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

宁波的严女士至今还记得两年前提车时的兴奋,那辆哪吒U是她家第一辆新能源车,销售当时拍着胸脯保证“终身质保、流量免费”。 如今她的手机里还存着那张照片:她站在4S店门口,身后是扎着红绸带的新车。 而现在,那家4S店已经改成了快餐店,车机屏幕从三个月前就开始频繁黑屏,最近连远程解锁都失灵了。 她苦笑着说:“现在开车全靠猜,电量低于30%就得赶紧找充电桩,因为仪表盘根本不显示具体数值。 ”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像严女士这样的车主在全国有40多万。 2025年6月,哪吒汽车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这些车主一夜之间发现,当初承诺的“终身质保”变成了一纸空文。 更荒诞的是,车企倒闭后,连车机系统自带的天气预报都无法更新了。

新能源车的维修困境首先体现在硬件供应链的断裂上。 上海一家第三方维修站的老板张师傅拆开过不少威马EX5的电池包,他指着里面说:“你看这个电池管理系统,威马用的是定制芯片。 现在厂家倒闭,连解密软件都找不到。 ”他的仓库角落里堆着二十多块待修电池,最久的已经放了十个月。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电池维修只是冰山一角。 一位威马EX5车主在社交平台晒出维修单:更换电池模块报价8万元,而这款车当年的新车售价才15万。 更让人无奈的是,维修站要求先付1000元检测费,且不论能否修复都不退款。 类似案例在维权群里比比皆是:有车主因为毫米波雷达故障,被迫花1.2万元更换整个前保险杠总成;还有车主的车窗升降器损坏后,只能用木棍支着车窗开车。

软件系统的瘫痪同样触目惊心。 某哪吒V车主发现,车企破产后,车载导航自动切换成了五年前的离线地图。 他尝试连接手机热点更新,系统却提示“服务认证失败”。 更严重的是智能驾驶功能的失效,多位车主反映ACC自适应巡航突然无法启用,4S店遗留的技术人员坦言:“服务器关了,这些功能全废了。 ”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保险公司的态度更是雪上加霜。 2025年8月,某大型保险公司内部流出一份“高风险车型清单”,威马、哪吒、高合等品牌悉数在列。 浙江一位保险业务员透露:“这些车型的车损险保费普遍上浮40%,且要求车主自费安装GPS追踪器。 ”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在沈阳,一位高合车主续保时,连续被三家保险公司以“核心零部件维修风险过高”为由拒保。

这场危机背后是资本游戏的必然结果。 威马汽车巅峰时期曾在全国开出300多家门店,但据离职高管透露,其单店月销量往往不足10台。 更夸张的是2022年的“万台订单”事件,某新势力品牌宣称新车预售一小时订单破万,实际最终交付量不足千台。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李斌那句“所有车企订单加起来超1亿”的论断正在被验证。 2025年1-8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实际零售销量仅完成行业预测的60%。 某券商分析师指出:“很多车企把‘小订’数据当成交付量宣传,1000元定金就能生成一个订单,但转化率可能不到10%。

哪吒汽车的溃败早有征兆。 2023年其销量达15万辆,但其中约70%流向网约车市场。 当2024年网约车补贴退坡后,该品牌私家车用户占比始终未能突破20%。 更致命的是产品策略失误:2024年推出的中高端车型哪吒S,起售价定在19万元,比主力消费群体预期高出近6万元。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供应商体系的脆弱性同样凸显。 浙江某零部件厂曾为威马供应线束,被拖欠货款500万元后被迫停产。 该厂负责人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威马采购人员最后一条消息是:“等融资到位马上结款。 ”而这条消息的发送日期,距离威马宣布破产仅相隔三天。

产业链的震荡正在持续扩散。 河北一家二手车市场里,车商马先生指着场内的哪吒V说:“这车当年卖8万多,现在3万都没人要。 ”他翻出手机里的检测报告,电池健康度还剩82%,但买家最关心的是“倒闭品牌怎么保修”。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维修技师的流失更令人担忧。 原威马4S店技术总监小陈转行做了手机维修,他苦笑道:“新能源车维修要专用诊断仪,厂家倒闭后,设备就成了废铁。 现在带徒弟教燃油车维修,反而更踏实。 ”

维权车主面临的司法困境同样棘手。 2025年7月,某威马车主起诉要求继续履行质保协议,法院虽判决车主胜诉,但执行时发现车企账户仅剩371.2元。 类似案件在多地出现“胜诉难执行”的窘境。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更隐蔽的影响发生在二手车交易环节。 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推出“烂尾车专项检测”,收费比普通检测高出50%,但依然挡不住纠纷。 杭州一位买家购入二手哪吒U后,发现无法激活车联网,将原车主和检测机构一同告上法庭,案件至今仍在审理中。

面对系统性危机,部分车企尝试搭建应急通道。 广汽埃安从2025年9月开始接管合创汽车售后,但仅限于基础保养。 有车主反映,更换一个车门饰板需要等待45天,且价格是原厂的1.8倍。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陆续出台。 2025年7月扩围的“退出保障基金”规模达8.5亿元,但细则显示该基金仅覆盖机油更换等基础项目。 对于电池衰减至70%以下的车辆,基金条款明确写着“核心部件维修不在保障范围”。

跨品牌救援机制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 某比亚迪4S店被指定为哪吒汽车应急服务点,但其服务经理表示:“我们只能做基础诊断,涉及专用零件的维修还是无能为力。 ”该店目前积压的跨品牌维修订单已排到三个月后。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消费者保护组织尝试推动改革。 中消协2025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能源车投诉量同比激增300%,但调解成功率不足15%。 其公开建议中包括“建立车企退出报备制度”,要求车企提前90天公示退出计划,但该建议尚未形成强制性法规。

在技术层面,第三方维修企业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深圳某科技公司开发出威马电池包的破解程序,但每位车主需支付3000元授权费。 更现实的问题是,这种非官方维修会使车辆彻底失去残值保障。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某维权群主收集了137位车主的维修账单,数据显示平均每辆“烂尾车”的后续维护费用,已达到原车价的35%。 这群车主最常讨论的话题是:“下次换车还敢买新势力吗? ”

补充图片: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新能源车烂尾:百万车主遭殃,车还在厂没了,修车比登天还难-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