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以28,090辆的月销量成绩,冲到了紧凑型SUV销量榜的前列。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同期不少热门新能源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50%的市场环境下,一款燃油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是吉利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闪电战”。
博越L的官方指导价为9.99-14.97万元,终端市场的实际玩法远比标价更具冲击力。
通过叠加限时优惠、置换补贴以及可能的政策性补贴,其入门车型的实际成交价被拉低至6.3万元区间。 这种定价策略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改变了10万级SUV市场的竞争格局。
与同级别主流竞品相比,博越L的价格优势形成了明显的“剪刀差”。
本田CR-V的起步价在15万元左右,丰田RAV4荣放也处于相似区间。 而博越L以几乎便宜一半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远超预期的产品力。
价格只是吸引眼球的第一步,博越L的“体型”是其第二大杀手锏。
它的长宽高达到4730×1910×1710mm,轴距为2785mm。 这个尺寸数据已经逼近传统意义上的中型SUV,比本田CR-V大了一圈。 实际乘坐体验中,后排乘客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配合全系标配的全景天窗,空间开阔感远超同价位车型。
在智能化配置上,博越L彻底打破了“燃油车不智能”的刻板印象。
它全系标配10.2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3.2英寸或15.4英寸的中控大屏。 高配车型搭载的龍鹰一号芯片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让Flyme Auto车机系统的操作流畅度堪比高端智能手机。
博越L在中高配车型上配备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 这意味着燃油车用户也能享受到过去只在高端电动车上才常见的智能驾驶体验。
博越L的热销并非偶然,它精准抓住了三四线城市年轻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些消费者预算有限,但对空间、配置和智能化有明确要求。 博越L以“入门即高配”的策略,提供了全景天窗、大尺寸中控屏、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配置,满足了用户对“面子”和“里子”的双重期待。
博越L的成功也反映了当前燃油车市场的转型方向。
在电动化浪潮下,传统燃油车不再固守“机械素质”的单一优势,而是通过“油电同智”的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 吉利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将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的成本大幅降低,使燃油车也能提供媲美电动车的智能体验。
博越L的上市引发了明显的市场虹吸效应。
上市仅18天,就实现了12,248台的销量,平均每2.1分钟就卖出一台。 这一热销态势一直延续到9月,最终创造了月销超2.8万的成绩。
从产品定位到价格策略,博越L体现了一种“降维打击”的市场思维。
它将原本属于15万元级车型的配置下放至10万元以内市场,通过“高配低价”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了性价比标准。 这种策略不仅吸引了预算敏感的首次购车用户,也打动了许多原本计划购买合资品牌小型SUV的消费者。
在细节配置上,博越L同样表现出色。
它提供了50W无线快充、副驾电动调节等实用功能。 车内设计了32处储物空间,后备厢容积达到650L,且后排座椅放倒后可形成近乎纯平的空间,足以容纳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