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又是大胜?是不是觉得SUV这词最近有点魔性,仿佛全国人民都上了SUV的“贼船”,下不来一样,其实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国内的马路,十年前那叫一个坑坑洼洼,SUV简直就是“越野小能手”派出来拯救通勤族的,谁没对它有过迷之崇拜呢?
转过头来,大家都说,修路修桥,路况今非昔比,按理说,这些高底盘大体积的SUV该被“打回原形”了吧,舒适性比不上轿车,油耗又高,说白了就是“养得起开不起”的那个类型,结果呢?
真有点出人意料,SUV这几年非但没凉,反而是“热乎乎的馒头”,谁抢了谁嘴里甜,销量怎么着都下不去,依旧是国内最火爆的细分市场之一,有网友戏谑说,买车就像选手机,功能啥都有,但总忍不住选个“最大号”——这也许是咱们国人的心理写照吧。
咱看最新出的2025年8月第4周SUV销量榜,每次都觉得,咋每周都有新鲜戏码开场,江湖故事一波接一波,榜单里那一串数字背后,车企和粉丝们估计都捏着汗,谁能挤进前十,谁冠军“稳如老狗”,全靠本事。
你觉得Model Y还能被谁拉下马?海狮06居然横空出世,秒上亚军宝座,比亚迪这波就有点“神来之笔”的味道,上市不到一个月,宋PLUS都只能默默让位,“江湖地位更替”速度让人察觉不到时代的变迁,还有博越L这种燃油党“守门员”,硬是没被新能源一锅端,还挤进了前三,多少有点旧世界的倔强。
说起来元UP和问界M8也不含糊,一个坚持在前五的位置,问界M8更有意思,四十万的均价能混到榜单前五,说白了,这是把那句“有人买就有人卖”玩明白了,厂家估计乐得合不拢嘴,这种销量有点“一骑绝尘”那劲儿。
曾经人气爆棚的汉兰达,风头不再,要不是情怀加持,本周估计都要跌出前五十,销量“中规中矩”,也就这样吧。
聚焦细节,Model Y这周又刷纪录,8000多辆的小目标,妥妥在手,王者气场,还能下场“指导一下后辈”,海狮06则是越战越勇,报出6517辆,“新人黑马”的身份基本坐实,再不注意就变成“高频词”,就像朋友圈天天晒的那种车。
博越L、元UP、问界M8这几个不用琢磨,都是五千起步,“铁打的流量”,问界M8那种售价还是有点逆势而上的意味,每次看见这种成绩,总觉得厂商背后肯定是烧了不少脑细胞才有的回报。
以前星越L还算是“高光选手”,但现在被博越L盖过去,节奏有点像春晚老歌手遇上新晋流量,“当年排队抢”不再复返,途观L和荣放也是稳定军,四千多的销量像山一样站着。
话说小米YU7,销量呈现“温火慢炖”态势,3899辆其实悄悄超过了CR-V、锋兰达这些“老字号”,甚至连长安CS75PLUS也跟着后退,看来小米做车也是有章法的。
昂科威Plus、元PLUS、瑞虎8进去前20,多元化一点不奇怪,毕竟市场需求在变,车型卷起来你追我赶,谁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看看宋PLUS新能源,近期跌幅像过山车,这一点其实市场早有风声,零跑C10、哈弗大狗也都差点“踩过三千线”,理想L6的表现则是典型的“高开低走”,有点青黄不接的既视感。
再说问界M9、奔驰GLC、乐道L90,单周都能有两千五百辆往上,说是“表现出色”,一点不虚,行业内人估计也得撇一眼,毕竟这样的稳定输出不是谁都能做到。
钛3销量虽近2500辆,可还是没挤进前30,直接说明SUV市场这水越发深,缤越、长安启源Q07、奥迪Q5L也都站在2000线以上的梯队,零跑B10、哈弗H6、深蓝S05、汉兰达这些经典款还在榜单前五十徘徊,也算是“老兵不死,只是淡出”的写照。
讲真,国内SUV市场这热度不是随便说说,光看榜单数字还真不足以领会那个“前线的火爆”。
一周榜单能有37款车型破两千辆,你想想一个月下来,哪个车企“饭碗不稳”?这都快变成了国民“标配”了。
每次出新榜,都会有几个黑马让人眼前一亮,海狮06就是典型例子,上市不到一个月用销量直接“开大”,几乎复制了新能源火爆的套路。
其实除了电车,燃油SUV的顽强也是各位老司机津津乐道的,博越L打个样子,燃油车虽说退潮了,但还得有一两个能撑场面,尤其是新老交替时,谁也不敢说不需要“传统力量”。
有意思的地方是,新车和老将的此消彼长从来不讲究,曾经叫嚣着一车难求的汉兰达,现在连前五十都混得辛苦了,这车市变脸比选秀还快。
说起来,中国人对SUV的宠爱也是有点道理在里面,别说舒不舒适、油不油耗,空间和“安全感”才是硬指标,谁没幻想过,买辆SUV,过年回老家坐满一家五口,行李想怎么塞就怎么塞?
再加那种“路上不虚任何小坑”的底气,开着大车,心理似乎自然稳点——有人说这是“伪自信”,但你看看销量,谁管是真是假,结果摆在眼前,就有点“用数据说服一切”的意思。
但市场就是这样,一个阶段一个主角,新能源潮流、传统燃油车、智能科技、各种元素都混在一起,SUV居然还站得住脚,也算是经济学课本没说出来的那种“小众奇迹”。
有个槽点不得不提下,像问界M8这种高价车型能杀进前五,本身就是行业“破圈”的操作,证明了不是便宜才有量,“有逼格也有市场”,不仅疯狂吸粉,还撑得起高门槛姿态。
其实咱们在热议销量的时候,也该回头琢磨一句,这SUV热潮,是消费升级?还是大家跟风?还是路况好起来了大家反而更想要“大块头”开着舒服?
有没有可能,车市只是兜兜转转,从轿车到SUV再到电车,都是一波波“游戏”的章节,谁家有能力,谁就玩得明白,全凭自身本事。
顺着这种思路再看,销量只是现象,产业升级、消费观念、技术革新等,才是背后的“大棋”,众车企你追我赶,月度榜单简直就是选秀综艺,每周都有“新星”诞生,有些“常青树”渐渐离场,有些“黑马小众”就是那一季的焦点。
买车的人变了,年轻人喜欢智能化、颜值控,而中年用户看重家用、空间和品牌,市场的多样性也不断推陈出新。
比如小米YU7不急不躁,销量逐步增,说明“新生代”的车企是有耐心慢慢熬市场的,而那些销量如同过山车的宋PLUS,看起来也是市场对新能源的一种“冷思考”,大家在“凑热闹”之后再追求一点实用和性价比。
咱们倒是有种猜想:要是真哪天SUV被轿车彻底碾压了,会不会引起一波“买SUV致青春”的怀旧风潮?谁都不真的知道市场会怎么变,但只要有消费者,有创新,有对空间和舒适的需求,SUV这草根英雄的故事估计还能讲很久。
目前来看,电车与油车双线并进,厂商都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没人敢押注单一模式,说不定下一个大黑马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每周的榜单,谁上谁下都不是绝对。
回归现实,这一轮SUV霸榜也许就是时代需求的缩影,一方面科技在推着市场跳舞,智能化、续航、品牌溢价都在“暗自较劲”,另一方面用户口味越来越发散,大家都想买“性价比”与“调性”兼具的座驾,也就造就了如此多的“爆款和潜力股”齐头并进。
有意思的是,这一点反而说明了国内车市的活力和包容,不至于让人陷入“选择疲劳”,毕竟再多类型都得实用靠谱,不然谁还愿意硬着头皮掏钱包?
回头一想,SUV热度背后多少有现实压力和理想投影,买它不仅图个功能,很多人也寄托“生活质量升级”和“家庭幸福”的愿景,能不能真的实现呢?市场会给逐步揭示答案。
现在市场激烈,各品牌的黑马不断涌现,老将难以保证每周稳定,胜败转瞬即逝,估计剧情远没到“终章”,大家备好瓜子慢慢吃戏。
话说回来,看到SUV榜单又大胜,大家是不是还觉得SUV的魔性难挡?你认为什么因素让大家一直离不开它?你个人有出手过SUV吗,踩过哪些“坑”?来聊聊你的看法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