯美瑞送货,每次路过二环高架都能听见变速箱轻微呻吟,可一到周末社区车库里还是拿它去溜娃。车坛大浪淘沙,新能源的新鲜劲还在,昔日的老牌丰田依旧在闷声扛着自家大旗。哪个才是后浪,哪个是老将,不到最后一轮,还没人敢拍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