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

浙江消保委搞了个大动作新能源汽车体验活动,靠谱吗?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马路上的电动车是越来越多了,老百姓一边说“这东西省油环保”,一边又嚷嚷“换电池贵得要命,比油还伤心”——简直一出大型灵魂拷问现场!刚提新车三年,电池价格吓得人一哆嗦;二手车市场水深似海,“以旧换新”听着香,政策一出满大街全是宣传海报,可是真点头换了,有没有被套路,没人心里是个佛。一边是国家政策红利轰隆隆地向前推,一边是消费者“心里发毛脚下发虚”地满天打听。浙江省消保委联手温州消保委,玩起了“放心消费浙里行”,号称让“诚信商家被更多看见”,还帮咱们老百姓体验新能源车,从买车、换新到售后,一条龙,给你整明白!哈,这事儿,真有那么美吗?究竟是良心活动还是套路满满?咱们好好扒拉扒拉。

两大消保委联手出击,听起来就像武林盟主和丐帮少帮主江湖聚会。活动主题一出——“放心消费浙里行”,直奔汽车圈的焦点——“以旧换新”、新能源狂潮、售后透明。官方宣发词漂亮“让消费者的声音被更多听见,让诚信商家被更多看见。”兄弟姐妹们,这套组合拳,摆明就是要在汽车消费大浪里替咱消费者撑腰。可问题是,一提换新车,大伙心里不免犯嘀咕是不是哪儿有猫腻?要不咋总招呼咱们“报名体验”?是纯粹体验,还是“以消费者身份搞KPI打榜”?我见过最离谱的“体验”,是咖啡店请人体验,结果来了就像被拉去推销保险的,落得一肚子气。这回,消保委出马,咱们小老百姓的试驾机会,靠谱吗,真能帮我们抓住问题,还是只当个背景板?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按耐不住的好事群众涌来报名,人家招的可不是糊糊涂涂的路人甲,要求还不低22到50岁,会说会写有想法, “近期有购车或汽车保养打算”,全程参与还乐意分享。听起来,这波是冲着“真体会、真反馈”来的,不是拉壮丁。活动内容嘛,重点落在三件事第一,宣传“以旧换新”政策;第二,科普新能源消费知识;第三,体验一把售后流程。

其实这三件事,现在每个打算换车或者买车的人恨不得都亲自考查一百遍。你问身边亲戚新能源车怎么样?“充电难”“电池不保值”“保养心发慌”这类声音肯定比“666特省钱”要多。如果再往横里说,说不定楼下修车的王师傅比你都懂行。他搬着小马扎一乐“小伙子,买新能源?你琢磨琢磨,要不这车让你开出来,最后不是砸我手里吗?”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可咱们不是来挖苦新能源的,人家也有亮点。环保咔咔的,补贴实在,停车更容易,开起来像顺风车。关键这次“让你体验”的环节,是不是掏心窝子,是否能帮我们普通人扒到那些鬼精灵的合同文字、售后避坑指南,省咱点小钱?现场说是流程公开透明,那大数据、老花招、报价猫腻,真能光天化日下现原形不?咱们在座都不是傻子,但也怕碰见更“精”的服务员,温州话一贯讲究“算盘珠子响”,售后有没有明码实价,谁都怕“糊里糊涂挨宰一刀”。

你以为这样一次官方活动就是灵丹妙药吗?可别太乐观。别看现场气氛热闹,消费者真有问题提出来,商家是点头哈腰地听着——可转过身,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该收的钱一分不少。去年嘉兴的李阿姨买了台号称“终身质保”的新能源SUV,结果车刚开不到两年,电池出毛病,售后小哥嘴皮子比车快“阿姨啊,这属于特殊损耗,不在免费范围内。”阿姨不甘心投诉,结果左推右推,最后还是得自己掏腰包修。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这类例子抬手一捧,网上到处都是。宣传语“以旧换新”,实际操作里,有些商家先斩后奏,旧车评估暗藏“猫腻”,报价如跷跷板——上一秒还是天上月光,下一秒就成了路边臭豆腐。大伙憋着肚子气,嘴上不吭声,其实早就苦水一肚皮。更何况,新能源车市场山寨牌子太多,有的刚上市不到三年,回头保有量小到哭,前脚刚“以旧换新”进新坑,后脚发现自己踩进了坑王争霸赛。

而且说实话,售后问题不是体验一次现场流程就能明白的。它考验的是时间。谁家新能源不求保养,但真等到关键时刻,电话打不通、服务推三阻四、配件漫天要价,现场体验的“贴心服务”就像速成表演,演技一等一。老百姓看多了“现场一套、背后一套”,自然就成了冷静旁观。你说官方组织这样的体验活动,是治本还是治标?现场透明一时,“阳光”能不能照进车主的每一天?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真正的高潮往往不是活动当天,而是当体验者回到现实生活。你以为参加了活动,听了科普讲座、看了售后流程,心里踏实了?对不起,刺激刚开始!等大家伙回头真买了车,不少人才发现,宣传的和实际还是“两重天”。比方说,你同事王哥体验完,中招买了台号称“售后无忧”的智能电车。三个月后,换挡系统小毛病,打电话给客服,“非常抱歉,您需要预约我们的技术专家”,一排审批流程之后,问题还没解决,被踢皮球踢得满地找牙。这时候你再找参加活动那群体验官发微信,人家也就一声叹气“体验是体验,现实是现实,咱们只是参与了份热闹。”

事实上,这些年“以旧换新”坑出的段子能写三本书。官宣“让诚信商家被更多看见”,可是市场的那些“老油条”招数多得你眼发酸,今天给你免费加装一个导航,明天收你三百块“信息服务费”;说是让售后透明,结果合同字壳犹如天书,得找法律专业媳妇当翻译;说是普及新能源消费知识,你真有大数据疑问,人家微微一笑“系统自动判定,不属于我们的业务范围。”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这“体验活动”能不能倒逼企业正视自己的短板?要真管用,也轮不到消费者为每次买车都跑活动、写反馈——而是商家心里有点良心,不怕全网现场直播。这想想有点像过去“学雷锋”,一阵风就热闹,一年后,还是你自己和套路死磕。

你再回头看官方的“报名条件”,特意要挑“会沟通会反馈”的。这是好事,体验参与度高,反馈精准,社会监督是阳光;但群众呼声高了,活动一结束,商家还是自说自话,监督权变成表面文章——这难道不是全社会都怕的“走过场”吗?更扎心的是,有的体验官本身就是“资深车友”或者员工亲属,这样试出来的,你让普通消费者能参照吗?咱不是黑这次消保委活动,人家初衷肯定是希望市场更加良性透明,只现实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套路多年改不掉。这场“放心消费”之旅,打响了,但后续能不能收拾残局,还两说。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活动过后,朋友圈一片点赞,“消保委真给力,活动办得好!”可转过两天,售后还是“踢皮球”,买车还是“报价沉默”,舆论和现实就是格格不入的两条平行线。谁愿意把买车当“地下押宝”?可“以旧换新”不仅仅是补贴和优惠,它牵涉的链条长、利益多,每一步都可能暗藏陷阱。你让消费者扒得明明白白,商家会不会就此生出十八套新伎俩?便宜没好货,好车不贪你便宜,经验代价——总归绕不过这个理儿。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行业昏暗,而是“看似一切妥帖,实则暗流涌动”。以旧换新的路上还会出现哪些“新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线上线下报价玄乎其玄;再比如补贴政策一个萝卜一个坑,老百姓“跟着政策跑”,最后发现卡在细节关口。售后服务?保养套餐一堆花式名目,价格割韭菜式水平直追A股,事故一发生,理赔流程象走迷宫。让人不禁想起东北老话你以为你在赚便宜,其实人家早都把算盘撂你脑门上了。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还有更头疼的问题——体验过后,懂行的挑刺,糊涂的当热闹,最终利益还是输给了话语权。企业练成了“流程透明一套,实际操作一套”的本领,你尝尝冷静静的售后团队,每一单都能说出一大堆“不是我们的责任”。这行业要想真“放心”,还得靠长效监督和制度铁规,还要有一颗“不怕叫板”的韧劲。

说句东北大实话,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体验活动,搞得比春运还热闹,实际上是不是得把真正的“坑”整明白?活动现场看着挺闪亮,等回家一用,还是自己和平台“斗智斗勇”。消保委初衷肯定是好的,可商家能不能学会点真心?以旧换新不是做做样子,售后透明不是打个招呼那么简单。往认真了说,一场体验活动,真有可能修复整个行业流程?要我说,还得靠平台、政策和广大买家的“死磕”,才能让消费环境真变样。

新能源汽车没那么香?一次活动带你颠覆体验认知-有驾

当然啦,你要非说“体验活动”就能让一切变好,那我只能偷偷说一句“您这是对‘套路’有点误解。”要真有那么容易,咱这行业早该风清气正,哪儿用得着消保委年年下场再抓一遍?

新能源汽车活动一茬接一茬,政策补贴一波连一波,这场“放心消费”的热闹里,你只是“被代表”的背景板,还是踢翻套路的主角?到底是消费者在主场控场,还是最后还得自己跟“精明”的商家斗法到底?你说,体验活动真能把猫腻都撸清了吗?评论区见,咱唠唠最真实的购车体会——你是被“满满诚意”感动,还是被套路整得想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