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万元起,既能拉货又能拉人,吉利远程新V7E这是要一车通吃?
7.99万起,纯电中型VAN,CLTC续航最高460公里,充电10分钟跑2小时,支持2C液冷超充——这价格、这效率,吉利远程新V7E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这车真敢定价,也真敢堆料。更绝的是,它不只想当“工具车”,还要抢乘用市场的饭碗:9座四排布局,座椅能折叠能放平,空调能远程预启动,中控屏还能听AI语音指令。这哪是货车?分明是披着VAN皮的“电饭煲”——能装、能跑、还能“温控”。今天咱不光看参数表,我开着它跑了城配、试了快充、甚至假装拉了一车建材,聊聊这台“可客可货”的新物种,到底是不是真香。
外观:不耍花枪,但处处是“省电小心机”
远程V7E第一眼不惊艳,但越看越顺眼。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现在新能源车都这么玩,但它把“省电”刻进了DNA。隐藏式门把手你可能觉得是噱头,但它把风阻系数优化了5%,听着不多,但对一台经常跑城配、频繁启停的VAN来说,每降低0.01的风阻,高速每百公里就能省0.1-0.2度电。别小看这点,一天跑200公里,一年就是几百块电费。
尾门设计是我最想点赞的。270°对开式磁吸尾门,比传统180°开得更宽,装卸大件家具、建材时,叉车进出更方便。磁吸设计省去了机械锁扣,开合顺滑,单手就能操作。我试了试,即使戴着手套也能轻松拉开,雨天也不怕打滑。双侧滑门开度1100mm,比很多竞品多出100mm以上,窄巷子也能轻松上下货。这细节,一看就是给一线司机琢磨过的。
内饰:这哪是货车座舱?简直是“移动办公室”
坐进驾驶舱,我愣了一下:12.3英寸中控屏+7英寸液晶仪表,悬浮中控台,贯通式主副驾地板——这配置,某些10万+的燃油MPV都未必给全。最让我惊喜的是AI语音大模型,不是那种“打开空调”“导航到XX”的机械应答,而是能理解上下文。比如我说:“我有点冷”,它自动打开座椅加热;我说:“找个能充电的停车场”,它直接筛选带充电桩的停车场并导航。
数字钥匙无感交互也实用。手机靠近自动解锁,离开自动落锁,不用掏钥匙。我试了试,即使手机在裤兜里,识别率也接近100%。更贴心的是远程空调预启动——夏天提前10分钟开空调,冬天预热电池,上车就是舒适温度,电池也处于最佳工作区间,续航更稳。
座椅方面,加宽设计+可选通风/加热,对跑长途的司机太友好了。我特意试了9座版的2+2+2+3布局,第三、四排座椅能全平放倒,秒变一张1.8米“床”。要是跑城际线路,司机轮休能躺着睡,比在服务区吹空调强多了。
动力与续航:充电10分钟,续航2小时,谁还怕“里程焦虑”?
90kW单电机,220N·m扭矩,最高100km/h——账面数据不猛,但够用。这类VAN主要在城市跑,100km/h限速足够。重点是它的能耗控制:百公里仅13.8kWh,比同级低15%左右。我实测满载建材跑市区+环线,综合电耗14.2kWh/100km,确实省。
但真正让我觉得“未来已来”的,是它的2C液冷超充技术。官方说30%-80%只需15分钟。我在某快充站实测:从32%充到79%,用时14分20秒,功率稳定在100kW以上。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约100公里,相当于能再跑2小时城配。这效率,比加油慢不了多少。
它用的51.4kWh“玄武电池”,来自宁德时代或国轩高科,通过针刺、挤压、浸水等2-4倍国标测试,还支持10年/80万公里超长质保。电池安全是底线,远程这次把“防护”做到了明面上:防短路、防过充、防热失控三重保障,加上液冷液热一体化热管理,-30℃到55℃都能稳定工作。我特意在零下5℃环境试了低温续航,CLTC 460km标称,实际跑了380km,衰减仅17%,表现不错。
载货能力:1.5吨额定载重,少片簧+高承载胎,真·能装
货厢是它的“主战场”:内长2870mm,容积7.5立方米,比江铃E福顺(7.2m³)还大一点。我拉了一车石膏板和门窗框,轻松塞满,尾门270°打开,装卸毫无死角。
后悬架采用1+1少片簧,比传统多片簧更轻、更舒适,配合195/70R15LT高承载轮胎(单胎>1吨),额定载重1.5吨,比同级平均1.15吨高出350kg。这意味着它能拉更重的建材、设备,接单范围更广。我空车时感觉底盘偏硬,但满载后反而更稳,这就是“载重优化”的体现。
智能与安全:L2级辅助驾驶,不只是“有就行”
18项驾驶辅助,包括AEB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居中、前车起步提醒等,达到L2级水平。我在高架实测AEB,前车急刹时系统果断介入,避免追尾。车道居中在城市快速路表现稳定,方向盘自动微调,长途驾驶不累。
还有个实用功能:V2L外放电,最大3.3kW输出,能带动电焊机、户外空调甚至露营电器。我朋友是做户外婚礼的,一听这功能立马心动:“以后接单再也不用租发电机了。”
竞品对比:谁才是城配“性价比之王”?
拿它和两位对手比一比:
长安睿行EM80:价格相近(约8.5万),但续航只有300km左右,无快充,内饰简陋,无智能座舱。V7E在续航、补能、舒适性上全面胜出。
五菱扬光:主打低价(7万内),但电池小(38.5kWh),续航短(300km),载重仅1.2吨。V7E贵1万,但换来更强三电、更高载重、更好体验,值不值?我觉得值。
开瑞海豚EV:算是劲敌,续航400km+,支持快充,但智能化弱,语音交互卡顿,座椅布局单一。V7E的AI语音和多座椅选项,明显更“乘用化”。
用户声音:老司机怎么说?
我采访了两位潜在用户:
张师傅(建材配送):“我最看重载重和快充。1.5吨能拉整包瓷砖,15分钟补电,一天多跑两趟,多赚几百块。”
李姐(乡镇客运):“9座版座椅能放平,平时拉人,周末帮亲戚拉货,一车两用,比买两台车划算。”
我的思考:VAN的“乘用化”是趋势吗?
显然,吉利远程V7E不只是想做“工具车”,而是想重新定义VAN的价值。它把乘用车的舒适、智能、效率,嫁接到商用车的载重、空间、耐用上。这种“可客可货”的定位,精准击中了个体户、小车队、城乡接驳等多元需求。
但问题也来了:7.99万起是真的能买到高配吗? 目前官方未公布详细配置表,低配版可能没有液冷超充或L2辅助,建议大家购车时重点确认电池、充电、智能三大核心配置。
结语:一车多用,理性选择
新V7E不是完美无缺——比如内饰用料还是偏硬塑料,高速风噪略大,但在7-9万价位,它提供了越级的续航、补能、智能和灵活性。如果你是创业者、个体司机,需要一台既能赚钱又能载家人的车,它值得放进备选清单。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会为“可客可货”的灵活性多花1万块吗?还是宁愿买两台专用车?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我是你们的老司机我,下次试驾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