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达成超 1000km 的纯电续航,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是核心要素;而实现分钟级充电,则依赖于其高倍率电芯与高电压平台。只有攻克这几大技术难题,固态电池才能真正实现量产,走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固态电池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按照车企规划,2025 年底,孚能科技将率先开启固态电池的正式量产,能量密度可达 400 - 500Wh/kg 。不过,初期只是小批量生产,大规模量产预计要到 2026 - 2027 年。其实,只要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400Wh/kg,就能轻松实现 800 - 1000 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
在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上,多数车企选择了硫化物。固态电池可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三种。相比之下,硫化物电解质堪称 “攻坚先锋”,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离子电导率约 12mS/cm,与液态电解质相近,活跃度良好。反观氧化物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目前犹如 “空中楼阁”,未来至少 3 年内商用可能性微乎其微。
固态电池能为用户解决哪些 “心腹大患” 呢?首先,液态电池存在漏液与短路风险,易引发起火爆炸,许多消费者正是顾虑安全性而对电动汽车望而却步。固态电池则从根源上杜绝了漏液和短路,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其次,纯电汽车的 “里程焦虑” 一直是车主心头病。现有纯电汽车续航里程不等,高速行驶时续航还会打折,节假日充电还需排队,车主时刻担心抛锚半路,心态极易崩溃。再者,当下纯电汽车即便快充,也需 20 - 30 分钟,而固态电池能将充电时间缩短至 10 分钟左右,与燃油车加油时间相近,大大改善充电体验。
当然,固态电池并非十全十美,它最大的短板就是价格高昂。毕竟车企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在成本回收前,价格难以降低。就像电动汽车发展历程一样,历经电比油贵、油电同价、电比油低三个阶段,固态电池也会如此。初期会比液态电池贵,中期价格逐渐接近,后期随着友商竞争与成本降低,价格有望低于液态电池。
固态电池的诞生,无疑改写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格局,让续航短与充电慢成为历史。若价格合理,将加速消费者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燃油汽车市场占有率会持续下滑,新能源汽车则会不断扩张版图。
对于固态电池,您有什么独特见解呢?欢迎一起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