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取消入门版,皮卡起售价上涨,购车成本增加

最近,关注汽车新闻的朋友可能都听说了个事儿,那就是特斯拉那台长得像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赛博皮卡(Cybertruck),在美国市场上悄悄地做了一个调整。

这个调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直接影响就是,以后想买这台车的人,得多掏钱了。

具体来说,特斯拉把赛博皮卡系列里最便宜的一个版本,也就是后轮驱动版给取消了。

特斯拉取消入门版,皮卡起售价上涨,购车成本增加-有驾

这么一来,这台车的起步价,就从原来的69990美元,一下子跳到了79990美元,涨了一万美元,换算成咱们熟悉的人民币,大概就是贵了七万多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都能再买一辆不错的国产小轿车了。

这件事背后,其实藏着特斯拉不少的盘算和无奈,也反映出如今全球电动车市场,尤其是皮卡这个细分领域里的一些门道。

咱们先得搞清楚,被取消的这个后轮驱动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车。

大约在五个月前,特斯拉为了让赛博皮卡看起来更亲民一些,推出了这个版本。

相比它更贵的“大哥”——全轮驱动版,这个版本在价格上确实有优势,便宜了一万美元。

但是,这一万美元的优惠可不是白给的,特斯拉在配置上动了不少“手术”。

首先,最核心的悬挂系统,从那套听起来就很高科技、能自动调节高低软硬的自适应空气悬挂,换成了咱们普通家用车上常见的弹簧悬挂。

这意味着在行驶舒适性和通过性上,体验会打一个不小的折扣。

其次,很多炫酷又实用的功能也没了。

比如那个能让车变成一个巨大移动充电宝,在户外给各种电器供电的V2L功能,直接取消了;后排乘客用来看电影、调空调的小屏幕,也没了。

就连外观和内饰,也做了“降级”处理,轮毂换成了尺寸更小的18英寸,座椅从科技面料变成了普通的布座椅,连车里的中控系统都是基础版的。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就产生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特斯拉取消入门版,皮卡起售价上涨,购车成本增加-有驾

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台外形上绝对拉风、回头率百分之二百的未来座驾,结果一坐进车里,摸到的、看到的、用到的,都感觉差了点意思。

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冲着豪华海鲜自助餐的名头去的,结果发现龙虾限量,鲍鱼要单点,只有小虾米管够,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有趣的是,这个版本因为少了一个驱动电机,车身变轻了,续航里程反而比更贵的四驱版还要长一些,从原来的大约523公里增加到了589公里。

这就更让消费者纠结了:我到底是为了省钱和长一点点的续航,去忍受这些配置上的缩水,还是咬咬牙多花一万美元,买一个原汁原味的“完全体”赛博皮卡呢?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后者。

这个入门版车型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特斯拉可能发现,这种“减配降价”的策略,不仅没能吸引到足够多的新客户,反而可能因为不佳的用车体验,拉低了整个赛博皮卡系列在人们心中的高端形象。

与其留着这么一个不讨好的产品,不如干脆利落地砍掉,保持产品线的高端和纯粹。

当然,除了产品本身定位尴尬之外,外部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是特斯拉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电动皮卡可不是只有赛博皮卡一个选择。

福特的F-150“闪电”和雪佛兰的索罗德EV,都是这个领域的强劲对手。

这两位都是美国汽车市场的老牌劲旅,它们推出的电动皮卡,尤其是针对干活用的“工具车”版本,起售价都在五万多美元。

你看看这个价格差距,即便赛博皮卡最便宜的版本,也要将近七万美元,比竞争对手贵了差不多一万五千美元。

对于那些真正买皮卡来拉货、跑工地的美国消费者来说,车子的耐用性、实用性和性价比是他们最看重的。

特斯拉取消入门版,皮卡起售价上涨,购车成本增加-有驾

福特和雪佛兰的电动皮卡,在设计上更贴近传统皮卡用户的使用习惯,价格也更有诚意。

相比之下,赛博皮卡的外形过于前卫,不锈钢车身虽然结实但维修成本高,再加上它近七万美元的“入门价”,对于价格敏感的工具车用户来说,吸引力确实不大。

所以,这个后轮驱动版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对于想买个大玩具、追求新潮科技的富裕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差那一万美元,会直接上配置更好的四驱版;而对于务实的工具车消费者来说,它又太贵了。

找不到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被市场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跳出特斯拉这一家公司,看看我们中国的电动车市场,那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说特斯拉的策略是“精兵简政”,不断提高门槛,巩固自己高端、科技的品牌形象,那么我们中国车企的策略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全面覆盖”。

在国内,无论你的预算是多少,你几乎都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电动车。

你想体验顶级奢华和前沿科技,有售价上百万的仰望U8,有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蔚来和理想。

但如果你只是需要一辆几万块钱,能在城市里代步、遮风挡雨的小车,我们有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国民神车”,销量高到让全世界都感到惊讶。

这种从几万到上百万的全价格区间覆盖,体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种大智慧,那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位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深刻地理解,汽车不单单是少数人的奢侈品,更是千家万户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工具。

所以,我们的车企愿意去深耕每一个细分市场,用丰富的产品线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种策略,不仅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让整个市场充满了活力和竞争,逼着所有参与者不断进步。

反观特斯拉这次取消赛博皮卡入门版的举动,虽然从商业角度可以理解为是聚焦核心优势、保持品牌调性的理性决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产品线相对单一、市场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

这种“非请勿扰”的高姿态,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尤其是在选择极其丰富的中国市场,未来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毕竟,当你的对手能为消费者提供从A到Z的全套解决方案时,你只守着自己的M、N、L,就等于把更广阔的天地让给了别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