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买车是一种仪式感。四个轮子,十几万到几十万的铁疙瘩,再配上一些比你还懂你的智能系统,最终收获一纸合同和一张笑得勉强的合影。你以为自己从此自由驰骋,其实也就是从公交乘客变成了路上的堵塞分子。这不,高端MPV届又添加了一位插混“新王”——只要动动手指,预售一小时狂揽一万单,仿佛不是消费者在抢货,而是银行在送钱。MPV,终归还是“猛拼销量”。
明明汽车圈抢的不是菜市场大午餐,怎料每逢新MPV上市,总要整出点“秒杀”、“抢购”、“十分钟订单破万”的锦旗。就像双11,但“剁手”换成了“断供油钱”。想想也是,高端MPV如今都讲究仪式感,必须得铺张到让人怀疑人生:新车色取名金銮红,听着就贵,人还没上车,皇家气场就先到位。至于什么八大黑科技,随便一项扔进普通小轿车,都能立马摇身成“神仙座驾”。中国高端MPV用户,怕是连坐成龙大哥的保姆车都不够显赫,非得坐上能冲浪的智能按摩宫,才对得起自己年复一年的加班熬夜和日渐凸起的发际线。
我们总喜欢聊什么“新时代旗舰”,其实说白了和“下一个风口”没啥区别:词新,事还是那事。稍微有点技术突破,就像小学生写作文抄了个比喻句,立马自信心爆棚。每个新款车一出来,都非得说自己是“打破惯性”,行业的惯性其实只有一个字,贵。新MPV的横空出世,不过是让你买高配的理由又多了几个,顺带把隔壁日系与美系老牌的脸配套抽烂。这年头,车企们心里明镜似的,配置炒起来,销量就能吹出去,哪怕最后老板骑个共享单车,也要把“高端智能”体面地装进PPT里。
你以为国产车的崛起,是靠技术自信?别傻了,中国高净值用户甩去合资情结,只是因为国产得把自己夸成天选之子。“祛魅”,归根结底还是荷包说了算。随手就是终身免费三电质保、万把块礼包、腹黑点说,能撑到换代之前不坏,也算三生有幸。高净值用户变成了荣誉勋章,仿佛谁手里没有一个新能源MPV,都不好意思加入幼儿园家长群。朋友圈晒娃已经out了,晒车才是社交货币。你问这些高净值用户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只不过他们的钱更焦躁不安,需要用MPV的后排按摩椅安抚一下。
至于厂家自称的“8大首发科技”,按惯例,我这种老油条只想说,数字前加个“领先”总没错。什么800V动力、魔毯底盘、人工智能、什么华为乾崑、鸿蒙舱,你甚至怀疑再过几年,这些MPV能直接空中变形,给你来个入地升天二合一。反正只要宣传口径还没失足,PPT的理论上限永远高于地球引力。用户要的,是体验,厂商给的,是参数。越是豪言技术创新,越像那种“术业有专攻”的培训班讲师,让学生家长以为报了班娃能上清华。最后验证的时候,还是得自己上路体验,技术参数,还是能变成里程焦虑和中年男人的秃头危机。
不过吧,不吹不黑,这种堆技术、卷配置、拼服务也确实能卷出新境界。说什么“技术制高点”,其实本质是规避“真话痛点”,谁让咱们这些吃瓜群众最在意“用着省不省心,修理贵不贵”。所有MPV市场的核心诉求也就两个:动力得猛,舒适得软。不然家里那位嗓门大的亲戚一上车,得用两个按摩座椅把情绪缓过来,再用智能驾驶让你假装自己在硬件升级的社会里无欲无求。新MPV,直球干进以前合资混动的短板——城市堵得慌?咱有电动续航350公里,两周才充一次电,这效率都能选修绝情谷道法。加油次数少于你看朋友圈鸡汤的次数,车辆智能到就差替车主交物业费。今天拼的不是汽车,拼的是谁家高楼上悬挂的KPI能飞得更高,掉下来砸的人更多。
别以为这只是车企的盛会,实际上这是消费主义和科技焦虑的年度会诊。智能生态、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无不在暗示:现在开车,你需要的不是方向盘,而是一颗时刻要上天的心。从前买车图个面子,现在买车图个生活方式,连AI按摩座椅都有了。想想人家以前,只能开着十一点钟方向磕着瓜子,现在一坐上MPV,能自动调节腰椎、点对点全身按摩,真让人怀疑几年以后催眠功能都能标配,然后开车的时候啊,补个午觉顺便度过人生中最堵的那段高架桥。
真正想明白新MPV做法的人,早就发现行业炒作和产品自夸其实都挺真诚——真诚得让人有点想哭。每次说“重新定义豪华”,其实就像产品经理突然灵魂出窍,觉得以前的自己压根没干过什么像样的活。三大行业痛点、四项世界首创、八大领先科技……你把所有汽车新闻头条拆开读,连标点符号都在卷。所有的“引领新时代”,归根到底是想把本属于合资巨头的蛋糕切大点,给国产分多几个边角料。但话说回来,技术是好事,谁不希望自家途经排长队的幼儿园门口时,车能自己泊好位,然后给自己来一套AI零重力按摩呢?
当然,这都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所谓“行业升维”,听着像给游戏升级加了个包,其实最终表现也就这么回事儿。你问什么叫体验升维?就是主打一个你想不到,也不一定用得上的东西,我给你塞进去,让你觉得不用就是亏了。MPV越来越像是“行走的装修样板房”,不光是移动出行,更像家居体验馆。大人小孩、商务家用,凡尔赛得一塌糊涂,不都说中国文化讲究融合么?这回连紫米玄青、山水木色都搬进了内饰。花里胡哨之间,其实都是让你坐着舒服,躺着有面,顺带让朋友圈点赞的手抖三抖。
幻想总是比现实更美好,市场热销的同时,别忘了这份热闹其实属于短视的幸福。毕竟,对“智能超混新时代”来说,用户决定只是“用不用舒服”与“值不值买单”,而不是“技术能飞多高”。千万台订单只花一小时,最后能交付多少、能用几年不坏、多少人会抱怨售后和保值率,才是镀金外壳下的真问题。中国MPV市场以及所有汽车市场,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接地气的家伙。把技术吹到天花板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过是拉动KPI的那只小手?
说到底,这一轮新车预售爆单背后的热情,是用户对生活新仪式的无可奈何和一点小确幸。谁也不真正在乎这些8大首发黑科技到底有多首发、更黑还是更科技。差不多能用、看起来够潮、朋友圈够拉风,反正花钱的是自己,吐槽又不收税。至于什么高端旗舰、智能超混、国产领导合资,听着过瘾就行,真要计较细节,还不如趁价格没上天先下手为强,万一明年又出新能源智能元宇宙MPV,到时候可别怪自己手慢。
至于最后,还得提醒一句:梦想家归梦想家,梦想归梦想,那高端体验到头来,可能抵不过堵车时的一句骂街。但谁让我们都需要点仪式感和美好幻想呢?也许,比梦想家更值得庆祝的,是我们还敢相信“下一辆车会更好”。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