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奥迪不是一开始就是四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早在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就借《七步诗》来形容兄弟相残。
只是没想到这一幕就发生在当下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当德系豪车在中国市场全面遭遇滑铁卢之际,正谋求破局的奥迪品牌,连外部强敌还未来得及抵御,内部就已经不约而同开始追溯品牌历史,打得一片火热。
8月中旬,当上汽奥迪“AUDI”新车E5 Sportback开启预售和新工厂落成之际,一汽奥迪“四环相扣,才是奥迪”的海报,也几乎同时发布。
的确,当一汽奥迪看到“AUDI”新品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预售订单时,可能真的急了。
只是该海报立刻让南北奥迪之间充满浓浓的火药味,甚至给人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窘迫感。
原本要给上汽奥迪一个“下马威”,谁承想却让自己陷入尴尬。显然,生产奥迪车型的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的一汽奥迪,功课还没做足,甚至就连奥迪品牌的历史恐怕也没完全厘清。
虽然现在从一汽奥迪所使用的“奥迪”公众号已无法再找到此篇推文,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不是悄无声息撤下文章就等同于没发生过。
一汽奥迪作为老大哥,更应该有大格局。
强者相互补台,成就彼此;只有弱者才相互拆台,两败俱伤。
8月29日,2025成都车展首日,奥迪官方首次公开回应“AUDI”标识,上汽奥迪更是娓娓道来,强调血统纯正,历史悠久。
实际上,从历史角度追根溯源,拥有116年历史的奥迪,并非只有“四环相扣”。
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德国科隆创建了他的汽车公司——霍希汽车合资公司(Horch&Cie),为奥迪历史写下第一篇章。
十年后,由于和原公司合伙人意见不合,他又在茨维考成立了第二家汽车制造公司August Horch汽车公司,加上品牌纠纷,于1910年将其命名为“Audiwerke”。
这是由于德语Horch和拉丁语Audi均为“聆听”之意,奥迪(AUDI)由此诞生。
相比之下,诞生于1932年的奥迪四环相扣标识,的确见证了奥迪最为辉煌的时代。
四环奥迪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发展为德国三大高端豪华品牌之一,一度更是大众汽车集团科技创新的试验田。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在奥迪这段“黄金时代”,其品牌标识设计,在四环下方还存在“Audi”四个红色字母,且一直从1995年保留到2016年。
所以,93年后,奥迪字母标的回归,除其本身就是奥迪品牌的名称外,也意味着上汽奥迪的AUDI标识,同时兼具正统性和突破性。
众所周知,过去10年,全球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剧变,汽车电动、智能化浪潮席卷各汽车大国。
尤其当中国的华为、小米、蔚来、理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跨界造车,叠加消费者结构、喜好变化,人们对汽车LOGO标识和产品的审美和诉求,也和以往大为不同。
从APPLE(苹果)、GOOGLE(谷歌)到TESLA(特斯拉),从HUAEWEI(华为)到XIAOMI(小米),都习惯将字母标和图案标,混合使用。
因此,把“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作为品牌slogan的奥迪,2025年以后,在笔者看来,字母标AUDI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也意味着,上汽奥迪不仅有四环,还有字母标。
正如奥迪AUDI首款新车E5 Sportback,不仅是一次百年品牌的蜕变,当新车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更是一场传统豪华品牌巨头的革命宣言。
一位老前辈将其形容为:“由内到外的脱胎换骨,以及深度转型和灵魂革命”。
当汽车设计、可靠性、一致性的百年积淀,融合中国科技创新的AUDI相结合,可能会开启新豪华车格局的重塑,也让奥迪在中国转型中,领先于老对手奔驰和宝马。
就像上汽奥迪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施鹏泽在成都车展上所说:“四年来,上汽奥迪以‘年轻、科技、豪华’的姿态走出一条创新向上之路。”
毕竟,上汽集团从王晓秋、贾健旭,以及大众汽车集团高层(贝瑞德)对上汽奥迪项目的重视程度来看,他们希望,魔都上海能改写奥迪发展的历史。
对于奥迪E5 Sportback这款即将于9月16日正式上市的纯电车型,自亮相以来,外界经常将其与上汽集团的高端自主纯电产品作对比。
在成都车展发布会上,上汽奥迪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谢施奇表示:“奥迪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即使大家用的一些底层技术可能部分是一样的,但如果我们赋予它不同的灵魂,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奥迪Q5与保时捷Macan、大众途锐与保时捷卡宴,虽平台相同,但车辆调校、驾驶感受、产品定位与魅力完全不同。
奥迪E5 Sportback,不论是设计语言、内饰用料,还是源自德国的车辆调校,都被奥迪赋予了与品牌相匹配的调性。
它的出现,本就该是向外界展示奥迪品牌在华电动化转型决心的战略级作品。
奥迪本有可能凭借南北奥迪近期接连推出的新车,成为本届成都车展上最受关注的豪华品牌展台。
在成都这座追求“巴适”的城市,人们对于购买豪华汽车,从不吝啬。
尤其是本届车展,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奔驰、宝马、奥迪无疑是外资豪华品牌中的焦点。
可有别于奔驰、宝马各自携旗下的Smart、Mini抱团取暖,上汽奥迪与一汽奥迪分居3号馆和15号馆,似乎是在有意疏远。
若如丰田中国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齐聚1号馆那般,上汽奥迪、一汽奥迪携手,那不仅会成就本届车展展位面积最大、新车最多的豪华品牌,更能让观众进一步理解奥迪品牌全新的命名规则、产品定义和品牌规划。
Views of AutosKline:
正如奥迪跨越百年的品牌历程所昭示的那样,真正的经典从不畏惧变化,而是在传承中不断突破。
四环是奥迪辉煌历史的见证,而“AUDI”字母标则是继往开来的全新起点。
南北奥迪若能携手共进,无疑将会在中国这片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中,继续书写奥迪的辉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唯有如此,奥迪才能真正实现“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承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继续闪耀其光芒。
最后,数日前,《汽车K线》一篇奥迪A5车系溯源和延续性的文章发布后,投诉纷至沓来,但历史不容篡改,汽车品牌、经典车型的历史同样如此,不会因魑魅魍魉的无脑投诉而被改变!多数平台也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奥迪的四环在中国,应该能装下:一汽、上汽、奥迪和电动智能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