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汽车圈的新闻,但凡少看一天,就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就好像修仙小说里闭关了五百年,一出关发现大家都不用飞剑,改开高达了。
最新的一个高达驾驶员,是星途瑶光。或者说,是奇瑞。
这哥们不声不响,直接把它的中型插混SUV,瑶光C-DM寰球版,干到了一个离谱的价格。官方指导价13.99万起,算上一堆权益,裸车直接12.99万。
12万9千9。
不是22万9千9,是12万9千9。
一个车长快4米8,轴距超过2米8的中型SUV,带一套插电混动系统,卖这个价。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车好不好,而是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星途瑶光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把餐厅老板的电瓶车给骑走了。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告诉所有人今天谁也别想吃饭。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更骚的操作在于,星途的发布会稿子里,通篇都在强调一个词:“40万级”。40万级豪华品质,40万级豪华安全,40万级豪华性能。
诶,这就很魔幻了。
一边把身段放得比马里亚纳海沟还低,价格直接捅穿地板;另一边又拼命仰着头,说自己内心住着一个BBA的灵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分裂?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懂了。
这就是典型的“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星途很清楚,在如今这个中型SUV蛊场里,你跟消费者聊什么品牌玄学,聊什么历史积淀,人家只会回你两个字:多少钱?
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它是一种信仰,一种社交货币。但星途没有这个玄学光环,它唯一的图腾,就是奇瑞压箱底的技术。所以它只能干一件事:把所有技术参数,所有配置,像大甩卖一样砸你脸上。
这叫什么?这叫技术宅的终极报复。
你们不是喜欢聊冰箱彩电大沙发吗?行,我给你。你们不是喜欢聊油耗吗?来,我给你整个狠活。
发布会上搞了个媒体油耗实测,58台车,在青岛那种上坡下坡跟过山车一样的地形,跑出了一个平均2.85L/100km的城市亏电油耗。
2.85L。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这台接近两吨重的铁疙瘩,在不充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比很多小摩托车省油。
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当然,我们都知道,媒体试驾会这种东西,就跟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一样,仅供参考。真实世界的路况,比这复杂一百倍。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都得管他叫爷爷。
同理,混动技术的关键,也不在实验室里那44.5%的热效率,而在于早高峰的五环路,你前面那辆网约车到底加不加塞。
但能过,就是能过。这个数字,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亮出的内力值,哪怕有水分,也足够吓人了。它传递的信号非常粗暴:我技术上不比你们差,甚至更好。现在,我决定不跟你们玩了,我要用价格把你们都送走。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奇瑞比作一个发疯的修仙者可能有点夸张了。但你看看这个价格,你再看看这个配置单,你告诉我,除了‘走火入魔’,还有什么更贴切的解释?
过去,我们总觉得奇瑞是个理工直男,脑子里全是发动机、变速箱,不太会“整活儿”。现在看来,人家不是不会,是没开窍。一旦开窍了,比谁都颠。
它把原本应该出现在40万级别车上的磐石车身,什么欧洲澳洲双五星安全认证,一股脑塞进这台13万的车里。这就好比你花10块钱买了个肉夹馍,老板不仅给了你一斤肉,还送了你一套金钟罩铁布衫的秘籍。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很多用户买车,买的不是性价比,买的是一种“我懂”的感觉,一种信仰的维护。特斯拉车主会跟你聊马斯克的星辰大海,蔚来车主会跟你聊换电站的服务体验。
但瑶光车主会跟你聊什么?他可能会直接把配置单拍你脸上,然后问你:“兄弟,香不香?”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甭管你什么第四代全域专混,什么DHT150变速箱,什么犀牛方刀电池。消费者听不懂,也不想懂。他们只懂一件事:同样是中型SUV,你比隔壁老王家的车便宜了快一半,配置还更高。
够了,成交。
所以瑶光的这一刀,看似砍向了比亚迪宋,砍向了吉利银河,实际上是砍向了整个行业的定价默契。它在用一种自爆的方式,逼着所有人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一辆车,到底应该卖多少钱?
当然,这种极限压缩成本带来的后果,也不是没有。我甚至有点担心,这价格战打到最后,会不会大家都没得赚,只能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省成本。看着这个2.85L的油耗,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老板也说他用的是最好的牛骨汤,但吃起来总感觉是科技与狠活。
但这就是当下的现实,一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体面,不存在共赢。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营销就是降价。
加大,加大,再加大。
所以,瑶光C-DM的上市,不是一次常规的产品发布,更像是一场战争的“闪电战”宣言。它用一种不讲道理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牌桌上的规矩,从今天起,变了。
所有这一切复杂的技术,痛苦的研发,工程师们无数个不眠之夜,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简单又残忍的结论:把一个所谓40万级品质的压缩毛巾,用13万的价格卖出去。
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
但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或许只有疯子才能活下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星途瑶光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最疯的路,至于最终是渡劫飞升,还是魂飞魄散,就看市场的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