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时捷还在谈论“德味”,中国车企已经开始“掀桌子”了

保时捷最近这个操作,属于是典中典了。

一脚油门倒车回燃油时代,暂停部分纯电,说我们的纯电车卖不动了,2030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也先缓缓。

这哪是调整,这是不装了,摊牌了。

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的长老,闭关百年,出关后发现外面大家早就不玩飞剑了,人均高达对轰,激光炮洗地。长老掏出自己新炼的法宝,一把附魔的AK47,还觉得自己特新潮,结果被人用阳电子炮轰回了山门,心态直接崩了,宣布我们还是继续玩飞剑吧,飞剑才是正统。

保时捷就是这个长老。

不光是保时捷,整个大众集团,包括奥迪,现在都一个头两个大。奥迪那个Q4纯电,在中国市场基本就是个笑话,降价都没人要,属于是优惠券都比车值钱。你说这事儿整的,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问题来了,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割韭菜跟呼吸一样自然的“老师傅”们,一到了新能源这个场子,就被人打得满地找牙?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压根没搞懂,现在的中国市场玩的是什么。

这已经不是市场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道诡异仙。你跟对手讲道理,对手直接把桌子掀了,说我不活了,你也别想好。小米上来直接把价格干到20万,蔚来的乐道更是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玩的都是极限一换一的闪电战,你还在这慢悠悠地搞什么品牌传承,搞什么德味儿驾驶质感。

这就像什么?就像两军对垒,这边都开始呼叫天基动能武器了,你那边还在强调自己的骑士精神和剑术优雅。大哥,时代变了,你那一套不灵了。

当保时捷还在谈论“德味”,中国车企已经开始“掀桌子”了-有驾

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傲慢。骨子里的傲慢。他们觉得中国消费者好糊弄,随便拿个“油改电”的压缩毛巾,贴个标,就能卖个大几十万。这种糊弄学,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吗?那玩意儿开起来,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体验烂得一批。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傲慢!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迷信过这些品牌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感觉了。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logo,一个社交名片,一个“我比你懂”的幻觉。但现在,这个幻觉被比亚迪、被蔚小理、被小米这些“不讲武德”的家伙们,一拳打碎了。人家直接告诉你,我不仅配置比你高,价格比你低,我还能给你冰箱彩电大沙发。就问你怕不怕?

第二个错误,是他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他们以为的智能,是车机能放个QQ音乐。而中国市场定义的智能,是自动驾驶能不能躲开路边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讲真,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场,不在硅谷,就在中国的城乡结合部。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算法再牛,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得让你的车学会这种中国特色的人情世故,这比你那个零百加速重要一万倍。

所以你看看,保时捷们的问题,根本不是技术不行,是脑子没转过来。他们还活在品牌玄学的旧梦里。

确实,有些品牌,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它是有玄学光环的。买这些车的人,他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是在捍卫一种信仰。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品牌价值。你跟他聊配置,他跟你聊生活方式。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保时捷的电车,恰恰没能继承这种玄学。它的燃油车,911,是图腾,是信仰。但它的电车Taycan呢?对不起,在电车领域,新的神是特斯拉,新的宗教是智能。你一个旧神,跑到新神的庙里,想让信徒们给你上香?你想啥呢?坏了菜了。

所以,如果保时捷、大众这些老师傅们还想在中国这个服务器里玩下去,只有一条路:放下身段,忘掉过去,把自己当成一个一级小号,从头开始学。学什么?学怎么掀桌子,学怎么“不务正业”,学怎么把冰箱彩电塞进车里,学怎么跟用户称兄道弟。

讲真,最近我连小区门口的包子铺都开始卷买一送一了,你说吓不吓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战地记者,记录的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的集体发疯。大家头脑越来越清醒,不愿意再为那个虚无缥缈的“品牌金钟罩”付钱了。

当保时捷还在谈论“德味”,中国车企已经开始“掀桌子”了-有驾

至于说什么未来燃油车和新能源的比例是4比6,这种预测毫无意义。真正决定未来的,从来不是技术路线,而是谁能比对手更疯,更能掀桌子。什么4:6,未来的比例是活的占100%,死的占0%。

当保时捷还在谈论“德味”,中国车企已经开始“掀桌子”了-有驾

就这么简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