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

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平时开车的时候,发动机其实就是个“能量搬运工”,它的任务本质上,就是把汽油里的能量尽量多地转换成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

但现实很残酷,能量搬运这事儿一直都挺不靠谱,发动机热效率低得让人心疼。

绝大多数咱们能买到的汽油发动机,干了半天活,最后真正用到驱动车轮上的能量也就三分之一多一点,剩下的都被热量挥霍掉了。

所以每次看到哪个品牌说自己发动机热效率又创新高,其实就是在跟“浪费”这事儿较劲。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这次奇瑞的Omoda和Jaecoo在欧洲发布的新款混动发动机,号称热效率能到48%,这个数字一出来,汽车圈一下就炸了锅。

你要知道,现在市场上那些号称技术牛的混动、插混,能做到42%、43%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奇瑞直接拉到48%,那得怎么做到的?

他们用的是26:1的超高压缩比,还有个挺新颖的三连杆双曲轴结构,还搞了特别的隔热涂层和高比例EGR废气再循环,一堆新鲜玩意儿端上来,让人很想追问一句:这技术真能改变世界吗?

先说说这个压缩比。

咱们都知道,发动机工作其实就是汽油和空气混合,被活塞压得很紧,然后点火爆炸,产生推力。

压缩比就是这个“压得有多紧”的具体数字,主流汽油发动机一般是10:1到13:1,柴油机能做到16:1甚至更高。

奇瑞这次干到26:1,比很多柴油机还狠。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压得越紧,理论上能量利用就越高,热效率也就越高。

但是,压得太紧也不是没代价,爆震的风险就直线上升。

爆震就是发动机还没点火,燃料自己就“炸了”,这对发动机伤害非常大,跟咱们喝烈酒,喝多了胃受不了一个道理。

那他们怎么解决爆震问题呢?

硬件上要用更耐高温材料,冷却系统要比一般发动机强很多,还得用隔热涂层。

这种涂层其实最早是航空发动机用的,能把燃烧室里的热量“关”在里面,不让它流失到气缸壁,理论上能让更多能量推活塞而不是被浪费。

但问题也来了,这种涂层成本高、制造复杂,而且长期高温作战容易出问题,比如涂层掉了、裂了,直接影响发动机寿命。

如果是比赛用的发动机,烧几场就扔了没人心疼,但家用车,谁都希望能陪自己跑个十几年,这种新技术到底耐不耐造,谁也没底。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再说说三连杆双曲轴活塞结构。

这个名字听着就挺高大上,其实就是在传统发动机活塞和曲轴之间,多加了几根连杆,让活塞运动的轨迹更优雅一些。

传统发动机活塞上下运动时,侧向力很大,就跟你用榔头敲钉子,手抖一下,钉子就歪了。

长期下来,磨损大、能量损失多。

这三连杆结构能让活塞在上止点停留时间更长,压缩和燃烧更充分,理论上效率能提升不少。

不过,机械结构一复杂,问题就来了,零件多故障率一定高,维护起来也麻烦。

你想想,发动机本来就挺复杂,再多几根连杆,维修工都得多学几个月。

日产之前搞过可变压缩比技术,结构一复杂,毛病就多了,用户怨声载道。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奇瑞这套三连杆活塞,实际用几年之后会不会也出现一堆小毛病,现在谁都说不准。

还有个让人好奇的,就是他们说的稀薄燃烧技术。

这玩意其实已经在赛车或者一些高端发动机里用得很溜了。

说白了,就是让发动机吸进更多空气,燃料混合得更稀,这样燃烧温度更高、膨胀过程更彻底,能量利用更极致。

但稀薄燃烧搞得不好,发动机动力输出就会变弱,尤其在低转速的时候,家用车跑起来会觉得“没劲”。

好在奇瑞这次是给混动专用发动机用的,低速主要靠电机补劲,这个问题倒不算太大。

不过,稀薄燃烧还得靠EGR废气再循环帮忙,这项技术把部分废气重新送回进气道,能降低高温、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应欧洲严苛的环保标准。

但废气里有水汽和杂质,长期下来进气系统、涡轮增压器就得积碳和腐蚀,这对发动机寿命又是一道坎。

你看,这堆新技术本质上就是在跟“热效率”死磕。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全球新能源浪潮汹涌,大伙都拼命提升发动机效率,节能减排、少花油钱,谁家技术牛谁就能抢市场。

但问题也明显,结构越复杂,成本越高,故障点越多,用户最后用得是否省心,才是最关键的事。

发动机热效率每提高1%,理论上油耗能降2%到2.5%,听起来很诱人,但如果复杂新技术导致后期维修花费更多,甚至寿命变短,这买卖其实也挺亏的。

很多人会问,有没有必要为了那几个百分点的热效率,冒那么多风险上新技术?

这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事。

你要是讲究极致节能、环保,每滴油都得攥在手里用,当然很有必要。

但大多数普通用户,买车最关注的还是稳定耐用、后期花销别太高。

发动机如果动不动就出小毛病,哪怕技术有多先进,也没人愿意买账。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现在全球市场都在新能源大潮中“卷”,奇瑞这次敢在欧洲发布这么激进的混动发动机,确实是敢于创新,但量产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才是未来成败的关键。

退一步说,技术突破本来就需要勇气,谁都不敢保证新东西一定一帆风顺。

世界上所有牛逼的发动机,都是靠一代代试错、优化,一路踩着前人的坑爬出来的。

奇瑞这次的这套混动发动机,压缩比高、三连杆结构复杂、隔热涂层新颖、稀薄燃烧比例大,理论上的确很牛,短期内能让性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如果后期再优化好耐久性和可靠性,说不定真能带动全球发动机技术新一轮“军备竞赛”。

但也不能忽略现实,机修工的嘴一向很毒,技术复杂了,毛病就多了,谁要是成天往修理厂跑,用户体验再好也白搭。

说到底,奇瑞的这套新发动机,其实是一种技术冒险。

压缩比拉到极限,三连杆结构突破传统,隔热涂层应用新材料,稀薄燃烧和废气再循环双管齐下,每一步都踩在行业技术前沿。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8%,欧洲发布,采用三连杆双曲轴-有驾

技术研发本来就是要大胆创新,但最终的落脚点还得是普通用户手里的实际体验。

发动机到底能不能用十年八年不出毛病,车主能不能轻轻松松开车不烧心,这才是硬道理。

现在奇瑞这套发动机还在验证阶段,量产效果还没出来,大家可以等等看后续表现,别光看数据,也得看实际表现。

至于大家是不是应该“追求热效率”,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

如果你对油耗特别敏感,愿意为省油多花点钱,那技术创新当然值得追捧;但是如果你更看重整车稳定性、后期维护便捷性,或者就是享受驾驶乐趣,那不妨等等看,等新技术真正成熟、可靠之后再说。

技术进步本来就是个螺旋式向前过程,每一次新突破都伴随着风险和挑战。

高热效率发动机能带来更低油耗、更少排放,对环境有利,对用户钱包也有好处,但前提是这些新技术能在实际用车中经得住考验。

最后想说,全球汽车圈都在卷技术,奇瑞这次敢在欧洲秀肌肉,确实让人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底气。

48%热效率是个很牛的数字,但数字背后是复杂的技术和未来一堆考验。

技术创新值得鼓励,但用户体验和可靠性才是最终能否走向市场的关键。

大家怎么看奇瑞这次的新发动机,是不是愿意为热效率买单,还是更看重稳定耐用?

有啥看法都可以聊聊,说不定下一个技术突破,就是从你们的吐槽和建议里长出来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