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8 日,比亚迪旗下仰望 Ufly 成功完成珠海至深圳的跨海飞行测试,136 公里的航程仅耗时 23 分钟。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技术的成熟,更预示着个人飞行时代的加速到来。麦肯锡研究报告预测,到 2025 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美元,而中国正通过政策创新和技术突破,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随着深圳等试点城市空域开放进程加快,考取飞行汽车驾照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普通人可触及的新技能。
飞行驾照体系解码:从政策破冰到分类认证
飞行汽车作为新兴的陆空两用交通工具,其驾照体系融合了传统航空规范与新兴技术要求。根据中国民航局现行规定,驾驶飞行汽车需根据车型类别取得相应资质:轻型飞行汽车(座位≤2 人)需考取运动类驾驶员执照(SPL),而载客商用型(座位≥4 人)则需持有商用飞行器驾照(CPL)及特殊机型认证。这种分类方式既保障了安全底线,又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灵活选择。
运动类驾驶员执照被业内称为 “飞行界的 C 证”,是普通人实现飞行梦的主流选择。其报考门槛已大幅降低:年满 17 周岁、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5 年内无犯罪记录、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即可报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机动车驾驶证者可免去航空体检,这一政策极大降低了普通人的入门难度。重庆飞行教练尤尤的培训数据显示,2024 年学员数量较 2023 年上涨 60%,其中多数是借助这一政策便利实现飞行梦想的普通爱好者。
商用飞行驾照则适用于职业场景。以 5 - 6 座级的沃飞长空 AE200 为例,驾驶员需具备商用飞行驾照,接受至少 40 小时的专业培训,其中包含 eVTOL 专项操作训练。这类执照要求更高的飞行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适合计划进入低空经济行业的专业人士。
国际标准方面,美国 FAA 于 2024 年发布《动力升力航空器规则》,将 eVTOL 归类为新型航空器,要求飞行员具备 “动力升力类别” 认证。中国民航局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 eVTOL 的适航认证细则,但深圳、上海等试点城市已与亿航等企业合作开展培训,预计 2025 年底前将明确相关标准。这种国内外标准的逐步统一,为未来飞行汽车的跨国运营奠定了基础。
考证全流程拆解:从零基础到蓝天驰骋
考取飞行汽车驾照的流程可概括为 “报名 - 培训 - 考试 - 领证” 四个阶段,整体难度介于汽车驾照和传统飞行员执照之间。以运动类驾驶员执照为例,最快 30 天即可完成全部流程,但实际周期往往受天气、空域等因素影响。
报名阶段需重点关注资质审核。除基本条件外,部分培训机构会增加 “VR 眩晕抵抗测试” 和 “动态捕捉敏感度” 检查,这两项指标直接影响飞行安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航校的招生数据显示,30 - 45 岁的学员占比高达 80%,男性居多,但近年来女性和青少年学员的比例正逐步上升。
培训环节采用 “理论 + 模拟 + 实操” 的三段式教学。理论学习涵盖气象学、航空法规、飞行原理等内容,虽不设统一笔试,但需在实践训练前掌握核心知识。模拟器训练是攻克心理障碍的关键,学员可在地面反复演练起降流程,适应三维空间操作感。浙江愿景通用航空的学员高世杰分享:“最难的是起飞降落阶段,通过模拟器训练建立信心后,真机操作反而没那么紧张了。”
实操训练最低要求 30 小时本场飞行,包括正常起飞、短跑道起飞、无动力着陆等 20 余项科目。深圳某航校引入的 5G - A 网络实时监测系统,可精准记录学员每一个操作细节,教练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针对性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条件对训练影响较大,通常要求风速在 8 米 / 秒以内,能见度不低于 15 公里。
考试环节由资深教员进行 1 小时评估飞行,重点考察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空域规则掌握程度。重庆学员罗挺回忆:“考核中突然遇到模拟发动机故障,教练全程观察我的处置流程,这种压力测试比实际操作更具挑战性。” 通过考核后,还需购买 “低空第三者责任险” 才能正式领证,这一要求体现了低空交通管理的规范化趋势。
费用方面,运动类执照培训费目前在 5.8 万 - 8.8 万元之间,包含理论教材、模拟器使用和真机训练等成本。但实际支出往往更高,浙江愿景通用航空负责人透露:“能花 5.8 万就考出来的人很少,大部分人的花费在 10 万元左右,主要是额外加时训练和转场飞行的费用。” 商用驾照的培训成本则更高,普遍在 30 万元以上,且需累计 250 小时固定翼或 150 小时直升机飞行经验。
2025 年飞行生态图谱:政策、技术与场景的三重突破
个人飞行时代的真正到来,离不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三方联动。2025 年多项关键政策的落地,正在为低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中央空管委拟将 600 米以下适飞空域管理权限下放给试点城市政府。深圳市计划 2025 年实现全市 120 米以下适飞空域开放面积占比突破 75%,这种空域管理体制的创新,将大幅提升飞行便利性。
技术突破使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比亚迪仰望 Ufly 的超充兼容设计,可使用现有兆瓦闪充桩,10 分钟补能即可支持 150 公里航程。这种与地面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兼容,解决了 eVTOL 的续航焦虑。更重要的是,高度自动化技术正降低驾驶难度,新款飞行汽车普遍配备多重冗余系统,即使单套系统失效仍能安全着陆,这为普通驾驶员提供了坚实保障。
应用场景的拓展让飞行驾照更具实用价值。2026 年深圳前海至广州珠江新城的 eVTOL 航线将投入运营,单程票价 298 元,仅为传统直升机的 1/3。海梁航空参与打造的粤港澳 “1 - 30 - 300” 地空网络,实现 1 分钟响应、30 公里市域圈、300 公里城际圈的立体交通覆盖。在医疗救援领域,重庆已试点 “空中救护车” 服务,飞行汽车可快速穿越拥堵路段,将急救响应时间缩短 60% 以上。
物流领域同样潜力巨大。京东物流与亿航智能合作的无人配送 eVTOL,已在深圳完成数千架次测试飞行。持有商用驾照的飞行员可同时监控多架自动驾驶飞行器,实现规模化运营。这种 “人 + 机” 的协同模式,正在创造新的职业需求和就业机会。
未来已来:普通人的飞行时代行动指南
尽管我国私人飞行驾照持有者尚不足三千人,远低于美国数百万的规模,但增长趋势已十分明显。民航局数据显示,运动驾驶员执照数量从 2020 年到 2023 年增长 1401 本,年均增幅超过 30%。随着 2025 年更多城市开放空域、更多机型获得适航认证,这一数字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对于普通爱好者,建议从运动类执照起步,选择具备 eVTOL 培训资质的机构。沈阳、重庆、深圳等地的通用机场已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可提供从考证到租赁的一站式服务。拿到执照后,可通过飞行俱乐部租用飞机,体验价格约为 1600 - 2500 元 / 小时,国内 200 余个通用机场支持起降。
职业发展方面,低空经济的爆发将催生大量专业岗位。累计飞行 165 小时后,运动类执照持有者可考取教员执照,成为飞行教练。商用驾照持有者则可进入城市空中交通、航空物流等领域,据测算,2025 年相关岗位需求将突破 10 万个。沃飞长空等企业已开始储备人才,提前布局 eVTOL 规模化运营。
需要警惕的是,行业快速发展也伴随着风险。部分培训机构存在设备质量不过关、教学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选择时应优先考虑有民航局认证、口碑良好的机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飞行不仅是技能,更是责任,每一次起飞前的检查和天气评估都不容忽视。
从比亚迪跨海飞行到深圳空域开放,从 5.8 万元的培训费用到 298 元的城际航班,一系列信号表明:个人飞行时代不再是科幻想象。考取飞行汽车驾照,不仅是掌握一项新技能,更是拥抱未来交通方式的选择。当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成,我们或许能像今天预约网约车一样轻松呼叫飞行汽车,但率先拿到入场券的,一定是那些提前准备的人。
信息来源参考:
[1] 新疆网《普通人也可以实现飞行梦 —— 探寻 8.8 万元考张飞行驾照是种怎样的体验》(2024 年 6 月)
[2] 太平洋汽车网《陆空两用汽车的驾驶执照如何获取》(2025 年 4 月)
[3]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百姓记录 | 冲上云霄 美女飞行教练抓住低空经济风口》(2025 年 2 月)
[4] 比亚迪对公江西鸿迪《比亚迪 “飞行汽车” 完成跨海测试:全球首条 eVTOL 航线获批》(2025 年 7 月)
[5] AI 练习生《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驾照快速取得!》(2025 年 4 月)
[6] 澎湃新闻《培训费最低 5.8 万元就可拥有飞行执照,真的 “顶时髦”?》(2024 年 10 月)
[7] 哈尔滨日报《海梁 HAYLION 低空闪耀香港车博会》(2025 年 6 月)
[8] 飞行汽车网《驾驶沃飞长空 AE200 eVTOL 需要什么驾照?》(2025 年 2 月)
[9] 沈阳日报《在沈阳,考取运动类飞行驾照最快 70 小时,只需五个条件》(2025 年 6 月)
[10] 经济日报《王杨堃:实现低空空域安全高效利用》(2025 年 4 月)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以上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