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有啥区别?看懂这3点,充电不花冤枉钱

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有啥区别?看懂这3点,充电不花冤枉钱!
经常开车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同样是给电动车充电,有的充电桩插上1小时就能满血复活,有的却要充一整夜才能满电。这其实和充电设备的类型有关,今天就来聊聊非车载充电机和普通充电桩的区别,搞懂这些能让你充电更高效、更省钱。

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有啥区别?看懂这3点,充电不花冤枉钱-有驾


先说说最核心的区别:电力转换方式不同。咱们平时在小区里见到的大多是普通交流充电桩,它本质上就是个“智能插线板”,只能输出220V的交流电,必须靠汽车自带的车载充电机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才能给电池充电。就像咱们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要先把插座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一样。这种充电桩功率一般不大,常见的是7kW,给60度电的电池充电大概要8 - 10小时,适合晚上回家慢慢充。

而非车载充电机就不一样了,它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直流快充桩。这种设备自带“超级转换器”,能直接把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跳过车载充电机直接给电池充电。就像直接用桶装水往水箱里灌,速度自然快很多。它的功率普遍在60kW以上,高速服务区常见的120kW桩,给同样60度电的电池充电,40分钟左右就能充到80%。现在更先进的超充桩功率能达到350kW,15分钟就能补满大部分电量,跑长途时特别实用。

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有啥区别?看懂这3点,充电不花冤枉钱-有驾


从结构和功能来看,两者也有明显差异。普通交流充电桩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插座、计费模块和显示屏组成,就像个带计费功能的高级插线板。它的核心作用是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保护功能相对基础,主要靠汽车自身的充电机来控制充电过程。

直流快充桩(非车载充电机)就是个复杂的“电力系统”了。它里面不仅有负责电力转换的核心模块,还有精密的控制单元、计量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这些部件协同工作,能实时监测电池状态,自动调节电压和电流。比如充电到80%后会自动降速,保护电池寿命;遇到异常情况会立即切断电源,安全性更高。从充电枪也能一眼区分,直流桩是9线插头,交流桩是7线插头,这是因为快充需要更多线路来传输数据和大电流。

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有啥区别?看懂这3点,充电不花冤枉钱-有驾


适用场景上,两者各有侧重。交流充电桩适合长时间停放的场景,比如小区停车场、公司车库。晚上回家插上电,利用谷时电价(很多地方晚上10点后电费半价),既能省钱又能保护电池。而且它安装成本低,对电网要求不高,普通家庭电表就能带动7kW的桩。

非车载充电机(直流快充桩)更适合应急补能。高速服务区、商场停车场这些地方最常见,毕竟谁逛街或赶路时也不想等太久。不过它对电网要求高,安装成本也高,一般需要三相电才能带动,所以很难像交流桩那样普及到每个小区。

最后提醒大家,选择充电设备时要根据车型和需求来。如果你的车支持快充,跑长途优先找直流桩;日常通勤用交流桩慢充更经济。还要注意,不是功率越大越好,得看你的车最高支持多少功率,比如350kW的超充桩,只有搭配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才能发挥全部实力。

现在你明白非车载充电机和普通充电桩的区别了吧?简单说就是:交流桩是“慢充小能手”,适合日常补能;直流快充桩(非车载充电机)是“应急加速包”,适合长途赶路。根据场景选对设备,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延长电池寿命,何乐而不为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