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子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坦克,又推出了新车。
这次是全新的坦克500,而且一上来就是插电混动版本,搞了个预售。
价格一公布,大家伙儿都议论纷纷,起步价36万,高配的要将近39万。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现在这年头,花将近40万买一台国产的硬派越-SUV,到底值不值?
这台车究竟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只是看着唬人?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词,用大白话,一层一层地把这台全新坦克500看个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从外头看起,也就是这车长什么样。
第一眼看上去,它的大体轮廓和之前大家见过的汽油版坦克500差别不大,还是那个方方正正、高大威猛的样子,往那一站,气场就跟别人不一样。
但是,新车的学问都藏在细节里。
它的前脸格栅,厂家给起了个很有中国味的名字,叫“举折中网”。
这个词可能听着有点玄乎,其实它来源于咱们中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古时候盖大殿,屋顶不是平的,会有一个向上翘起的弧度,这个工艺就叫“举折”,显得特别庄重又有气势。
再配上那个像古代屋檐下木头构件“斗拱”一样的大灯,整个车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中正大气。
这已经不单单是造车了,更像是在一件工业品上,展现咱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车头中间的那个车标也换了新的,叫“琉璃珀”车标。
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塑料镀铬,它用了一种叫“镀铟”的技术。
简单说,铟是一种稀有金属,特点是又透明又能导电,咱们手机屏幕上就常用到它。
用在车标上,好处就是让这个标志看起来像一块晶莹剔-的琥珀,质感一下子就上去了,比亮闪闪的镀铬要显得温润、高级。
更关键的是,它完全不会挡住藏在车标后面的毫米波雷达信号。
你看,这就是现在咱们国家制造业的进步,既要好看,有设计感,又要实用,不影响高科技功能的发挥,两样都得占着。
这种把老祖宗的审美和最前沿的科技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再绕到车身侧面看看。
这车的尺寸确实不小,车长超过了5米,高度也超过了1米9,轴距达到了2米85,活脱脱一个“大家伙”。
车身上有一条从头到尾非常笔直的腰线,叫“承天腰线”,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更加挺拔,充满了力量感。
作为一台正儿八经的硬派越野车,它的通过性数据也很拿得出手,比如接近角29度,离去角24度,最小离地间隙210毫米。
这些数字可能听着比较枯燥,但翻译过来就是,在走一些烂路,比如上个大坡或者过个沟坎的时候,它的车头和车尾不容易磕到地,底盘也足够高,不容易被卡住。
车尾的设计也挺有意思,尾灯的造型参考了古代宫灯的样式,晚上亮起来特别有辨识度。
而且,它还保留了硬派越野车最经典的两个元素:侧开式的后备箱门和背在后面的“小书包”备胎。
这不仅是一种情怀,也实实在在地告诉别人,它骨子里还是一台能去野外撒欢的车。
好了,外表看完了,咱们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
一坐进去,你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这真的是一台能去爬山过河的越-车吗?
车内的豪华感和科技感营造得相当到位。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块大屏幕:一块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再加上一个投射在前风挡上的HUD抬头显示。
车机系统用的是长城自家的Coffee OS 3,反应速度和功能都属于现在的主流水准。
而且,它把换挡杆从传统的地台挪到了方向盘后面,也就是所谓的“怀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中间扶手箱那块地方变得特别宽敞整洁。
真正的重头戏在座椅上。
这次全新坦克500用的是全粒面Nappa真皮,这种皮料一般都用在那些百万级的豪华车上,触感非常细腻柔软。
更夸张的是,前后排一共四个座位,全都配齐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外面跑了一天,或者在野地里颠了一路,回到车里,打开座椅按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
后排的座椅靠背还能进行25度到35度的角度调节,可以轻松找到一个半躺着的舒服姿势。
还没完,为了照顾后排乘客,车顶上还装了一块17.3英寸的吸顶娱乐屏,分辨率达到了3K级别,清晰度非常高。
你可以用手势、语音、触摸屏,甚至后排扶手上的小屏幕来控制它,长途旅行的时候,后面的人就等于有了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
中央扶手箱里还藏着一个50瓦功率的压缩机式车载冰箱,注意,是压缩机的,不是那种只能降几度温的半导体小冰箱。
它的制冷范围可以从零下6度一直到50度,夏天能喝上冰镇饮料,冬天能喝上温牛奶,这才是真正把家搬到了车上。
当然,作为一台2024年的新车,光有豪华还不够,还得有“智商”。
全新坦克500这次在智能驾驶方面下了血本,最显眼的就是车顶上那个凸起的激光雷达。
这颗128线的激光雷达,就好像给汽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能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的环境。
再配合上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一颗算力超强的英伟达Orin-X芯片,共同组成了长城目前最顶级的“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能干什么呢?
比如说,它能实现“无图全场景NOA”,通俗点讲,就是在没有高精度地图覆盖的普通城市道路上,它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帮你开车、变道、躲避行人和电动车。
还有一个功能叫“跨层记忆泊车”,就是你只要开着它在地下车库完整地停过一次车,它就能记住路线,下次你再开到车库入口,就可以直接下车走人了,车辆会自己找到那个车位停进去。
这些功能,已经让驾驶变得越来越轻松和安全。
最后,我们来聊聊驱动这个两吨半重大家伙的核心部件——动力系统。
这次预售的两款车,Hi4-T和Hi4-Z,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方向。
那个36万的Hi4-T版本,用的是2.0T发动机加一个电动机,配9挡自动变速箱。
这套系统主打一个均衡实用,它有37.1度电的电池,纯电状态下能跑110公里。
这个续航里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足够覆盖每天上下班的通勤了,完全可以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不用花一分钱油费。
而当你需要跑长途或者去越野的时候,那台2.0T发动机又能提供充足的动力。
而另一款38.88万的Hi4-Z版本,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能猛兽”。
它同样是2.0T发动机,但前后各配了一个电动机,组成了一套更强大的混动系统。
双电机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动力爆棚,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时速,只需要4.3秒!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很多小钢炮、性能跑车也就是这个水平。
一台如此庞大的越野车,能有这么快的加速,这种反差感确实非常刺激。
而且,它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增加到了201公里,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也更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