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说的就是日产。
提起日产,咱们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八成就是“舒服”,那个“移动大沙发”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这么多年,像天籁、轩逸这些车,陪着多少家庭风里来雨里去,靠的就是一个稳当、省心和舒适。
可就在前不久的品牌之夜上,这个我们熟悉的日产,突然亮出了几张新牌,让人一看,心里直犯嘀咕: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日产吗?
它这是要干啥?
尤其是新款天籁,一个卖了这么多年的经典燃油轿车,竟然宣布要装上华为的鸿蒙座舱,这消息一出,就像是听惯了经典老歌的收音机,突然开始唱起了最潮的嘻哈,反差感实在是太强了。
咱们先来聊聊这台装了“新脑子”的新款天籁。
这车从根本上说,还是咱们熟悉的那台B级车,动力系统没变,还是那台技术很牛的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能输出243马力,劲儿不小,配的还是CVT变速箱,主打一个平顺。
外观上呢,也做了些年轻化的调整,车头搞了些黑化处理,大灯和中网连在一起,看着精神了不少,车尾也换上了现在流行的贯穿式尾灯。
这些都算是常规升级,换代改款都这么干。
但这次真正的重头戏,根本不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而是在车里那块屏幕背后。
它搭载了华为鸿蒙HarmonySpace 5智能座舱,还配了华为的音响。
这件事为什么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呢?
因为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大趋势。
过去十几年,我们买合资车,图的是什么?
三大件技术成熟、质量稳定。
但车里的那套系统,说实话,大部分都合资车都做得不怎么样,反应慢、功能少、界面老土,用起来跟几年前的老人机似的,跟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而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尤其是新势力们,早就把智能座舱玩明白了,大屏幕、语音助手、各种App、手机无缝连接,那体验叫一个流畅。
现在很多年轻人买车,上车第一件事就是玩那块大屏,车机好不好用,已经成了决定买不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产自己肯定也清楚,靠自己去追赶这方面的差距,太慢了,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好。
那最聪明的办法是什么?
就是找这个领域最强的专家来帮忙。
放眼国内,华为的鸿蒙系统在万物互联和智能化体验上,绝对是顶尖水平。
所以,日产这次和华为合作,可以说是一次非常精准的“强强联合”。
它保留了自己最擅长的机械品质和舒适性,然后把最头疼的智能化短板,直接用市场上最好的方案给补上了。
这么一来,新款天籁就成了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既有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乐趣和可靠性,又能提供媲美新势力的智能体验。
对于那些还不太想买纯电车,但又眼馋智能科技的消费者来说,这吸引力可就大了。
官方给出的16到18万的预估价,如果真能落地,那在同级别的合资车里,竞争力绝对是独一档的。
说完了“老将换芯”的天籁,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另一位新主角——日产N6。
如果说天籁装鸿蒙是日产为了跟上时代做的“防御性”升级,那N6的亮相,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主动进攻”。
这是一款全新的插电混动中型轿车,矛头直指的,就是现在市场上最火的那片红海,比亚迪汉、深蓝SL03这些国产明星车型都在这个赛道里。
之前日产的纯电车艾睿雅(N7),车是好车,但在国内市场没掀起太大水花。
这次的N6显然是吸取了教训,选择了插电混动这条路。
这条路为什么现在这么火?
因为它完美解决了咱们老百姓的用车痛点:平时上下班通勤,路程不长,就用电,一度电几毛钱,比坐公交还便宜;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出远门,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直接用油就行,一点里程焦虑都没有,还能上绿牌。
我们来看看N6的硬件条件。
它用的是一台1.5L的发动机,搭配了一块21.1度的电池。
这个电池容量在同级别的插混车里算是比较大的了,带来的好处就是纯电续航里程很可观,官方预估能超过15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充一次电,跑一个星期的通勤基本没问题,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用。
这就让它的使用场景变得非常灵活。
外观设计上,N6也跟上了潮流,有点像小一号的艾睿雅,贯穿式的灯组、隐藏式门把手,科技感很足。
尺寸方面,车长4米83,轴距2米81,空间表现应该也差不了。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价格,发布会上说“价格很惊喜”,这三个字可真是吊足了胃口。
考虑到现在插混市场的竞争有多激烈,如果日产N6能拿出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价格,比如杀到15万到20万这个区间,那它绝对有潜力成为一匹黑马,直接挑战国产插混车的霸主地位。
从新款天籁到日产N6,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日产在中国的策略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过去,这些国际大厂习惯于研发一款车,然后卖到全世界。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这套玩法已经行不通了。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要求、对新能源的接受度,已经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市场。
所以,日产喊出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新口号。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意味着日产开始真正地把研发的重心和决策权放在中国,因为只有中国人自己,才最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车。
和华为合作是这样,推出N6这样的插混车也是这样。
这是一种放下身段、积极求变的姿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产还计划把这些在中国本土设计、研发和生产的车型,再出口到海外市场。
这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标准,正在成为全球的标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发展的潮流。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和科技产业整体崛起的体现,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到这样的变化,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日产在中国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有过辉煌,也面临过挑战。
如今,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潮,它选择了一条更彻底、更贴近中国市场的变革之路,这无疑是它在新时代下,为了重新赢得市场所下的一盘大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