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从"电动车改装圈"到"车主维权群",都在讨论一个新话题——2025年1月初,雅迪、台铃等品牌首批换装钠电池的电动车车主已经开了将近一年!这事儿得从2025年1月说起。
雅迪在1月6日发布了钠电池电动车,同时国家启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旧锂电池车评估价达标,结合政府补贴(各地500元到1200元不等)与企业补贴,换钠电池相对划算。当时不少人嘀咕"钠电池不是说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吗?真敢用?"结果首批车主运营十个月后,有人夸"续航稳定可靠",也有人吐槽"冬天续航缩水"。
那问题来了:这批"小白鼠"车主的车,现在到底是真香还是翻车?行内人直接甩话"这3类人换钠电池,纯粹是给钱包找罪受!"
第一部分 钠电池首秀十个月,车主的真实体验是真香还是打脸
时间转到2025年11月,第一批换钠电池的车主已经骑了将近十个月,从社交平台晒出的用车反馈来看,这批车的表现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先说"真香派"的情况。杭州的网约车司机老张,把原来的48V20Ah锂电池换成了48V30Ah钠电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充一次电能多跑几公里。他每天跑十多小时,原来锂电中午得找地方快充一次才能坚持到下午,现在钠电能支撑到下午三点左右还有余量继续跑。更让他惊喜的是充电速度方面,原来锂电快充需要一小时多,现在钠电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充满,中午休息时间完全足够。
郑州的李大姐平时用电动车买菜代步,她坚持用了十多个月,最大的感受是防水性能出色。下雨天骑了好多次,电池仓一点没进过水,这在之前使用的锂电池车上从来没有过。还有北京的王先生,因为骑行距离相对较短,每天就跑十公里左右上班,钠电池完全能满足他的需求,一周才需要充电两三次,省了不少电费。
但"翻车派"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东北的货车司机老王,1月初换了一组钠电池,到了冬天气温降到零摄氏度左右,原本标称四十公里的续航明显下降到三十到三十二公里左右。虽然不是离谱到不能用的地步,但确实得更频繁充电,这对每天要跑远的他造成了不少麻烦。
还有用户反映,夏天高温时候充到满电显示百分百电量,结果骑一段路速度明显下降,最后突然掉速,导致导航到半路就没电了,差点耽误了重要事情。武汉的上班族小刘坚持了两个多月就放弃了钠电池,主要是因为续航波动太大。
有时候显示还有百分之三十的电量,骑不了十公里就彻底没电了,这种不可控的感觉让她放弃了这个选择。还有江南地区的多位车主反映,梅雨季节时候钠电池的性能表现确实有波动,虽然没有进水,但充放电效率明显下降。
为啥同样的钠电池,体验差距这么大?行内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钠电池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它的优缺点。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比锂电便宜,这是铁板钉钉的事。还有就是低温性能比传统电池好得多,充电速度快,快充三十分钟就能到百分之八十。
但是能量密度比锂电低,同样的体积下,续航肯定比高端锂电差一些。最关键的是冬天续航打折这个事,在严寒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简单说,钠电池就像"经济适用男",省心省钱但别指望它"猛如虎"。
第二部分 钠电池到底是个啥,为啥厂家突然力推它
可能有人要问,钠电池不是新技术吗?怎么突然就用到电动车上了?这得从全球锂矿格局和碳酸锂价格变化说起。
从二零二四年开始,全球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二零二四年初约十一万六千元一吨,到年底跌至七万五千元一吨左右。进入二零二五年,价格虽然反弹到八万多元,但到了十一月初的现在,根据生意社数据,碳酸锂电池级价格约为八万元一吨。
虽然价格下降看起来不错,但问题在于锂矿供应仍然集中在南美、澳洲等地,国内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七十。这就意味着,一旦国际形势有变,锂电车的成本说涨就涨,国内的电动车产业随时可能被卡脖子。
这时候钠电池的优势就出来了。钠在地壳里的含量是锂的四百多倍,我国的盐湖、煤矿里都有大量钠资源,光是青海盐湖的钠储量就够全国用一百年。钠的价格稳定在两万元一吨左右,比锂矿便宜太多。
最重要的是,钠在国内就能开采,不用依赖进口,这对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性来说意义重大。更关键的技术突破发生在二零二五年。宁德时代在四月二十一日发布了新一代钠电池"钠新",这是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的钠离子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达到了一百七十五瓦时每公斤,这是纯钠电行业目前最高的量产水平。关键指标上,这款电池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仍然能保持百分之九十的可用电量。循环寿命超过一万次,充放三万次还能用百分之八十的电量。
宁德时代还说过,成本只有磷酸铁锂电池的百分之六十,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百分之六十。雅迪发布的钠电池产品则采用了高性能硬碳负极技术,能量密度超过一百四十五瓦时每公斤,常温循环寿命达一千五百次。
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放电环境下能保持百分之九十二的容量。这意味着一个一千五百次的电池,如果每天充一次电,能用四到五年。厂家算过一笔账,生产钠电池的电动车,出厂价能降五百到八百元。
对经销商来说,利润反而更高。对消费者来说,虽然续航可能少二十到三十公里,但充电快、寿命相对稳定、维修成本低。钠电坏了直接换整组,不用像锂电那样还要修单个电芯。综合算下来,使用周期内钠电池反而更划算。
这就是为什么从二零二五年一月开始,雅迪、台铃这些大品牌都争相推出钠电池车型,想要抢占这个新兴市场的原因。
第三部分 钠电池适合所有人吗,行内人直言这三类人别跟风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心动了,想着钠电池听起来也不错,是不是该赶紧换?别急,行内人有话要说,这三类人换钠电池,纯属浪费钱。
第一类人是天天跑长途的"通勤狂魔"。如果你每天骑车超过五十公里,比如外卖骑手或者郊区上班族,钠电池的续航短板就会被无限放大。举个例子来说,四十八伏二十安时的锂电车标称续航六十到七十公里,实际上跑五十公里还剩百分之二十的电。
但是同规格的钠电池车标称五十公里,冬天可能只剩三十五到四十公里,中途没电的概率直接翻倍。行内人的建议是,这类人与其纠结钠电,不如咬咬牙换高端锂电,比如比亚迪刀片锂电那种产品。或者干脆买个小电驴加公交的组合,反而更灵活。
第二类人是住在东北、西北这些极寒地区的"抗冻战士"。虽然钠电池的低温性能比传统电池好,官方宣传零下二十摄氏度保持百分之九十二的容量,零下四十摄氏度保持百分之九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极寒地区,钠电池的性能表现还是会有波动。
内蒙古的用户实测过,零下十五摄氏度时,虽然不会像传统电池那样容量只剩百分之五十,但确实会有明显下降。如果冬天经常在严寒地区骑车出门,要么选择加保温层的钠电池版本,可能要多花两百到三百块钱。要么就老老实实继续用铅酸电池,虽然看起来落伍,但至少性能稳定。
第三类人是追求"极致轻便"的"颜值党"。这里说的颜值不只是看着漂亮,更多是讲整个车的轻便程度。钠电池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比同容量的锂电重百分之十到十五。比如说四十八伏二十安时的锂电车整车重三十五公斤,换钠电池后可能变成三十九公斤,女生搬上车、抬上楼会更费劲。
而且钠电池的外观普遍比较"朴实",厂家为了省成本,基本没做轻量化设计,就是个盒子的样子。如果你买电动车就是为了"小巧好看",那钠电池可能真不太符合你的审美需求。
第四部分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有吗
钠电池推出后,网络评论区成了"大型答疑现场",我们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来聊聊。
有人问"钠电池寿命真的比锂电长?会不会用两年就废了?"答案是这样的。官方数据显示循环寿命在一千五百到三千次不等,品牌和产品型号都有差异。这相当于每天充一次电,能用三到十年。但这不是绝对的。
实际测试中发现,钠电池在浅充浅放的情况下,比如只用百分之七十的电量就充电,衰减速度反而比锂电慢。但要注意一点,千万别等电量完全耗尽再充。钠电最怕过放,一旦过放可能就无法恢复。平时最好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就开始充电,这样寿命能更稳定,甚至比标称寿命还要延长一些。
还有人问"换钠电池划算吗?比换锂电省多少钱?"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四十八伏二十安时为例,换锂电约需八百到一千块钱,换钠电加上政府补贴和企业补贴后,综合成本低于五百块钱,直接省三百到五百块。
如果算长期成本,钠电在一到三年内的维修率相对较低,因为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厂家一般给三到五年质保,这比传统产品的保修期长。综合下来,三年使用周期内,钠电池反而更省钱。
还有个热门疑问是"以后钠电池车保值率会不会很低?"目前确实比锂电车低一些,因为消费者认知度还在提升阶段。但好消息是,已经有二手车商在收钠电池车了。从他们给出的价格来看,和同年限的铅酸车差不多。
行内人的预测是,等钠电池普及后,预计二零二六年市场占有率会继续提升,保值率肯定会逐步改善。就像当初电动车刚出现时候,很多人也不看好保值率,现在不也都接受了吗?钠电池的路也是这样。
结语 钠电池不是万能药,但绝对是性价比之王
从首批车主十个月的运营反馈就能看出来,钠电池就像电动车界的"经济适用房"。它可能没有豪宅(高端锂电)的豪华配置,但胜在价格亲民、使用相对踏实、安全耐用。
如果你是普通通勤族,想省点钱又不想折腾,换钠电池绝对是个好选择。但如果你是重度依赖电动车的"极限玩家"或者住在极寒地区的用户,那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判断。
二零二五年的钠电池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个趋势在二零二六年会继续加速。钠电的普及不仅能缓解锂矿供应压力,还能推动整个电动车产业的成本优化和技术升级。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推动钠电池产业发展,减少对进口锂矿的依赖,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
个人消费者要是现在不换钠电池,等明年钠电产品成熟了、市场竞争加剧了,价格还会继续下降,到那时候再入手也不迟。最后灵魂拷问给大家:如果让你选,你会为了省三百到五百块钱换钠电池,还是多花点钱买"续航更强"的锂电?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