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有俩娃的、经常接老人同住的,选六座车时都像在做选择题:要空间就得接受笨笨的操控,顾舒适就难免牺牲安全,更别说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隐形麻烦——老人上车弯腰像钻山洞,孩子安全座椅卡不进去,第三排坐久了腿麻,后备箱塞完行李就得顶到后脑勺。但领克900大六座SUV有点不一样,李书福董事长亲自试过的这款车,没把心思花在堆屏幕玩概念上,而是盯着咱老百姓用车时的眉头皱,一个个把问题掰碎了解决。
先看空间这一块,现在谁家买车不是想着一车多能?周末带全家去露营,路上想让老人歇会儿,孩子要闹腾着看动画片,传统六座车要么挤成沙丁鱼罐头,要么功能死板。领克900的180°电动旋转座椅就像给座舱装了万向节:爸妈坐第二排,座椅一转就能面对第三排的孩子,;停在露营地,打开电动天地门,把座椅转向车尾,立马变成带遮阳棚的户外客厅,支个小桌就能喝咖啡看风景。这种空间平权不是嘴上说说,SPA Evo架构从底盘设计就给每一排留够舒展空间,第二排导轨能前后滑125mm不说,第三排乘客的头部和膝盖距离都跟前排一视同仁,1米75的大人坐进去不憋屈,长途坐车也能跷个二郎腿。
再说说那些用了才知道好的细节。家里有老人的都懂,传统SUV车门开口小、地台高,爸妈上下车得扶着门框慢慢挪,膝盖不好的更是遭罪。领克900的座椅能90°向外调节,直接转到车门边,高度刚好齐平老人腰部,不用弯腰不用抬腿,挺直腰板就能坐上去,这设计比小区电梯的无障碍通道还贴心。带娃的家长更有感触,以前装儿童安全座椅得趴在后排摸黑找接口,急得满头汗,现在座椅转向外侧,接口一目了然,妈妈单手就能操作,再也不用把孩子晾在旁边干着急。还有后备箱的变形记:平时带俩娃出门,婴儿车、平衡车、书包堆成小山,三排座椅往前滑125mm,后备箱能轻松吞下两个28寸行李箱加折叠推车;要是全家满员出行,滑轨往后一调,第三排的空间照样宽敞,真正做到坐得下人的时候能装货,装得下货的时候不挤人。
开起来的感受也颠覆了我对大车的认知。以前开5米长的车进城像打游击战,窄路会车得反复倒车,地下车库转弯得打满方向盘,现在领克900的±10°后轮转向太好用了,转弯半径不到5米,小区里掉头一把过,路边侧方停车比家里的紧凑车还灵活。高速上更舒服,双腔空气悬架就像给车身装了减震弹簧,过坑洼时车身稳稳的遇到暴雨天或者超车,悬架自动调硬,车身不飘不晃,开车的人心里踏实。李书福董事长都说中国车真得水平上来了。
动力这块,领克没因为家庭车就做得软绵绵。2.0T探索版配双P4轮边电机,平时接送孩子踩油门很轻快,跟车不拖泥带水;周末跑高速想超个车,动力来得又快又稳,完全没有大车的肉感。这种调校特别适合家用:既保证了日常通勤的省油平顺,又给喜欢开车的人留了点小乐趣。
华丽的宣传都更打动人。李书福董事长的试驾背书,与其说是对一辆车的认可,不如说是对中国车终于开始真正懂家庭的肯定。当汽车行业还在为配置内卷打得火热时,领克900用不妥协的空间设计、接地气的细节打磨,给六座车市场交出了一份家庭友好的满分答卷。或许这才是中国高端车该走的路:不追别人的赛道,只走用户心里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