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电动车续航缩水,充不进电?绿源两项技术,彻底解决难题

最近这些天,全国很多地方的天气真是一言难尽,尤其是像山东、河南等地,下午的地面温度感觉都能把鞋底烫化了,气象预报里的温度计也是一个劲儿地往四十摄氏度上蹿。

在这样的“蒸笼模式”下,很多人都发现,平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电动车,好像也开始闹起了情绪。

不少骑电动车上下班的朋友都在抱怨,说自己的车在公司楼下或者小区里的大太阳底下停了半天,等到下班想充电的时候,要么是充电器上的指示灯半天不变,充得比蜗牛还慢,要么干脆就是插上电也没反应,直接“罢工”了。

高温电动车续航缩水,充不进电?绿源两项技术,彻底解决难题-有驾

更让人头疼的是续航里程,本来充满电能跑个七八十公里的车,现在感觉跑个四十公里就不错了,续航能力直接打了对折,很多人都经历过半路上车子突然断电,只能顶着大太阳推着车子回家的尴尬场面,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车子老了,或者电池不行了?

其实不完全是,这种现象在夏天非常普遍,可以说,是高温天气正在悄悄地“伤害”我们电动车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电池和电机。

有专业测试表明,在高温环境下,这两个关键部件的老化和损耗速度,要比在春天或者秋天那种二十多度的舒适天气里快上三倍还多。

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

我们先来聊聊电动车的“心脏”——电池。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用的无非就是铅酸电池或者锂电池这两种。

这两种电池都有一个自己的“最佳工作温度”,大概就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区间里,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活性最稳定,充放电效率最高。

可是一旦环境温度,特别是电池自身的温度超过了50摄氏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因为高温而加速分解和蒸发,内部的化学反应也会变得异常活跃和不稳定。

这时候,为了防止电池因为过热而发生鼓包、漏液甚至更危险的情况,电池自带的保护系统就会被强制启动。

这个保护机制一启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限制充电电流,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充电变得特别慢。

如果温度实在太高,超过了安全阈值,系统就会直接切断充电电路,彻底停止充电,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车子怎么也充不进电的原因。

同时,高温也会导致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下降,能量在高温下损耗得更快,所以续航里程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说完了电池,我们再来看看电动车的“腿脚”——电机。

传统的电动车电机,绝大多数都是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

高温电动车续航缩水,充不进电?绿源两项技术,彻底解决难题-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依靠电机外壳上的散热筋,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通过空气流动来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在天气凉快的时候,这种散热方式还算够用。

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外界的空气本身就是热的,用热空气去给发热的电机降温,效果可想而知。

这就导致电机产生的热量很难及时散发出去,在内部不断积聚。

电机内部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叫做磁钢,它的磁力是电机输出动力的源泉。

如果磁钢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就会发生一种叫做“高温退磁”的现象,说白了就是磁力会永久性地减弱。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肌肉力量变弱了,反映在骑行体验上,就是感觉车子越来越没劲,起步加速慢,爬个小坡都显得非常吃力。

如果情况再严重一些,持续的高温甚至可能直接烧毁电机内部的线圈,那维修起来可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

面对高温这个让所有电动车车主都头疼的难题,难道我们就只能听之任之,夏天减少用车吗?

当然不是。

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国内的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早就开始针对这些痛点进行技术研发了。

比如绿源这个品牌,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高温对电动车性能的巨大影响,并且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攻克这个难题。

如今,他们通过两项核心技术的升级,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高温带来的困扰,并且还给出了在行业内都相当少见的超长质保承诺,让消费者可以更安心地在夏天使用电动车。

首先是针对电机散热问题的“液冷电机”技术。

这个思路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风冷模式。

它的原理其实和我们熟悉的汽车发动机散热有些相似。

工程师在电机内部注入了一种特制的绝缘冷却液,这种液体不导电,但导热性能非常好。

当电机开始工作并产生热量时,这些冷却液就会在电机内部循环流动,像一个高效的“搬运工”,迅速将电机核心部件的热量吸收,并传递到电机外壳,再通过外壳与空气的接触散发出去。

高温电动车续航缩水,充不进电?绿源两项技术,彻底解决难题-有驾

这就相当于给电机内置了一套“水冷空调系统”。

根据实际测试,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连续骑行两个小时的山路,这种液冷电机的内部温度也能被稳定地控制在45摄氏度以内,这个温度远远低于磁钢发生退磁的危险温度线。

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保证了电机在高温下也能持续输出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延缓了电机的老化速度。

传统风冷电机可能用个三五年,动力衰减就会非常明显,而绿源敢于对他们的液冷电机做出“十年质保”的承诺,这在普遍只提供两到三年质保的行业里,无疑是对自身技术信心的最好证明。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一次购车,可能十年之内都不用再为电机动力衰退的问题而烦恼。

其次是针对电池高温问题的“数字化电池”技术。

为了解决电池在夏天“充不进、跑不远”的难题,绿源也拿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他们在电池内部集成了一套“智能热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在充电时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一旦发现温度超过了30摄氏度,就会自动启动降温程序,努力将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最理想的20到25摄氏度充电区间。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直接,不仅充电速度比普通电池能快上大约20%,而且能让电池充得更满,能量密度更高。

根据测算,同样规格的一块电池,在夏天使用时,搭载了这套系统的电动车能比普通电动车多跑出15到20公里的续航。

另一方面,他们还给电池穿上了一层“防晒隔热衣”。

在电池的外壳内部,增加了均温板和隔热棉等多层防护材料。

均温板的作用是让电池内部的热量分布更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热点;而隔热棉则能有效地将外部太阳暴晒所带来的热量阻挡在外。

即便是在露天停车场暴晒之后,这种电池的内部温度也能比外界环境低上8到10摄氏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高温导致电池鼓包、漏液的风险。

同样,为了让用户放心,绿源也为这款电池提供了长达三年的质保,相比行业里普遍的一到两年质保期,也显得诚意十足。

当然,除了依靠车辆本身先进的技术,我们自己在日常使用中养成一些好习惯,也能帮助我们的爱车更好地度过夏天。

比如说,充电的时候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地下车库或者树荫下,避免让电池在充电发热的同时,还要经受太阳的暴晒。

另外,夏天气温高,电池活性强,充电速度本身就会比冬天快,所以要适当缩短充电时间,一般来说,普通的60伏电池充6到8个小时就足够了,不要再像冬天那样一充就是一整晚,过度充电同样会损伤电池。

还有一个小细节,如果车子在太阳下暴晒了很长时间,先不要着急立即骑行,最好是先把车推到阴凉处,让它自然降温十分钟左右,等电机和电池的温度稍微降下来一点再出发,这样能有效减少高温对部件的冲击性损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固态电池来了,电车能完全替代燃油车吗?喵哥给你讲清楚
不野电影解读
中国长安更名辰致科技:第三家汽车央企呼之欲出?
橘止说车
01:01
给大家一个建议,长途叫顺风车,看到埃安或者其他便宜的纯电车,建议马上取消,不要犹豫一点。因为这种车,基本会接满人,超过两百公里的路程,中间大概率得充电,原本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很可能被拖到七八个小时。我跟你说,这种情况真不是瞎扯,我自己就碰到过一次。去年国庆节,我想从广州回老家湖南,图便宜就在平台上找了个顺风车,看价格挺低,一看是辆纯电车,品牌就是那种常见的便宜牌子。我心想没啥,反正能到家就行,结果这一趟差点没把我整崩溃。车主先是在市区转了两个多小时,把另外三个乘客挨个接上,人都挤满了才出发。出发之后,没开多久他就说电不够,得找地方充电,这一充就是一个半小时,我们几个人在服务区干等着,啥也干不了。后来好不容易充完电,继续走,又因为有人不愿意出高速费,车主直接改走国道,路况差得要命,晃得我头晕想吐。最后,本来四个小时的路程,生生走了快八个小时,到家都半夜了。再说说为啥纯电车容易有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这类车的续航普遍不太行,尤其是跑长途,拉满人再加上空调啥的,耗电特别快。车主为了省钱或者怕亏本,肯定得中途充电,有的甚至还得充两次。你想想,充电桩有时候还不好找,找到了还得排队,等一等时间就没
夜雨秋风起
01:21
大众 p2279 故障码
汽车头rap
公路旅行家的法律护航:当智驾遇上消费者权益
水平随意听
01:16
驾驶证到期是不是在哪里都可以换
胖子车神暖暖_AI分身
一汽奥迪Q6L e-tron聊德国精工,讲绿色制造,拆细节放心用
妥善又清雅灬小喵z
南京新能源车追尾起火,电池爆燃吓坏行人,行业安全受关注
斯文又福音
01:45
小车年检换配件尾气不通过怎么办
小雄说车_AI分身
丰田突然不装了!固态电池闪电量产,是技术革命还是噱头?
人间烟火小事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