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车展,说白了,就是一场披着科技外衣的大型庙会。
所有人都在假装自己不是在清库存,所有人都在用最大的音量告诉别人,自己过得还行。现场人潮涌动,80多个品牌,800多款车,听着是不是特别牛逼?但你凑近了看,每个销售脸上都写着四个大字:求你买吧。整个会场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一半是蹦迪的狂热,一半是断头台前的从容。
这场大型行为艺术的C位,毫无疑问,还是我们的比亚迪老师。直接包下一个馆,这是什么操作?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宣告主权。潜台词是,我不装了,我摊牌了,这个鱼塘我承包了,你们要么入伙,要么滚蛋。腾势N8L,方程豹钛7,海豹07 DM-i,名字一个比一个硬核,像是从什么玄幻小说里蹦出来的法宝。这种命名方式,讲真,非常符合当下车圈的现状——修仙。要么渡劫飞升,要么走火入魔,没有中间态。
然后是鸿蒙智行,带着享界S9T,尚界H5,问界M7全家桶过来踢馆。现在车企的发布会,已经跟科技圈春晚没什么区别了,不提一句“遥遥领先”,都感觉自己不够智能。沃尔沃还搞了个华南首发,iCAR也来整活,岚图追光L也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表面上是技术交流,实际上是眼神过招,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把对方的桌子掀了。
最逗的是特斯拉,把那个Optimus机器人也搬来了。我看到它的时候,脑子里就一个问题:这玩意儿能干啥?能帮我下楼做核酸吗?能在我跟老婆吵架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吗?能识别出老头乐并提前三公里进行规避吗?如果不能,那它跟我家那个扫地机器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哦,它会跳舞,那没事了,毕竟“机你太美”。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升级科技树,就怕哪天擎天柱大哥给他们来个物理超度。
官方数据说,5天卖了18740台车,成交额近40亿。这个数字很漂亮,漂亮得像美颜开到最大的网红照片。在各种购置税减免、区域补贴、品牌骨折价的轮番轰炸下,取得这个成绩,好像也说得过去。但这到底是消费活力的体现,还是大家在“再不买就亏了”的恐慌下的最后一次集体冲动?我不好说。我只知道,这种用压缩毛巾的方式催出来的销量,看着热闹,但水一干,可能就剩那么一小片。
这就好像双十一,你熬夜抢了一堆你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只因为它们打了五折。你真的赚了吗?不,你只是在为自己的消费冲动买单。
然后,最魔幻的部分来了。这场庙会,它不满足于只卖车,它开始“不务正业”了。
它搞了个“大地之子”艺术展。
我作为一个只想看看车身缝隙,摸摸内饰皮质,顺便问问优惠的中年人,真的有点懵。我只是想看看后备箱能不能放下我闺女的儿童安全座椅和一箱啤酒,你却突然把我拉到一个充满戈壁风情和光影艺术的空间,让我感受苍茫诗意和情感共鸣。简直就是胡闹!
这说明什么?说明车圈已经卷到开始搞玄学了。当产品、技术、价格都打到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升维。升到什么维度?品牌玄学。就像奔驰,它卖的从来都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我混得还行”的幻觉。现在大家都在学,都在试图给自己的铁皮盒子注入灵魂。
你以为你是来看车的,诶,人家给你整了个任意门,直接把你传送到戈壁滩。喝着咖啡,看着土堆,旁边就是一辆电动爹,这画面,太赛博朋克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给你塑造一种信仰。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种“懂艺术、有品位、向往远方”的人设。至于这车能不能真的带你去远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付款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已经去过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把车展说得太不堪了。是是是,我知道错了,但我不改。
因为这就是现实。你以为车企都是在为了人类出行而奋斗?别逗了,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看谁先心态爆炸。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点了,谁也别吃。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桌上的菜端走了,那现在的乐道、深蓝,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发疯,都在进行一种自爆式的攻击。降价,加配,再降价,再加配。加大加大加大。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和逆行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智能驾驶系统就得背锅。所以,车展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技术,那些动听的营销故事,你听听就好。
真正的战场,永远在马路上。那里没有艺术,没有诗意,只有最原始的博弈和最不讲理的现实。
所以,你以为这场荒诞大戏的尽头是理性回归?
不,它的尽头是下一场更疯的戏。因为在这片黑暗森林里,活下去的唯一法则,就是比别人更颠。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