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

讲真,最近零跑出了个B10,然后一堆人魔怔了似的开始算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以前一直觉得,我每天开着我那破油车吭哧吭哧地去上班,是为了那碎银几两能糊口。现在我才幡然醒悟,我哪是在上班,我这分明是在为全世界的石油公司做慈善,还是自带干粮、自掏腰包的那种。

这事儿吧,得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场景说起,就是每天上班那要死要活的50公里。咱们就按最简单的模型算,一周五个工作日,250公里。

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有驾

零跑B10这个“价格屠夫”,如果你家里有个车位,还能装个充电桩,并且你能勤奋到卡着半夜电费打骨折的时候给它喂饭,那恭喜你,一周的能源开销大概是15块。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15块。

而隔壁开着同价位紧凑型油车的兄弟,烧着7块8的92号汽油,跑同样的路,一周的油钱是140多块。妈的,这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全是心酸泪!

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有驾

这个差价,已经不是差价了,这是物种隔离。一个礼拜下来,你开油车烧掉的钱,够开零跑B10的哥们去吃一顿疯狂星期四,吃完还能理直气壮地多要两包番茄酱,甚至还能加个蛋挞。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都得傻眼,这已经不是把蛋糕端走了,这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你以为零跑是在跟你谈省钱?不,它是在搞一场掀桌子式的闪电战。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流氓打法,告诉你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在绝对的成本优势面前,所有关于驾驶质感、品牌历史、机械情怀、发动机轰鸣的讨论,都是不务正业,都是花里胡哨。

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有驾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黑暗森林”法则,没有体面,没有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套打法,就好比修仙小说。油车就是苦哈哈的凡人炼体,一拳一脚,每一次踩油门,都是在烧真金白银买来的丹药。而零跑B10,就是那个直接开挂的元婴老怪,家里安了个叫“能量水龙头”的上古法宝,每天深夜自动吸纳天地灵气(谷电),成本几乎为零。你一个凡人武者,还在吭哧吭哧攒钱买药,人家已经御剑飞行了,这怎么打?人家飞天遁地,你还在地上跑,跑得越快,烧钱越多。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讲基本法啊。

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的。

我作为一个开过油车也开过电车的中年人,这种感觉特别拧巴。开油车的时候,每次去加油站,看着那个计价器上的数字像心跳一样往上蹦,我的心就在滴血,感觉自己就是个被反复收割的韭菜。后来换了电车,尤其是有家充之后,心态完全变了。每天回家,像给手机充电一样,插上枪,第二天就满血复活,那种感觉就像游戏里开了个无限续杯的挂。你再也不用关心今天油价是涨了8分还是跌了1毛,那些新闻对你来说,就像另一个次元发生的故事。这种心理上的解脱,比省下来的钱,有时候更重要。

当然,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我就是喜欢油车,我就信赖合资品牌,电车不靠谱。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就像有些人就是喜欢奔驰那个标,哪怕它内饰异响,哪怕它漏油,但那个三叉星徽就是信仰。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电车配置多高、内饰多好,他听不进去,甚至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维护的不是一辆车,是自己砸了真金白银构建起来的信仰图腾,你跟他说省钱,这是在侮辱他的品味。典中典了属于是。

我开油车一周140块,他开零跑B10一周15块,这不是差价-有驾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大爷的代步老头乐,好像从来没见他充过电,也不知道是啥黑科技。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儿。

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品牌信仰、每天勤勤恳-恳搬砖的普通人来说,选择就变得异常简单。当然,你也别高兴太早,电车的坑也多,电池衰减、保值率、高速充电排队,都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质上就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

所以这还有得选吗?

没有。

当一个东西便宜到不讲道理的时候,它本身就成了唯一的道理。零跑现在干的事,就是把“道理”这两个字,用一块五毛钱的电费,狠狠地刻在了所有油车车主的脑门上。你可能不喜欢它,你可能觉得它没有灵魂,你甚至可以骂它“不务正业,整些花里胡哨的”,但你省下来的钱是实打实的。而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

不服?憋着。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