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续航450km?国产又一款“超级增程”的新车要来了——新款智己LS6,这次真的有点狠。
各位车友,你有没有想过,一辆增程车,纯电续航能干到450km以上?这不是纯电动车,是增程!这意味着你日常通勤几乎不用加油,周末跨城跑个300km,电量还绰绰有余。而今天要聊的这款——新款智己LS6,据说就要把这事儿变成现实。它即将发布的“超级增程技术”,不仅纯电续航猛增,还可能用上宁德时代全新的钠锂混AB电池,价格还不一定涨。这操作,简直是把增程车的“人设”给颠覆了。
“超级增程”到底超在哪?
先说重点:8月1日,智己要发布“超级增程技术”。这套系统用的是上汽代号15FNE的1.5T发动机当增程器,最大功率114千瓦。听起来不算炸裂?别急,真正的杀手锏是电池。
根据官方信息,新款LS6的纯电续航将突破450km,这已经快赶上主流纯电SUV的水平了。更关键的是,它用的可能是宁德时代钠锂混AB电池——一种新型材料组合,既提升了能量密度,又控制了成本。简单说,就是“跑得更远,还不一定更贵”。这在20万级SUV市场,简直是“王炸”级别的存在。
我试驾过不少增程车,像理想L系列、深蓝S7这些,纯电续航普遍在200km上下。馈电时增程器一启动,噪音和震动立马就来了,坐后排的朋友经常皱眉。而智己这次把电池做大,等于把“用电”变成常态,“用油”变成应急。这逻辑,其实更贴近大多数人的用车习惯——谁不想天天用电,安静又便宜?
但问题也来了:电池做得这么大,增程器是不是快成“摆设”了?我身边就有朋友买了大电池增程车,结果一年到头只加了两次油,增程器基本没启动过。那这车,是不是干脆做成纯电更合适?还是说,这种“大电池+小增程”的组合,才是现阶段最理性的选择?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往下看。
开起来什么样?操控才是它的隐藏王牌
抛开续航不谈,单说驾驶感受,智己LS6的操控水准,在同价位里绝对是第一梯队。我开过它在城市和高速,最大的感受是——稳、准、灵。
它全系标配四轮转向系统,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09米。你别看这车长度接近5米,开起来却像一台紧凑型SUV。在老城区那种窄路掉头,别人要三把才能过去,我一把就搞定,副驾的朋友直呼“这车会缩骨功?”
这背后是它的灵蜥数字底盘系统在起作用。这套系统能实时调整四个车轮的扭矩和转向角度,过弯时车身姿态非常稳,侧倾小得惊人。我试过以70km/h过一个急弯,车内乘客几乎没有“甩出去”的感觉,方向盘指向精准,车头跟手,整辆车就像被“钉”在路面上。
这种调校,明显是冲着“驾驶乐趣”去的。不像某些新势力,一味追求“舒适”,开起来像船。智己LS6给我的感觉是——它尊重驾驶者,也懂得驾驶者想要什么。
智能化: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城市NOA真能用?
说到智能驾驶,智己LS6搭载了英伟达Orin-X芯片和激光雷达,支持无图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我试过它的城区领航功能,在上海内环高架和复杂路口,它能自动变道、避让加塞、识别红绿灯,表现相当成熟。
比如有一次,前方一辆车突然减速,系统在0.5秒内就识别并开始刹车,比我反应还快。虽然目前NOA还不是100%可靠,但有激光雷达加持,安全性确实更高。它不像某些“纯视觉”方案,遇到雨雾天就“睁眼瞎”。
充电效率也是亮点。它采用准900V高压平台,官方说“充电5分钟,补能150km”。我实测过一次,从30%充到80%,用的是480kW超充桩,22分钟搞定,效率确实顶。这在20万级SUV里,能打的没几个。
外观内饰:好看吗?见仁见智
外观方面,我个人觉得智己LS6的设计偏稳重、偏科技感,但不够“炸”。虽然车长近5米,但线条紧凑,车头低趴,侧面看有点像轿跑SUV。可问题是,它没小米SU7那种“一眼心动”的杀伤力。我试驾时,好几个路人问我:“这车是奥迪?还是凯迪拉克?”——说明它的辨识度还不够高。
内饰最特别的是那个半幅式方向盘。第一次握上去,确实酷,像在开飞船。但开久了,我总觉得操作不顺手,尤其是低速挪车时,打方向要多转半圈,手腕容易累。我猜这设计是为了配合高阶智驾,未来可能更多自动接管,但现阶段,我还是更喜欢传统圆形方向盘。
横向对比:跟谁抢饭碗?
我们拿它跟几个热门选手比一比:
理想L6:同样是增程SUV,理想主打家庭舒适,空间大、配置全,但操控一般,纯电续航212km(CLTC)。智己LS6在操控和充电效率上明显占优,但理想的品牌认知和用户生态更强。
小鹏G6:纯电车型,800V平台,智能化强,但没增程选项。如果你有续航焦虑,G6就不如LS6灵活。
阿维塔11:同样有四驱转向和激光雷达,底盘调校也偏运动,但价格更高,接近30万。智己LS6如果定价在25万内,性价比就非常突出了。
所以你看,智己LS6其实是打了一个“差异化”路线:它不拼空间,不拼家庭属性,而是用“大电池增程+高操控+高智驾”组合拳,吸引那些既想要长续航,又不想牺牲驾驶乐趣的用户。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爱死,有人嫌大
我认识一位老哥,去年买了智己LS7,他对这套底盘赞不绝口:“开过LS7,再开别的车都觉得像开拖拉机。”但他也吐槽半幅方向盘:“冬天戴手套,根本握不住。”
另一位增程车主说:“如果LS6真能做到450km纯电,我肯定换。我现在开理想,每天充电,增程器一年就启动两次,感觉多此一举。”
这其实反映了当前增程用户的两极心态:一部分人希望电池越大越好,最好永远别用油;另一部分人觉得增程就是为了解决补能焦虑,电池太大反而增加成本和车重。
未来趋势:增程会被“纯电化”吗?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大电池增程”会不会成为主流?我觉得会,但不会完全取代小电池增程。
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小电池+高效增程器更轻、更省油;而对于城市通勤为主的人,450km纯电+增程备份,才是真正的“无焦虑”。智己这次的做法,其实是把增程车的“电车属性”拉满,让用户更愿意用电,更少用油——这或许才是新能源过渡期最聪明的策略。
但也要提醒大家:电池越大,车价和车重也可能越高。虽然钠锂混电池可能降低成本,但具体定价还得等8月1日发布才能确认。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超长纯电续航”,别被数字迷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车场景做选择。
问答时间
Q:半幅方向盘能换回圆形吗?
A:据我了解,目前不支持选装,但未来OTA可能会优化操控逻辑。
Q:钠锂混电池寿命和低温表现如何?
A:暂无详细数据,需要等实测。但宁德时代的技术底子在,大概率不会差。
Q:增程器噪音控制得怎么样?
A:老款LS6馈电时增程器声音偏大,新款用了新发动机和隔音优化,预计会有提升,但具体效果待实测。
说到底,新款智己LS6的“超级增程”不是简单的堆电池,而是一种用车逻辑的升级。它让增程车不再只是“没得选”的妥协,而是成为“更聪明”的选择。你既可以当纯电车开,又不用担心没电趴窝。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辆增程车纯电续航都450km了,你还会愿意加油吗?还是干脆一步到位买纯电?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