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是真的不讲道理,尤其是比亚迪这边,感觉是彻底悟了,或者说彻底颠了。腾势N9这玩意儿一出来,我就知道,又有一帮传统豪华车主心态要崩了。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对BBA发动一场“闪电战”,而且是不计成本的那种。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讲究个德味儿,现在腾势直接把一本参数拍你脸上,然后问你一句:就问你怕不怕?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技术和配置的“泥石流”把你家祖传的护城河给填了。
我开着这台车在市区里晃悠的时候,第一感觉就非常魔幻。它开起来不像一台五米多长的大块头,倒像个灵活的胖子。油门踩下去,没有那种传统油车的嘶吼,就是一种“嗖”一下的电流声,然后人就被死死按在座椅上。官方说3.9秒破百,我没拿秒表掐,但那种感觉,就像你坐电梯,结果电梯钢缆断了往上飞,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我带我爸妈试了一圈,老两口全程没说话,下车后我妈问我,这车是不是烧电的,劲儿这么大别把心脏病给我干出来。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车企们在疯狂卷零百加速,但从来没问过我们这些中年人,后排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到底需不需要这种“濒死体验”。
但真正让我觉得这帮工程师“坏了菜了”的,是那个所谓的云辇-A悬挂。他们管这叫技术,我管这叫“玄学”。我去试了一条我们郊区出了名的烂路,那路况,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全是坑。开我自己的车过去,感觉五脏六腑都在跳Disco。但腾势N9开过去,我X,稳得一逼。感觉就像车底装了一块巨大的、智能的“压缩毛巾”,遇到坑洼,这毛巾“嘭”一下就膨胀起来把坑填平了。我后排那杯没喝完的奶茶,里面的珍珠都没怎么晃。这种感觉非常诡异,你眼睛看着路面在颠,但屁股告诉你一切都是幻觉。这他妈的简直就是掀桌子!BBA研究了几十年的底盘调教,讲究的是那种Q弹的“高级感”,结果比亚迪直接说,高级感是什么?能吃吗?我直接给你“抹平”物理定律,这才是真高级。
而且这套系统还能预判,叫什么路面预瞄2.0。这名字就很有灵性,感觉车头前面有个修仙的道士在掐指算路。讲真,我一个中年人,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已经麻了,但这个功能确实有点东西。它不是等你压到坑了再补救,是提前就调整好姿态,准备迎接冲击。这就好比打架,别人是挨了一拳才知道疼,它是看到对方拳头还没抬起来,就已经把金钟罩铁布衫开到最大了。你说这怎么玩?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单方面的技术霸凌。
续航这事儿,现在所有电车都吹得天花乱坠,什么CLTC一千多公里,听听就算了。但这台N9的混动,感觉就比较实诚。我开着空调音响拉满,在外面跑了一百多公里,掉的续航跟实际里程差不太多。这就很关键,它给了你一种“安全感”。纯电车主最大的痛苦不是充电,而是续航焦虑带来的精神内耗。而混动,就是治愈这种精神病的良药。它告诉你,放心开,随便浪,就算电用完了,我这儿还有个2.0T的发动机在当气氛组,随时准备接盘。这种感觉,就像你手机电量只有1%,但兜里揣着一个永远满电的充电宝。安全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然后就是那个被吹上天的易三方平台,什么“雨雪内八模式”,听起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试驾那天正好下小雨,我手欠就开了这个模式。车轮真的会有一个微小的内八角度,然后你在湿滑路面上起步、拐弯,抓地力明显强了一个档次。这玩意儿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体现。传统四驱还在研究怎么分配动力,比亚迪直接开始现场改造车的物理结构了。这就像两个人下棋,你还在想怎么“马走日象走田”,对方直接把棋盘掀了,然后掏出一把加特林问你服不服。
至于那个高速避让防侧翻,更是典中典。他们说在中汽中心干到了210公里/小时紧急避让没翻车。这数字本身就够离谱了,我寻思着国内哪条高速能让你开到210?这技术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不是为了让你去开那么快,而是为了告诉你,它的“冗余”有多可怕。它在用一种近乎炫耀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技术储备已经溢出了。这就好比一个学霸,考试考100分,不是因为卷面只有100分,而是因为他只会考100分。同行看了也得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个底盘比喻成压缩毛巾,可能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个意思?它把复杂的路况,压缩成了一种单一的、平稳的体验。
当然,智能驾驶这块,现在大家都在吹。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算力芯片,一套一套的。我朋友李哥那次被AEB救了命的故事,我听了八百遍了。这玩意儿确实是好东西,关键时刻能保命。但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核心问题: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到底取决于特斯拉还是取决于老头乐?我始终坚信是后者。只要马路上还有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大爷,你所有的算法都得重写。你那几百TOPS的算力,算得过老大爷“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鬼魅走位吗?所以,腾势N9这些辅助驾驶,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超级靠谱的“保镖”,而不是一个能替你开车的“司机”。在你打瞌睡、走神的时候,它能帮你兜底。但你要真把方向盘完全交给它,尤其是在中国这种“黑暗森林”一样的路况下,那纯属心大。
内饰和外观,讲道理,现在国产车都玩明白了。大沙发、大冰箱、大彩电,以前是理想的专利,现在成了行业标配。腾势N9这套内饰,用料很足,设计也在线,那个什么“山水层叠”的中控台,听着挺玄乎,看着还行。三块大屏幕,科技感拉满。那块副驾屏,讲道理就是给老婆刷剧的,不然还能干嘛,让她帮你指挥交通吗?我有时候开车就在想,为啥我买车的钱还要给一个我根本用不上的屏幕买单。但市场就是这样,大家都有,你就不能没有。这是一种“军备竞赛”,配置必须加大加大再加大。
说到底,腾势N9这种产品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改变。过去,我们买豪华车,买的是什么?是品牌,是故事,是那个标带来的社交属性。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你开个奔驰出去,大家会默认你混得不错。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一种信仰。但现在,像腾势N9这样的“参数怪物”出现了,它把所有东西都量化了。动力、续航、安全、配置,每一项都给你一个具体的、可以吊打你的数字。它在试图用理工科的逻辑,去解构文科生的信仰。
但你说这就能干死奔驰宝马吗?我看未必。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给他带来的精神马杀鸡。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追求性价比。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腾势N9的出现,它的核心任务不是去转化这些“信徒”,而是去拦截那些还在犹豫的“潜在信徒”。它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告诉你:别信那些虚的,看看我这身实打实的“肌肉”。它不是在跟你讲道理,它是在秀实力。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真实写照。而腾势N9,就是那个不想成盒,所以选择直接把餐厅爆了的狠角色。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