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的工厂里有点怪事。
这地方砸了150亿,说要造新车,可造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那么眼熟?一款叫埃尚的小车,三门四座,起步价3.98万,活脱脱就是五菱宏光MINIEV的翻版。这事儿就有意思了,操盘的居然也叫柳州五菱。难道是五菱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
外人看热闹,都以为是那个造出年销几十万辆神车的上汽通用五菱又搞了什么新名堂。毕竟,那款小神车几乎凭一己之力定义了微型电车的市场。可内部人却摆摆手,含糊地说:严格来说,我们和他们不是一家企业。
这句不是一家,背后水可就深了。这个在许昌设厂的柳州五菱,全称是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前主要捣鼓商用车。而大家熟知的那个宏光MINIEV,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杰作。两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就像一团乱麻,看似分开,却又藕断丝连。
把这团乱麻解开的关键,是一个叫广西汽车集团的大佬。这个集团,既是柳州五菱新能源的绝对控股方,同时又在上汽通用五菱里参了股。更绝的是,柳州五菱新能源的董事长叫袁智军,他还有个身份——上汽通用五菱的副董事长。
这下明白了吧?袁董这盘棋,是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之间倒腾。一边是功成名就的上汽通用五菱,另一边是蓄势待发的柳州五菱新能源。
这个柳州五菱新能源,野心可不小。一份内部招商文件暴露了他们的菱势工程,计划在2025到2027年,投资150个亿,搞出5款乘用车,覆盖从微小型到舒适型的全部市场。许昌下线的那台埃尚小车,只是这盘大棋的第一步。有趣的是,根据工信部的信息,这车的生产资质其实属于一家叫河南森源的公司,而河南森源背后的地方国企,又正好是柳州五菱新能源的第四大股东。
绕了一大圈,人、钱、资质,最后又都回到了一个体系里。他们只是借了河南森源的壳,在许昌这个地方,开始了新的故事。从2025年9月开始,许昌的工厂就在疯狂招人,涂装工、装配工,生产线已经热火朝天。
他们毫不掩饰地对标宏光MINIEV,无论是外观还是售价,都像是在说:你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我背后也站着五菱。这种操作,在市场上就是一枚深水炸弹。消费者哪分得清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设计,一个熟悉的名字,和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
这到底是品牌资产的延伸,还是一种巧妙的稀释?或许,在资本和市场的逻辑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150亿的宏大蓝图已经启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两个五菱同场竞技的奇特景象,一个在柳州,一个从许昌出发。最终,谁是真正的赢家,就看消费者愿意为哪个五菱买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