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把灯做成"呼吸流光"、特斯拉藏进车头里,满大街的新车都恨不得把大灯做成一条缝或者整个贯穿式,宝马倒好,大剌剌地把老设计继续保留。2025年5月,海外媒体曝光了新一代宝马X7的路试谍照,新车预计2027年正式投产,最炸的消息就是——分体式前大灯设计铁定留着!
这波"守旧"操作,是真自信还是设计部门偷懒了?
宝马还计划首次推出纯电动版本iX7,这款旗舰纯电SUV也将在2027年全球首发。一边守着老设计不撒手,一边又要冲进纯电赛道跟新势力掰手腕,宝马这组合拳到底在下什么棋?今儿咱就把这事儿掰开了聊聊。
宝马留着分体式大灯,到底是念旧还是有小心思?
从谍照到现在各种消息满天飞,宝马铁了心要保留分体式大灯。这设计放在2027年,会不会显得太老气?咱先不急着下结论,先看看数据——2024年宝马X7全年销量59,949辆,虽然同比下降了1.9,但在大型豪华SUV这个细分市场里,依然稳稳占着自己的位置。
要知道这可是百万级的车,能保持这个销量已经说明问题了。
你想想看,现在路上跑的SUV长啥样?要么是"无边界大格栅+贯穿式大灯",要么是"封闭车头+隐藏式灯带",看多了真的有点审美疲劳。宝马这对"上面日行灯、下面主大灯"的分体式设计,老远一看就能认出来,停在停车场里也不会跟别的车撞脸。这种辨识度可不是随便改改设计就能做出来的,这叫品牌基因。
往深了说,分体式大灯其实是宝马应对"豪华车市场分化"的一招妙棋。现在买百万级豪车的人,说白了分两类:一类是"新贵",互联网大厂高管、创业成功的年轻老板,就爱新鲜科技感强的东西;另一类是"老钱",传统企业家、体制内高层,就认经典传承那一套。宝马留着分体式大灯,等于同时抓住了这两拨人——新贵觉得"这设计够特别,不像满街跑的科技脸",老钱觉得"没丢宝马味儿,开出去有面子"。
再看看对手怎么做的。
奔驰EQS改成全封闭格栅那个科技脸以后,老客户骂声一片,说"这哪还像奔驰"。奥迪那边倒是激进,e-tron系列走极简风,结果年轻人觉得还行,但传统奥迪车主压根不认账。宝马这波操作,看似保守,实际上是在做平衡术——既不得罪老客户,又给新客户一个"我们很有个性"的理由。
但问题来了,这设计真能撑到2027年不过时?
毕竟汽车设计潮流变得太快了,2019年流行的东西,到2027年会不会成了"老古董"?宝马肯定也想过这个问题。按照目前透露的信息,新一代X7会在小细节上做调整,比如把日行灯做成锐利的折线造型,用激进的LED灯带技术,让整体看起来既有传承又不失新意。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但这个"汤"要换得够精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款。
从市场策略来看,宝马这步棋走得其实挺精明。2024年12月豪华品牌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6,市场确实在快速电动化,但传统燃油豪华车的市场并没有消失。宝马集团2024年在华销量71.45万辆,BMW品牌蝉联中国豪华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
这说明啥?
说明那些认品牌、认传统豪华感的消费者依然是大头。宝马留着X7的分体式大灯,就是在守住"宝马=豪华经典"这块金字招牌,这是基本盘,不能丢。
纯电iX7来了,光靠换个壳子能打得过国产新势力?
要说分体式大灯是"守旧",那纯电版iX7绝对是宝马在憋的大招。iX7将与燃油版X7共享CLAR平台架构,虽然没用上最新的Neue Klasse纯电专属平台,但CLAR这个平台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早就具备了高度兼容性,能支持燃油、插混和纯电多种动力系统。说白了就是宝马多年积累的看家本领,技术成熟度没得说。
技术配置方面,iX7会搭载与iX3相同的智能座舱系统,配备最新一代iDrive交互界面和5G联网功能。这套系统用过的都说好,反应快、逻辑清晰,不像有些新势力的车机,花里胡哨但操作起来反而复杂。动力方面猛,iX7预计配备超过110千瓦时的动力电池组,续航里程有望突破600公里(CLTC工况)。高性能版本M70的电机总功率甚至可能超过800马力,这是什么概念?地板油一踩,推背感能让你体验一把"被钉在座椅上"的快感。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周末带全家从北京自驾去坝上草原,来回600公里,iX7充一次电够用。高速服务区停下来喝杯咖啡、上个洗手间,顶多20分钟,电量从20跳到80。这充电速度,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比现在主流的400V平台快了不止一星半点。等红绿灯时旁边停了辆特斯拉Model X,你心里还能暗爽一下:"哥这车也是百万级纯电SUV,但人家有蓝天白云标。"
但光有这些参数就够了吗?
说实话,现在纯电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理想L9去年卖了超过13万辆,蔚来ES8也有一大批死忠粉,问界M9刚上市就订单爆满。这些国产新势力在智能化、场景化体验上做得确实不错,家庭出行、冰箱彩电大沙发,该有的都有。宝马iX7想从他们嘴里抢蛋糕,只靠品牌光环够吗?
宝马的底气在于两点:买百万级车的人多少还是要点面子的,宝马这块金字招牌在豪华品牌里的地位摆在那儿;第二是驾控质感,这是宝马的老本行。新势力的车开起来确实舒服,但要说操控感、底盘质感、转向精准度,跟宝马比还是有差距。iX7虽然是纯电车,但宝马肯定不会丢掉"驾驶乐趣"这个核心基因。
再说实际的使用体验。
按宝马官方数据,iX7很可能采用Gen6第6代eDrive电池与马达,最大电量达到110kWh容量,并且是圆柱型电池芯技术。充电10分钟能跑200公里,北京到天津一个来回不用中途补能。
冬天续航打折?
宝马的热管理系统做得一直不错,低温衰减控制得比很多新势力要好。这些细节体验,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iX7要是定价太高,那就真成了"有钱人的玩具"。现在理想L9起售价42.98万,蔚来ES8起售价也就50万出头,宝马iX7怎么着也得奔着80万去了。
这价格差距,能不能靠品牌和品质填平?
这就是宝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边守燃油车设计,一边推纯电新车,宝马这步棋到底险不险?
放着"科技感"不追,偏要留分体式大灯;燃油车还在稳定运营,就急着推纯电iX7——宝马是不是有点"人格分裂"?
其实这背后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的生存焦虑。
你看啊,2024年12月豪华品牌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6,市场电动化速度快得吓人。但与此同时,宝马集团2024年在华销量71.45万辆,BMW品牌还是中国豪华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这说明传统豪华品牌的魅力依然存在,认燃油车、认经典设计的消费者并没有消失。
问题是,这个平衡能保持多久?
2024年理想L9卖了超过13万辆,抢走了一大批原本打算买X7的客户。宝马要是不推iX7,只能眼睁睁看着蛋糕被新势力切走。所以宝马现在的策略很明确:留着X7守住"宝马=豪华经典"的标签,推出iX7告诉市场"我们也能玩纯电,而且玩得扎实"。
2025年9月25日,宝马公司宣布了一项史无前例的产品更新计划,要在2027年底前推出超过40款新车,其中大部分是现有车型的重大改款。这招其实像下围棋——守角是为了保基本盘,打入敌阵是为了抢新地盘。要是盲目把X7改成"无脸科技车",老客户跑了;要是纯电车没真本事,新客户又不买账。两头都抓,两头都不能丢。
从产品定位来看,燃油X7和纯电iX7其实在打两个不同的市场。燃油X7的目标用户是传统豪华车主,这些人看重品牌底蕴、经典设计、成熟可靠,他们不在乎电动化,就要那种"开出去有面子"的感觉。纯电iX7的目标用户是科技新贵,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新能源行业的创业者,这些人要的是宝马品质加上纯电性能,既要豪华感又要科技感。
这种"新旧兼顾"的策略看似稳妥,但风险也不小。
万一燃油车市场萎缩得比预期快,X7的销量撑不住怎么办?
万一iX7推出后反响平平,没能抢到新势力的市场份额怎么办?
宝马赌的是:传统豪华品牌的号召力还能再撑几年,同时纯电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没完全定型,现在入场还来得及。
从宝马的整体战略来看,这步棋算是走在了"稳扎稳打"的道上。没有盲目跟风把所有车型都改成科技脸,也没有固守传统拒绝电动化。两条腿走路,风险分散,进可攻退可守。但说到底,能不能成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
网友吵翻了!这些问题你可能也好奇
关于宝马X7和iX7,网上的争论已经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宝马这波操作"稳如老狗",也有人说"都2027年了还守着老设计不放,迟早被拍在沙滩上"。
咱就挑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聊聊。
问题一:分体式大灯都2027年了还不换,会不会太老气?
有网友说"宝马这灯跟我爸的7系一模一样,是不是设计师偷懒了?"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毕竟汽车设计潮流变化太快,2019年流行的东西到2027年确实有"过气"的风险。但换个角度想,年轻用户真的那么排斥经典设计吗?现在看遍了千篇一律的贯穿式大灯、封闭格栅,反而觉得分体式大灯有记忆点,开出去不会跟别人撞脸。
而且根据新一代X7的设计趋势,宝马很可能会在小细节上做调整。比如把日行灯做成锐利的折线造型,用激进的LED灯带技术,内部灯腔结构也会重新设计。这样既保留了分体式大灯的基因,又添了新意,看起来不会显得老气。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但这个"汤"换得够精致,照样能吸引眼球。
再说了,豪华品牌玩的就是"传承"这张牌。劳斯莱斯的帕特农神庙格栅用了这么多年也没变,照样有人抢着买。宝马留着分体式大灯,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强化品牌辨识度。只要整体设计够精致,细节够考究,这个设计不但不会成为减分项,反而可能成为加分项。
问题二:iX7续航能有多少?充电真的快吗?
这个问题最实际。
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完整的充电参数,但iX7很可能会用上Gen6第6代eDrive电池与马达,最大电量达到110kWh容量,并且是圆柱型电池芯技术。续航里程预计突破600公里(CLTC工况),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纯电SUV里算是中上水平。
充电速度方面,按宝马目前的技术储备,iX7应该会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10分钟能跑200公里,从20充到80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这个速度虽然比不上某些宣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品牌(那些数据很多是理想状态下的峰值),但胜在稳定可靠。况且到2027年上市时,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会完善,高速服务区、商场停车场基本都有快充桩,充电焦虑会小很多。
还有个实际问题:冬天续航打折怎么办?
这是所有纯电车都绕不开的坎。宝马在热管理系统上一直做得不错,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控制得比很多新势力要好。虽然不敢说完全解决了冬季续航问题,但至少不会出现"标称续航600公里,冬天实际只能跑300公里"的尴尬情况。
问题三:iX7会比燃油X7贵多少?值得等吗?
这是最现实的灵魂拷问。
现在燃油版X7的起售价在100万左右,顶配能去到150万。纯电iX7肯定不会便宜,保守估计起售价也得80万起步,高性能M70版本很可能奔着120万去。
这个价格跟理想L9、蔚来ES8比起来,确实贵了不少。
值不值得等,得看你在意什么。如果你就认宝马这块牌子,在意驾控质感、品牌溢价、豪华氛围,那iX7确实值得等。毕竟百万级纯电SUV市场里,能跟宝马掰手腕的真没几个。但如果你在意性价比、智能化体验、家庭场景功能,那理想L9或者蔚来ES8可能适合你。
说到底,宝马iX7打的是"品质牌"和"品牌牌"。它不会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但会是"想买百万级纯电SUV,又不想丢面子"的那群人的选择。
这个市场虽然不是最大的,但足够支撑起iX7的销量。
宝马的"保守"与"激进",藏着豪华车的生存法则
从保留分体式大灯到计划推出纯电iX7,宝马这波操作像在打一套"组合拳"——左手攥着经典,右手握着创新。这背后其实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的共同课题:如何在"不变"中守住老用户,在"变"中抓住新用户。
说实话,宝马这步棋走得既没怂也没飘。守着分体式大灯,是在告诉市场"我们不跟风,有自己的审美坚持";推出纯电iX7,是在宣示"我们也能玩纯电,而且玩得有底气"。这种"新旧兼顾"的策略看似稳妥,但风险也不小——万一两头都没讨好,那就真成了"两头不落好"。
至于iX7能不能成,X7的设计会不会被夸?
说到底还得看2027年实车上市后的市场反馈。不过我好奇的是:你会为了宝马logo多花30万买iX7,还是上理想L9/蔚来ES8?
反正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宝马这步棋算是走在了"稳中求进"的道上。没有盲目跟风,也没有固步自封。能不能成,咱们2027年路上见分晓!到时候停车场里要是看到iX7和X7并排停着,那画面应该挺有意思——一个是经典传承,一个是电动未来,都挂着蓝天白云标,都是宝马对这个时代的回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