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AEB刹停速度测试里,我发觉都比不上一个端到端AEB来得吸睛。昨日,蔚来发布了Banyan2.6.5版本,着重指出行业首个端到端AEB正式在车辆上应用。
之后我去探究了下端到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去年某车企大力宣扬的FSD神经网络实际上就是端到端技术。说白了,它是基于大模型以及数据驱动的方案,然而将端到端算法运用到AEB上,蔚来乃是第一家。
至于端到端AEB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与标准AEB存在哪些差别呢?
简单来讲,标准AEB仅仅针对车辆前行方向行车范围内的障碍物做出反应,而蔚来端到端AEB则把标准AEB涵盖范围之外更多危险状况纳入考虑范畴,诸如行人或者非机动车横穿、斜穿、侧向大弧度转弯等情景。系统通过研习优秀驾驶员在这些场景下的驾驶数据,来预判在此种情形下是否需要向驾驶员发出提醒,或者直接介入实施制动。
这就如同经验老到的司机所进行的防御性驾驶,真正做到全方位地留意周边状况。
为了让这个端到端AEB能够做出更精准、更契合老司机行为习惯的判断,就需要海量真实案例用作学习资料。为此,蔚来投入了超过20亿公里的事故数据以及紧急避险数据用于训练。结果显示,相较于标准AEB,蔚来端到端架构的AEB在路口场景的紧急制动正确响应方面提升了5.2倍。
不得不说,这次在这一领域,原本所谓“遥遥领先”的不再领先,反而是蔚来更胜一筹。端到端AEB无疑为新手司机的行车安全增添了有力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