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关于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捷报频传:继郑州地铁8号线开通运营后不到4个月,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简称“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标志着郑开同城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如今,被称为郑开城际铁路的加密工程——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T1线也即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随着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T1线的加入,郑州都市圈多层次轨道网再添“生力军”,也标志着河南继“米字形高铁”时代后开始把目光投向更精细、更贴近市民日常出行的“毛细血管”轨道交通。所谓“低运量轨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轻轨”或“有轨电车”,而是采用独立路权、2—3节编组、最高时速80公里、平均站间距1公里左右的胶轮或钢轮系统,其造价约为地铁的一半,审批层级更低,建设周期更短,特别适合新城加密、景区接驳和组团间“短频快”联系。
根据规划,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T1线西起地铁8号线小南岗站,沿郑开大道中央绿带向东敷设,途经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建业电影小镇等流量IP,终点设在中牟文创园核心区的电影小镇站,全长21.5公里,全线采用高架+地面方式,设站21座,平均站间距仅1.05公里。这样的站位布局,一方面与地铁8号线、郑开城际形成“十字+环”换乘,另一方面把过去散点分布的景区、住区、产业园串成一条“珍珠链”,实现“出站即景区、下车即园区”的公交无缝衔接。更值得一提的是,T1线预留了与未来市域快线S2、地铁24、25号线的跨线运营条件,列车可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高峰期最小间隔压缩至90秒,运输能力单向可达1.2万人次/小时,完全能够应对节假日电影小镇单日十万级客流冲击。
对市民而言,T1线不仅是一条“旅游专线”,更是一条“生活专线”。未来从郑州市区出发,刷绿城通即可零换乘直达中牟,早上去绿博园晨跑,中午在电影小镇打卡沉浸式剧场,晚上返回主城区通勤,全程票价或许2元起步、封顶4元,比自驾节省一半以上时间和费用。对沿线的白沙组团、绿博组团来说,T1线将彻底激活区域价值:过去因公交覆盖不足而“沉睡”的产业用地,如今被轨道“点石成金”,吸引动漫影视、数字创意、研学培训等轻资产行业加速聚集,预计有效地带动产业发展。
放眼整个郑州都市圈,T1线的意义远不止21.5公里那么简单。它是郑州“四网融合”的关键拼图——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之后,低运量轨道恰好填补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它也是“轨道上的郑州”由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的转折点:从追求“百公里级”的大动脉,到精雕“一公里级”的微循环,城市轨道交通正回归“服务人”的本质。届时,郑州将形成“地铁+城际+低运量”三级网络,真正实现“15分钟进入轨道网、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60分钟通达都市圈”的美好愿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