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车主喊冤与行业困境的深度剖析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新能源车险却陷入了车主没出事也涨价、保险公司连连亏损的怪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复杂因素?

不少新能源车主都有过无奈的经历。郑州车主陆楠,在未出险的情况下,车险保费大幅上涨;杭州特斯拉车主赵女士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些真实案例反映出车主面对保费莫名上涨时的困惑与不满。

新能源车险:车主喊冤与行业困境的深度剖析-有驾

保险公司同样深陷困境。2024 年全国承保新能源汽车的数据显示,行业已连续多年亏损。为了止损,保险公司无奈采取 “一刀切” 的涨价策略。

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是推高保费的重要因素。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维修成本可谓 “天价”。大灯匹配、雷达价格高昂,摄像头标定费更是不菲,这些都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影响了保费。

车险定价规则也让部分老实车主 “被买单”。除个人出险记录外,车系整体风险、车型、用车环境等都会影响保费。由于新能源车出险率和案均赔款高于燃油车,即便部分车主未出险,保费也可能上涨。

新能源车险:车主喊冤与行业困境的深度剖析-有驾

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车企对维修权和数据的掌控。这使得保险公司在比价、获取车辆关键信息方面受限,难以精准定价和控制成本。

新能源车险:车主喊冤与行业困境的深度剖析-有驾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政策助力改革。相关征求意见稿拟推动自主定价范围调整,国务院也印发了相关意见,四驱兄弟试图引导各方解决难题。

目前新能源车险呈现出 “车主喊贵、险喊亏” 的局面。要打破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车主应增强保险知识储备;保险公司要优化定价模型,提升服务质量;车企需适当开放维修数据;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引导与监督,完善相关体系。只有各方合力,才能推动新能源车险健康发展,让车主和保险公司实现共赢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