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给你参考:1、奔驰GLS 580 约150万元;2、宝马X7 M50i 约140万元;3、保时捷卡宴Turbo 约170万元;4、仰望U8L 鼎世版128万元起,豪华版109.8万元。

我个人其实挺喜欢看车里那块大屏的。翻了下相册,刚才看到一张图片,仰望U8L的内饰,那个银灰色的中控,大到可以放两个手机在上面,屏幕边框跟手感都特别细腻。其实豪华车我们别光看不堆皮料,质感才是真王道。比如说,我之前测试过几款所谓真豪华的车,有的用的都是聚酯皮,摸着就那样,不值钱;但像仰望的Nappa真皮,手感柔软细腻,长时间坐下来都不出汗。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有驾

说起U8L,第一眼的气场拉满,没得说。五米四多的车长,比例拿捏得非常到位。你知道,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前脸那竖条大格栅,跟贯穿尾灯一起,辨识度极高,不像某些进口SUV,开出去总觉得模仿别人,没个自己特色。这个设计让我想到当年H9刚出世,那批车评都说吊打卡宴。我估摸着,后来仰望也没有停下来,而是一直在走自己的路。

有些朋友会问:进口车说到底还是二手保值率要高一些,买新车时后期换车损失会小点。坦白讲,我也没细想过这个保值到底是不是唯一考虑点。毕竟,国产车也不是没有优势。比如说布局快充,配合续航,长途出行不用担心续航焦虑。据估算,仰望U8L续航超1100公里,日常通勤一周用一次充电,也不算麻烦。你说,这样的续航能力是不是和开电动车方便多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想再琢磨琢磨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有驾

驱动方面,880千瓦的总功率令人咋舌,单纯看数字,起步加速可能比短跑运动员还快。实际驾驶感受,静谧非常。市区里,车内静得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悬挂系统调教得很到位,颠簸不明显,跟我喝咖啡的时间差不多。深踩油门,动力像刷卡一样弹出来。你知道,很多豪华SUV都是表面文章,问我:它的油门响应快不快?我只能说:确实快。

对了,我还特别喜欢它的越野能力。这一点让我好奇:一个豪华纯电车,怎么还能硬核到越野?它的易四方系统,经常让我想:这是不是是仰望为了证明自己硬核而设计的。其实我觉得,这是个看身手的机会。原地掉头、复杂路况,U8L都能胜任。这点,和同级别的奔驰、宝马,明显不同。奔驰要我多花好几万才能弄个AMG包才能调调,但全系标配的越野能力,已经把我折服。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在想:这车是不是贵得离谱?贵是贵,但不能只看售价,还得看实际配置能带来什么。实操差别在哪?比方说,宝马X7 M50i,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速度感,运动调校让人心跳加快;而仰望U8L,给我的感觉更像个行动派。它不仅会动,还懂得越野,这点很吸引我。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有驾

仰望U8L的价格优势和其豪华配置,让我觉得选择其实挺宽泛。懂车的人都知道,它的制造成本肯定比进口车低不少。(我猜测,没仔细查,但常理推断,国产品牌的供应链要灵活得多,生产线成本可以压下来。比如说:核心零部件,当年我认识一个供应链经理,他说:有些车用的芯片其实国产替代方案也不少,只是还在技术追赶过程中。这个过程,要靠时间,但整体来看,国产的拼劲和价格战术是真硬。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很多人还是关心保值率。豪华车市场变化太快,几年前买的车,掉价都认不出来了。除非你找到那几款例外,比如说奔驰、宝马的部分车型,二手市场相对成熟。对于我这非真车迷,倒觉得更重要的还是用车体验和超值感。毕竟,买车不就是为了用得舒服、心情愉快、长远可靠?像我朋友老李开了一辆进口SUV,今年突然告诉我:换车计划推迟了,因为他觉得国产的,也能漂漂亮亮,开着也踏实。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有驾

说句题外话:你们有没有发现,买车的心态其实很微妙?喜欢面子,但还得真用。我觉得,偶尔看看车内那些细节,比如按钮手感、座椅调节方式,或者是车钥匙的设计,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车的底蕴。这点我觉得很多国产车都在努力追赶。

想问一句:你会不会因为有点距离感而放弃考虑国产豪华SUV?还是说,像仰望U8L这样的车,已经悄悄打动了你的一部分潜意识?反正,我一直觉得,路上那台看起来气场拉满的车,总能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你说,它还能不能更硬核点,走得更远?我其实优先想知道,未来国产品牌会不会像之前拼 quan,一直拼,走心更重要。

选百万级豪华SUV别只盯着进口,这几款国产车型配置豪华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值得你考虑-有驾

(这段时间,我细细琢磨,这其实是个心结——国产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的毫不输阵?)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