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 我的车是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原厂只带有L2辅助驾驶功能。今天来聊聊每次高速完后那点小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 真实感受
这车啊,除了基本的L2辅助,什么主动刹车、车道保持都没。高速上走,基本只能靠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说实话,我也不贺娇就只用这两个功能,毕竟用得少。带着点走走停停感觉,安全还凑合。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辅助真在高速里靠谱么?我上次国庆返程,G42高速大堵车,车速一会快一会慢,堵到我都打盹了。那天下午,车多,气温也不算高,系统反应有限。车在慢慢减速,我还想这感觉挺像迷迷糊糊中走的路,结果前面车灯都开始闪,不,是刹车灯。我一看,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猛踩刹车,距离前车还能剩15米,差点追尾。
你说,这算安全么?如果我还继续困顿,追尾就稳了。那个路段,限速110,我也就开110,可系统好像没怎么感应到前方车速变化。等我醒悟过来踩刹车,系统才退出,手还紧握着方向盘,脚没有在刹车踏板上。难不成,是不是因为传感器没捕捉到那种突然减速的信号?我想,可能是吧。因为我也曾发帖说过,这车的车道领航在直线段、天气晴好的时候,识别距离最多也就350米—这个距离其实挺短,有时候手标着车快到,系统反应就还没有。
(这段先按下不表)
一直在想,要是有个天眼,能把前方视野范围扩大到500米或者更远,那岂不是靠谱多了?毕竟,车只有一颗摄像头,算力有限,硬件不支持改装,硬碰硬要升级,那根本不可能。
我自己对比了市面上同价位的车,比如XT5、哈弗H6,这点辅助大抵都差不多:离线不够智能,反应慢,或在复杂场景(比如多弯道、多障碍物)里都闹心。你一定会问,难不成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就真这么low?我觉得,这个低端反倒是给了我们双保险。为什么?
我曾在夜里从老家回来,有一段弯道,突然就被爆闪灯闪了。吓一跳,停车查记录仪,才发现那一瞬间车子误把弯道的反光当成前车尾灯,主动刹车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那种瞬间刹停的体验其实挺吓人。没有硬要怼它的问题,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误判保护。
如果你的车配备了3目的或者多传感融合的智能辅助,比如主动危险识别系统,那问题是不是就能提前发现?比如识别路上的步行者、非机动车甚至小动物?我估计,这种功能的前提,也许不是硬件升级,而是软件算法的提升。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普通的夜间行车照片,灯光模糊,但进门时,助手芯片提醒:前方有潜在障碍。实际上,这个提醒就是——在你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后台已经帮你观察到潜在风险,提前处理了。
但让我纠结的是,现实中很多辅助系统,都是看得还不够远。我没细想过,这是不是硬件感觉不够先进,还是软件识别能力不足?它们的感知范围也许就是几百米,那在高速上,就算不追尾追不上也算挺幸运。
再想想,日常用车成本——比如百公里油耗、维修价格、保值率。我估计,配备更智能的雷达、摄像头,硬件成本上涨10%左右,但带来的安全提升,远超这个代价。可惜,我明面上车还没法改装,也不能装硬件,是不是以后要真能改硬点,又会多一份放心?
你们觉得,现在的辅助系统够用么?或者说,啥时候会有那种,即使在复杂环境下都能帮你主动出手的智能?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回来,安全这东西,究竟是技术决定的,还是人自己把控的?我其实挺怀疑,毕竟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开得再牛,也得自己看路、踩刹车。辅助的是手段,不是目的。
你猜,这些功能的未来会不会进一步智能化——比如自动避让、主动刹车、甚至人机合作中的提前预判?我也不过是一车之见,信不信,留给时间去验证。
问一句——你最近遇到过哪些惊险瞬间,是不是有人在用点黑科技帮你逃过一劫?还是自己靠经验躲开了麻烦?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