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惨”字了得,8月SUV销量前十仅剩这3款燃油车!
8月的销量数据出炉了。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上午十点五十四分。
这个时间点,很普通。
但对燃油车来说,却像是一记重锤。
前十名SUV里,只剩三款纯油车。
三款。
不是十款,不是五款,是三款。
星越L、RAV4荣放、卡罗拉锐放——这三个名字,成了油车最后的倔强。
新能源的浪潮,来得太快。
快到你还没反应过来,油车就已经被挤到了角落。
但别急着下结论。
这三款车,为什么能留下?
星越L,第七名。
国产车,燃油车,卖了52.2万辆。
这个数字背后,不是运气。
是实打实的“卷”。
它不按油车的套路出牌。
它用新能源的标准,来造一台油车。
12.3英寸双联屏,全系标配。
50W无线充电,前排18V电源,银河OS 2.0车机。
这些配置,本该是新势力的标配。
它却塞进了一台12.22万起的车上。
内饰?皮质包裹,金属拉丝,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
你说,这是油车该有的样子吗?
动力呢?
2.0T发动机,175kW最大功率。
高配还有8AT和四驱。
百公里油耗5.6L。
你告诉我,这性价比,谁顶得住?
它不是在卖车。
它是在重新定义“油车该有多强”。
再看RAV4荣放,第九名。
1994年,它就诞生了。
它是城市SUV的鼻祖。
全球卖了1200万辆,中国市场180万。
这不是数据,是信仰。
它为什么还能在榜上?
因为它从不激进,但从不落伍。
2.0L自吸+CVT,平顺得像一杯温水。
城市里开,省心。
高速上跑,安心。
你不需要思考它,它就在那里。
可它也有猛的一面。
2.5L混动版,热效率超40%。
综合功率163kW,油耗却只有5.1L/100km。
这不是省油。
这是把技术刻进DNA里。
空间?轴距2690mm。
后排能翘二郎腿。
后备箱能塞下一家人的行李。
还有多地形选择系统。
雨天、雪地、泥地……它都能应对。
这不是花架子。
这是几十年积累的底气。
最后是卡罗拉锐放,第十名。
卡罗拉,全球5000万辆销量。
一个神话。
锐放,是这个神话的延续。
2.0L自吸,126kW,配模拟10速CVT。
动力不猛,但够用。
换挡顺滑,像丝绸。
混动版更狠,4.5L/100km油耗。
省油到什么程度?
加一箱油,能从北京开到郑州,还剩半箱。
轴距2640mm,不算大。
但内部空间利用率极高。
后排地板几乎全平。
161mm离地间隙。
遇到坑洼,它不慌。
底盘扎实,像穿了防弹衣。
这三款车,凭什么留下?
因为它们不是“老派油车”。
它们是“进化版油车”。
它们知道,光靠情怀活不下去。
必须卷配置、卷油耗、卷可靠性。
而其他油车呢?
还在用小屏幕。
还在减配。
还在讲“驾驶乐趣”。
可消费者要的,是大屏、低油耗、高配置、低故障率。
你给不了,市场就淘汰你。
前十名只剩三款油车。
这不是偶然。
是趋势。
新能源不会立刻杀死油车。
但它会一点点,把油车逼到只剩“最优秀”的那一批。
未来呢?
或许明年,前十只剩两款。
后年,只剩一款。
再往后,油车会像马车一样,成为博物馆的展品?
不。
它会变成一种选择。
像机械表,像黑胶唱片。
有人为效率选电车。
也有人为味道,留恋油车。
但前提是——你得够强。
像星越L那样卷。
像RAV4那样稳。
像卡罗拉锐放那样省。
否则,连被选择的资格都没有。
8月的榜单,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油车的衰落。
也照出了,那三款车的光芒。
它们不是幸存者。
它们是——
最后的骑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