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

“咱们还有机会不?”这句话,近几天在威马汽车的员工中间被问了不知多少遍。自从威马汽车的官方微博发布了“好事将近,敬请期待”的消息后,公司的每个角落都像多了一股久违的期待感,甚至会带着些许忐忑与不安。再看配图上的文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隐约透着一股咬牙坚持不放弃的决心。大家都在盼着某个转折点,谁都知道,它可能会决定威马接下来的命运。

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有驾

这一次,威马到底有没有反扑的底气呢?我们先捋一捋这家车企的现状。从成立的资质来讲,威马并不差,真真儿算得上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元老”了,手上握着鲜少的造车资质,曾经还凭借几轮成功的融资风光无限。记得2018年,那款标志性车型EX5一推出,可是赚足了眼球。我有不少朋友当时兴奋地跑去试驾,说那时候市场上没几个电动汽车厂商能做出像样的车,而EX5在配置、续航、性价比都做得极有诚意。许多人几乎眼睛都不带眨地拍下了订单。

但到了近几年,情况急转直下。从产能瓶颈到销量乏力,最后连最重要的资金链都显现危机,说威马是一点点被拖垮的并不为过。2023年,伴随两大生产基地停产,还有控股公司申请破产,所有人都觉得威马“没有未来”了,甚至“早该放手”。但偏偏是谁也没想到,适逢这个十字路口,威马的重整计划获得了法院批准,还拉来了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投资的背后,还带来了产能恢复和新的运营计划。

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有驾

相关人士很快透露,这次威马“好事将近”所指的,就是月底的新车发布会。目前,温州基地的生产线已经在逐步复工,EX5和E5车型的量产也正在重启,只不过相比起早年万人订车的盛况,这次复产计划“保底一万,争取两万”的目标,显然透着些谨慎。

不过话又说回来,威马的胆儿可是够肥的。慰籍性的复产计划背后,其实还有个野心勃勃的中长期规划——从2025年的复兴,到2027年的开发壮大,再到2030年的跨越式发展,每一步都走得铺排有序。纸面上看它已经给自己下好了稳扎稳打的“棋局”。到2030年的计划听起来尤其令人咋舌,年产量达100万辆,收入高达1200亿元……光是这几个数字,看得人心头一震。你不得不感叹,如果能跑通,那确实能“碾压一切质疑”。

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有驾

可现实总是没那么简单。有人分析,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是一场“没有最卷,只有更卷”的赛跑,小米造车、恒大汽车,连老大哥丰田、奔驰都开始磨刀霍霍,大家都奔着新能源这块蛋糕来了。而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大块头”,像蔚来、小鹏,也没能因此轻松下来。问题是,市场能给到威马多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还是用之前EX5那样的套路,别说复活了,“过把瘾就死”都可能是更大的概率。

至于到底怎么样才能打造困境之下的独门绝招,关于这一点,市场也重重叠叠写满分析。有人认为,威马要打翻身仗,必须放低身段抓住最广泛的用户,比如A00级车(也就是小型电动车)和低价的SUV品类。看起来,威马似乎也有类似打算——推出的复产车系中包含EX5这种主打性价比的作品,同时白皮书中的未来计划里,明确提到2026年要引入A00级别产品冲击更平价的市场。这一点说实话,我觉得是个合乎潮流的方向。你看市面上五菱宏光MINI EV都卖疯了,汽车市场现在实打实是“量”说了算。

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有驾

“量”是基础,背后还有个很现实的前提——品牌口碑、售后服务,还有技术研发这些,能站住脚再说。威马对这些事儿恐怕不能再掉以轻心了。曾经有一位车主朋友抱怨过,软件体验不太稳定,售后问题的解决效率也不高,现在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就算你价格卡得再低,但质量上出一点小纰漏,消费者早就有第二选择了。

当然了,重整计划虽然发布了,但说明会和发布会真正搞出来之前,威马到底还有多少籌马、什么时候能再次运营上正轨,这一切仍需时间证明。面对这次的“复活”,威马的老用户们是既期待又保留观望,而我们这些行业外的人,也确实好奇这次的“回响”是否真的能响亮如初。再怎么说,既然放了话,那兜得住才是真本事,别再掉粉儿了才好,是吧?

威马“复活”背后的野心:从保底一万到目标百万辆,它凭啥挑战新能源红海?-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