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就是大众那台纯电小车ID.3又改款了。

这车从一上市就话题不断,喜欢的人觉得它底盘扎实,开起来有德系车那股稳重劲儿,不喜欢的人就吐槽它的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用起来确实有点着急。

不过得承认,大众这两年学东西是真快,之前专门升级了车机,解决了卡顿的问题,大家都以为这车该稳定一阵子了,没想到它紧接着又推出了一个新款,这次的改动,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从咱们普通老百姓日常用车的角度出发的,解决的都是那些平时嘴上不说,但心里总觉得有点别扭的小问题。

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有驾

这次改款最核心、也是引起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变化,就是动力电池。

新款的ID.3把之前一直用的三元锂电池,换成了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上非常流行的磷酸铁锂电池。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减配了?

是不是为了省钱,把好的换成差的了?

其实,咱们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得看这电池是谁家生产的。

新款ID.3用的还是宁德时代的电池,这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池大厂,品质上是有保障的,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作坊产品,所以大家对质量的担心可以先放一放。

那么,这两种电池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说法,三元锂电池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强,能量密度高,所以同样大小的电池,它能储存的电量更多,车子就能跑得更远。

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有驾

但它的缺点是化学性质相对活泼一些,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发生严重的碰撞或者穿刺,起火的风险会高一些。

而磷酸铁锂电池呢,更像一个长跑运动员,虽然瞬间爆发力没那么强,能量密度稍微低一点,但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出了名的好。

它的内部结构非常稳定,不容易发热,就算遇到极端情况,比如针刺实验,它基本上都不会起火燃烧。

而且它的循环寿命特别长,也就是说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次数更多,用个十年八年,电池的衰减也更慢,更耐用。

对于一辆主要在城市里代步、接送孩子的家用车来说,极致的安全和长久的耐用性,可能比账面上多出来的那几十公里续航要来得更实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成本。

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里不包含钴这种又贵又稀有的金属,所以它的制造成本要比三元锂电池低不少。

这省下来的钱,最终会体现在车价上。

现在市场上传出的消息是,换了新电池的ID.3,价格很可能会降到9万块钱出头。

这是个什么概念?

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有驾

一台挂着大众标,有着合资品牌做工和底盘调校的纯电动车,价格直接进入了国产主流电动小车的竞争范围。

这对于很多想买一台合资品牌电动车,但又觉得之前价格有点高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一下子就大了很多。

所以说,这次换电池,与其说是减配,不如看作是大众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做出的一个更聪明的选择,一个让消费者能用更少钱买到一台安全、可靠的合资电车的选择。

说完了这个最大的变化,咱们再来看看车里面那些让人觉得特别舒服的改动。

开过老款ID.3的人,可能都对那个中央扶手有印象。

那个扶手又短又窄,开车的时候胳膊肘搭在上面,总感觉悬在半空中,非常不自在,时间开长了右肩膀都会觉得累。

这个问题,很多车主都反映过。

这次新款ID.3的设计师像是听到了大家的心声,彻底重新设计了整个中央扶手区域。

新的扶手箱又高又宽,形成了一个很平整的台面,现在右手可以非常自然、踏实地放在上面,长途驾驶的疲劳感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

而且,这个新的扶手箱上还集成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

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有驾

比如,增加了一个手机无线充电板。

现在大家上车都习惯把手机随手一放,有了这个功能,手机放上去就开始充电,省去了插拔数据线的麻烦,非常方便。

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细节,就是杯架的位置。

老款的杯架位置很低,开车时想拿瓶水喝,得俯下身子去够,有点影响安全。

新款直接把杯架抬高了,就在扶手箱旁边,伸手就能拿到,等红绿灯的时候想喝口水,动作非常从容。

这些改动看着都不大,但都是实实在在提升日常用车便利性和舒适度的东西,能看出来设计师是真的站在开车的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后排的乘客这次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照顾。

ID.3本身是一台紧凑型车,老款后排没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大家也都能理解。

但这次随着中央扶手箱的重新设计,设计师顺便就在扶手箱的末端给后排加上了出风口。

这对于坐在后排的家人来说,体验提升是巨大的。

大众ID.3改款上线,车主福利升级,贴心体验满分!-有驾

尤其是在夏天或者冬天,后排也能很快地享受到空调的冷风或暖风,舒适度大大提高。

更让人惊喜的是,新款ID.3还给后排座椅增加了靠背角度调节的功能。

这个配置在同价位的合资小车里是相当罕见的。

ID.3的轴距本来就不短,达到了2765毫米,后排的腿部空间是比较充裕的。

现在靠背还能往后调整一个更舒服的角度,乘客就可以用一个更放松的姿势坐着。

如果跑个一两个小时的短途高速,后排的家人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这个功能的加入,让ID.3的后排从一个仅仅是“能坐人”的空间,变成了一个“坐着还挺舒服”的空间,也让这台车更适合家庭使用了。

综合来看,大众ID.3这次的改款,没有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科技配置,也没有在外观上做太多文章,而是把功夫都用在了“里子”上。

从关系到安全和成本的电池选择,到影响驾驶舒适度的扶手箱设计,再到提升家人乘坐体验的后排配置,每一个改动都精准地解决了之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种务实的、以人为本的造车思路,其实正是咱们普通消费者最希望看到的。

汽车毕竟是一个服务于人日常生活的工具,好用、顺手、安全、舒适,远比那些用不上几次的炫酷功能要重要得多。

这次的ID.3,可以说变得更接地气,也更懂得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