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全国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正式迈入“一牌两证”管理新纪元。交管部门将以“零容忍”态度严查无牌无证、非法改装等违规行为,车主需牢记:牌照、驾驶证、行驶证这“3大证”是合法上路的硬性门槛,缺一不可。
“一牌”是车辆的“身份证”,包含实体车牌和电子车牌。不同车型对应专属牌照。电动自行车作为非机动车,悬挂绿底白字牌照,其核心参数严格限定:最高车速≤25km/h、电机功率≤400w、整车质量≤55kg,年满16周岁即可驾驶,无需机动车驾驶证。
电动轻便摩托车(蓝底白字牌照)和电动摩托车(黄底黑字牌照)则属于机动车,前者最高车速≤50km/h、电机功率400w-4kw,需F证或更高准驾车型;后者最高车速>50km/h,需E证或D证。无牌上路将面临差异化处罚:非机动车罚款30元,机动车直接扣9分并罚款200元。
“两证”即驾驶证与行驶证,是驾驶资格与车辆合法性的双重证明。驾驶证实行分级管理:F证适配电动轻便摩托车,E证覆盖电动摩托车,D证可驾驶电动三轮车及所有摩托车类型。行驶证则记录车辆参数、所有人信息及年检记录,是车辆合规的“户口本”。若驾驶机动车时无证上路,将被罚款300元;引发严重事故的,还将面临15日以下拘留并扣车。
当前执法力度已全面升级。深圳启用300套AI智能抓拍系统,精准识别无牌、不戴头盔等行为;南宁交警配备便携称重仪,专项查处货运三轮车超载;河北廊坊将专项整治延续至12月底,重点打击非法改装、不按规定载人等行为;海南屯昌则聚焦摩托车酒驾、无证驾驶等高危违法。多地明确,9月起非标电动车过渡期结束,未达标车辆一律禁行。
车主还需规避三大误区:载人方面,电动自行车后座仅限1名12岁以下儿童(江苏为16周岁),电动摩托车可载1名成年人,电动轻便摩托车严禁载人;改装方面,加装遮阳伞、解除速度限制等行为属违规,将被罚款并强制拆除;资质方面,切勿轻信“无需办证”的虚假宣传,合规车辆须通过工信部目录审核并完成登记。
“一牌两证”不是枷锁,而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底线。车主应尽快核查车辆资质,按规办理牌照与证件,自觉摒弃侥幸心理。唯有证照齐全、合规出行,才能在新管理时代畅行无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