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

说起广汽本田,很多朋友心里都会泛起一阵涟漪。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像是一个质量可靠的代名词。

家里有台雅阁、飞度或者奥德赛,那都是很有面子的事,代表着一种务实、省心、耐用的生活选择。

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有驾

开不坏的本田,这句口号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曾经车市里的“优等生”,好像突然就不会“考试”了。

最近几个月的销量数据,看的人心里直打鼓,连续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出现了单月销量被“腰斩”的情况。

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那个我们熟悉的,总能造出“神车”的广汽本田,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突然就不灵了?

咱们先不凭感觉说话,来看一看实实在在的数字,这些数字可能比任何形容都更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就在最近,广汽本田内部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高洪祥接任了执行副总经理的职位,成为了新的中方负责人。

这无疑是在危急关头的一次“换帅”,因为他要面对的局面,实在是太严峻了。

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有驾

今年上半年,也就是一到六月份,广汽本田总共只卖出去了15.5万辆车,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了超过25%。

要知道,在它最辉煌的时候,一年卖出78万辆车,赚到的净利润高达124亿元,那是什么样的风光。

可到了去年,全年销量已经缩水到了47万辆,利润更是只有18亿元。

再看看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全年能不能卖到30万辆,现在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下跌的趋势并没有停止,进入下半年,七月份的销量数据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月只卖了16033台,同比去年直接减少了一半还多,达到了51.81%。

这已经是从今年三月份以来,连续第五个月销量同比下降了。

这样的成绩单,对于任何一家主流车企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那么,车究竟为什么会卖不动了呢?

咱们可以把问题拆开来看,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曾经赖以生存的燃油车,现在卖不动了;另一方面是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没能扛起大梁。

这就是典型的“青黄不接”,老的优势在快速消失,新的增长点却迟迟建立不起来。

先说说它的燃油车。

雅阁,作为B级车市场的一棵常青树,算是广汽本田现在最后的脸面了,每个月还能卖出一万多台,保住了基本的盘子。

但问题是,光靠一个雅阁,根本撑不起整个广汽本田的销量大厦。

再看看以前和雅阁并称为“广本双子星”的SUV车型皓影,今年上半年卖了五万七千多台,平均下来一个月不到一万台,虽然不算惨淡,但也早已没有了当年那种加价提车的霸气。

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就是飞度。

想当年,这台小车被誉为“平民超跑”,是无数年轻人第一台车的梦想之选,省油、空间大、改装潜力足,一年卖个十一二万辆是家常便饭。

可是现在呢?

今年上半年,飞度总共才卖了不到三千辆,到了七月份,一个月甚至卖不到一百台。

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有驾

这个数字,已经不是简单的销量下滑了,基本上可以说是被消费者给遗忘了。

其他的燃油车型,比如缤智、冠道等等,也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光彩。

可以说,广汽本田的燃油车产品线,就像一支曾经战功赫赫的军队,现在老兵们都打不动了,后备力量又跟不上,阵线自然就守不住了。

燃油车不行了,那新能源车呢?

这本该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可惜的是,本田在电动化这条路上,不仅反应慢了半拍,而且走出的第一步还走偏了。

今年,广汽本田投入重金,推出了一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战略车型,叫作本田e:NP2 极湃2。

按理说,这应该是承载着品牌转型希望的重磅产品。

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有驾

可结果呢?

上市第一个月卖了四百多辆,第二个月就掉到了一百多辆,后面几个月也只是在两百辆左右徘徊。

这点销量,放在今天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电动车会败得这么惨?

原因其实很直接,就是它提供的东西,和现在中国消费者想要的东西,完全对不上号。

今天我们买一辆电动车,最关心的是什么?

除了续航和安全这些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智能化体验。

大家都在讨论谁家的智能座舱更流畅,谁家的语音助手更聪明,谁家的自动驾驶能覆盖更多城市道路。

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把高通的顶级芯片、英伟-达的智驾芯片、激光雷达这些高端硬件,用在了二十多万甚至十几万的车上,实现了非常聪明的驾驶辅助功能。

销量五连跌,广汽本田跌落神坛,神车为何不灵了?-有驾

就连同为日系品牌的丰田和日产,也看清了形势,开始放下身段,主动和中国的科技公司合作,把先进的智能技术引进来。

反观本田呢?

它还在固执地向消费者强调自己的“赛道基因”、“操控乐趣”和“被动安全”。

这些东西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这些已经变成了最基础的“及格线”,而不是能让你脱颖而出的“加分项”。

当别的车都在比谁的“大脑”更聪明、更会思考的时候,本田的e:NP2在智能化方面,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功能,都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

这就好比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你还在努力向大家推销一款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经典功能机,情怀也许有,但市场是现实的。

这种坚持“本田之道”的造车理念,说好听了是坚守传统,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一种对市场变化的傲慢和迟钝。

它没有真正去理解,今天的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车,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消费者就应该买单。

这种思路,在过去或许行得通,但在今天这个由中国品牌和中国消费者共同定义潮流的新时代,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