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咱们得问一句,到底是谁把BBA(宝马奔驰奥迪)的高端市场搅得翻江倒海?这事儿不是一两天的折腾,而是问界真刀真枪一通操作出来的。当初余大总立了个Flag,要一把把BBA的利润打个精光,这话搁别人嘴里,恐怕也就是茶余饭后的吹牛话。但现在呢?问界M9、M8硬生生把宝马X5、奔驰GL、奥迪Q系列盯死盯牢,连问界M5都能每月卖五千多台。关键还不是数字好看,而是人家还能保持单车均价超40万,这才叫狠。
咱看一下BBA那些老爷车最近都活成什么样了:宝马销量下滑、利润降得更惨,奔驰、奥迪也同理,这帮豪车巨头哪怕硬扛着销量数字,利润像被挖了坑的大白萝卜,一点点掏空。你说,这背后的逻辑是啥?简单说,撬动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关键,就是靠产品力和价格打击,没有花俏虚头巴脑,实实在在抢了BBA嘴里的肉。问界证明了一件事——时代真的变了,牛皮哔哔不管用,得真本事见血。
但事情真就这么简单么?问界火归火,享界和智界老实说,还差点意思。享界对着BBA的高端轿车阵地(啥E级S级),眼下销量只能说凑合,不像SUV这边碾压。享界S9T亮相成都车展,虽说挺火,但火到多大程度还得看下半年数据。而智界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3和ModelY,这路子谁都看得懂。但特斯拉的体量、气场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撼动的,智界现在也就是刚露露脸,还没法威胁“硅谷钢铁侠”的根本盘。
说到底,这行业变化规律是啥?谁能抓准用户需求,谁能让人心动,谁就赚钱。问界们靠什么立足?智能化、电动化、配置够牛,价格够狠。享界、智界能不能爆,还得看谁第一个能从“尝新”变成用户心里的“必须”。毕竟,啥时候喝水都能点外卖了,你问问家里老人,有几个觉得扫码点餐不是折磨?科技得让人顺手,而不是炫技。
但是说到让人狗急跳墙的,还得是尚界。你还能不佩服,发布尚界H5那会,“对标”两个字全场消失,合资车企集体哑火。谁在15-20万区间最头疼?比亚迪、吉利。懂车帝榜单一翻,比亚迪四款,吉利两款,奇瑞、零跑、长安凑数。再看尚界小定都十万+了。那比亚迪吉利的掌门人得睡不着觉了。以前最踏实的就是这个区间,天天炖大锅饭,一下来个拿着智能驾驶长矛砸锅的人,咋整?
你得琢磨,比亚迪一直想冲上天,想做豪车,结果怎么样?腾势出过一次头,SUV轿车一块看,20万+卖不动,高端化卡脖子卡了好几年。智驾这一块,全系标配天神之眼?你自己刷刷抖音,看见几个比亚迪智能驾驶的视频?谁用谁知道,行业外除了卖车的,讨论这功能的寥寥无几。吉利呢?和比亚迪差不多,“销量储备”放在15-20万,中高端很多年都没翻大身。只要华为这拨带着高阶智驾的二锅头进来,局面就得变。
合着这事儿来了新变化,老一代车企高管们一个个声明“不需要跟华为合作”,转头销量掉下来,也就嘴硬个一两年。广汽嘴硬、红旗坚持,到头来也得找华为,算来算去还是手里没好菜,买买跑不过流量+智驾的组合拳。
这场仗,是“自己盖锅自己吃”,还是“抄别人的锅炒自家菜”?你说比亚迪怎么稳?新能源早些年包揽政策红利,现在政策不再指定给谁发力,轮到实力见真章,你说还能靠几时?吉利一样,狼烟味越来越重,能不能顶过压力?如果销量受影响,不跟华为或者不搞高阶智驾,很可能半年后就是下一个“BBA式”利润大坑。市场环境其实就在加速倒逼变化。
再琢磨琢磨,技术红利到底有多大?华为下场造车,你说他懂不懂用户?你得承认,有的手机厂商做车就一个路子——软硬一体、互联智驾。人家把人机交互玩得风生水起,从硬件供应链到门店体验一条龙服务,一步到位。你车企靠着技术“缝合怪”那种组装式进化,最后是拖垮自己还是拖垮别人?智能化成了王炸,就看谁最早跟进,谁最早落地。
尚界H5的意义,其实比销量更关键,它让整个行业看到智能驾驶不仅装在高端车上,普及到了老百姓买得起的15-20万级区间。这就不一样了。你问问身边准备换车的年轻人,他们会不会为了更聪明的驾驶和更丝滑的交互,放弃红旗、比亚迪、吉利的老产品?肯定会,而且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
再往大了说,这就像智能手机普及一样,谁先占住中端市场份额,谁就是最后赢家。当年iPhone不是先攻那个段位的么?等大家都迷上智能操作,诺基亚什么的就彻底出局了。华为的自动驾驶只要称霸15-20万市场门槛,其它挂着“自主高端”外衣的车企,被逼着一夜洗盘,谁敢掉队半步?
所以,当前这盘棋怎么看?尚界是关键一步,H5的爆火不仅让比亚迪、吉利压力山大,更是宣告了华为智驾普及战全面拉开。将来全国智能驾驶“标配”都得看华为眼色,加入不加入都得想一想还有没有市场份额。等销量数据出来,只要尚界持续爆卖,你看已有的几个顶独立品牌还嘴硬不?
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这是第二次新能源换挡升级,第一个浪潮送走了合资油车、旧的豪华车,如今智能驾驶普及开始,靠政策和低成本活命的时代结束了。谁不跟进,就是死,谁还观望,就是头铁去撞南墙。
嘛意思呢?问界大杀特杀,把BBA利润打得鼻青脸肿,尚界H5又踩到比亚迪、吉利的命门。享界、智界、尊界等系列逐个补齐矩阵,等什么?等产业链再升级,直接全国普及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到时候,用户换车像换手机,咬牙就要“升级”,你其他没跟上节奏的,还有啥活路?
最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过去到底是谁定义的豪华车?三大件?外观?品牌LOGO?在“智能+电动”成标配的世界里,真正的核心是“有无实用智能驾驶,能够解决通勤痛点,能不能让拥堵不再是烦恼”。用户花20万为的是啥?买的不光是四个轮子跑得快,更是一次和未来握手的体验。哪个厂商有能力先让更多中国家庭用上智能驾驶,哪个厂商就是新时代的BBA。
车圈这盘棋,结论早被写进剧本——快鱼吃慢鱼,谁敢犹豫,谁就等着市场拍在沙滩上。谁也别再装,以市场、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已经彻底来了,剩下的就是,谁能撑得住压力,谁敢干、敢变,谁就能笑到最后。
再不懂,看看问界,看看尚界,你还能等几年?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