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越来越快,为何销量不见涨?就这一张图,车企再吹也没戏了
充电速度,真的解决一切了吗。
5分钟400公里。
10分钟500公里。
听起来像科幻片。
但现实呢。
你有没有在高速上,看着电量从60%跳到55%,心跳反而从70飙到120。
不是车快。
是焦虑快。
比亚迪搞出兆瓦闪充。
理想推出5C超充。
数字一个比一个吓人。
功率拉到1000kW。
比高铁还猛。
可用户买账吗。
2025年上半年,插混和增程依然霸榜销量前十。
纯电?在后排。
我们总说技术在进步。
续航在提升。
充电桩在普及。
可为什么,还是有人死活不碰纯电。
一张图。
就够了。
照片里,服务区。
“充电区”三个字还亮着。
几辆车围着桩。
但最扎眼的——是人。
九颗脑袋。
挤在一起。
像抢特价菜。
像春运抢票。
不,他们在抢一把充电枪。
上传者说,刚空出来一个桩。
几家人,孩子在哭,老人在催。
谁先充。
谁后充。
没人让。
差点动手。
看到这张图的人,脑子里瞬间闪过什么。
不是“我车充得快”。
而是“我能不能抢得到”。
技术再牛。
能快过人性吗。
能快过资源分配吗。
1000kW的桩。
如果排队两小时。
那5分钟的意义在哪。
我们总在谈“车”。
却忘了谈“人”。
谈“场景”。
谈“不确定性”。
你敢赌吗。
赌下一个服务区有桩。
赌前车不会充到天荒地老。
赌燃油车不会霸占充电位。
赌充电桩没坏。
赌自己不会因为抢桩,撕破体面。
体面。
是中产最后的盔甲。
可一旦为了充电,和人推搡。
那层壳,就碎了。
所以很多人选了插混。
选了增程。
纯电续航150公里。
不够远。
但够“心理安全”。
高速上没电了?
没关系。
油箱一踩。
继续跑。
他们不怕麻烦充电。
怕的是,麻烦到尊严。
车企总吹“超充网络覆盖全国”。
800V平台。
碳化硅电驱。
续航虚标率低于5%。
可他们从不提——
一个服务区配几根桩。
节假日峰值充电需求是多少。
燃油车占位率有多高。
数据很漂亮。
现实很骨感。
我在京沪高速某个服务区停过。
四个充电桩。
两个坏了。
一个被SUV占着睡觉。
剩下一个,排队三辆车。
等待时间——1小时27分钟。
那时我才懂。
为什么有人宁愿背个油箱。
也不愿背个“充电焦虑”。
纯电车主,不是技术派。
是赌徒。
赌基础设施跟得上。
赌人性不会失控。
赌自己不会成为那个,在众目睽睽下抢桩的“low人”。
而插混车主呢。
他们手里有“退路”。
这退路,不是技术多先进。
是心理多踏实。
你说充电快有用。
我信。
但“快”和“有”是两回事。
就像沙漠里,有人送你一瓶水。
很凉。
很甜。
可你更想要的,是一整条河。
充电桩的密度。
才是真正的“续航”。
不是电池里的kWh。
是地图上那个绿色小点,能不能随时点亮。
我们总在追求“极限速度”。
却忘了大多数人的需求,是“确定性”。
是“不用算”。
是“到了就有”。
理想卖得好。
不是因为它技术多颠覆。
是它懂人性。
懂中国人出门,最怕“断在路上”。
一张抢桩的照片。
比十场发布会都管用。
它撕开了所有技术宣传的华丽外衣。
露出最原始的问题——
资源,永远不够分。
未来会好吗。
也许。
2025年,充电桩数量翻倍。
2030年,实现“乡乡有桩”。
可节假日呢。
春运呢。
黄金周自驾潮呢。
技术跑得再快。
也追不上欲望的增长。
更追不上人口的密度。
所以很多人,宁愿慢一点。
宁愿油费贵一点。
也要那份——
“说走就走”的自由。
纯电的敌人,从来不是油车。
是“不确定性”。
是“排队”。
是“抢”。
是“万一”。
当一张图就能劝退一个潜在用户。
说明问题不在车。
在生态。
车企可以吹一万次“充电5分钟”。
但用户只记住一次——
“排队两小时”。
你问我,纯电有没有未来。
有。
但前提是——
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
维修响应比手机售后还快。
管理比商场停车还规范。
在此之前。
插混和增程。
不是过渡。
是主流。
是理性。
是中国人,用脚投票的结果。
下次你再听到“超充黑科技”。
不妨问一句——
“那张抢桩的照片,你们看到了吗。”
……
(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