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450km纯电续航的增程车,30万级增程SUV会成为主流吗?

张先生一家周末自驾露营,后备箱塞满帐篷和烧烤架。 妻子突然问:“这车续航够吗? 半路没电排队充电怎么办? ”他笑着指仪表盘:“满油满电跑1500公里,没电了? 三分钟加油就走。 ”

揭秘!450km纯电续航的增程车,30万级增程SUV会成为主流吗?-有驾

这画面在2025年越来越常见

反常识的是:增程车的纯电续航竟悄悄逼平了纯电车。 智己LS6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450公里,比五年前的主流纯电车还多100公里;

昊铂HL增程版充电10分钟补能210公里,比特斯拉超充还快。 当“油电双修”的车能跑得比纯电更远、充得比超充更快,这场能源路线的战争,胜负还那么分明吗?

曾几何时,增程车是“过渡方案”的代名词,纯电续航200公里,亏电时发动机嘶吼,油耗直奔8升。 2025年的新战场彻底改写规则:纯电续航300km+成了入场券。

昊铂HL塞进60度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纯电跑350公里;智己LS6直接堆到66度电,纯电续航突破450公里。 这数字什么概念? 相当于北京到济南不加油不充电,纯电跑个来回。

揭秘!450km纯电续航的增程车,30万级增程SUV会成为主流吗?-有驾

狠的是充电速度

华为赋能的智界R7增程版搭载5C超充,12分钟补能310公里;昊铂HL的800V高压平台,10分钟灌进210公里续航。

加油站老板开始皱眉:车主充电频率从三天一次变成一周一次,加油? 可能一个月才光顾一回。

“有电龙,没电虫”曾是增程车最大耻辱。 新一代技术直接掐住痛点:智己LS6的1.5T增程器,亏电油耗压到5.32L/百公里;

岚图FREE+全系标配华为智能能量管理,城市通勤纯电占比冲到90%。 秘密藏在“油电策略”里:华为的AI算法能预判路况,高速巡航时增程器悄悄发电存进电池,堵车时纯电静默通行。 北京车主实测:一箱油能躺车里吹空调看三场世界杯直播。

揭秘!450km纯电续航的增程车,30万级增程SUV会成为主流吗?-有驾

理想L6独霸家庭SUV的日子终结了

噪音? 智界R7的振动抑制算法让方向盘振幅比燃油车低50%,原地启动噪音仅36分贝,比图书馆翻书声还轻。

2025年夏天,岚图FREE+以21.99万杀入战场,全系搭载华为192线激光雷达和乾崑智驾ADS 4.0,高速领航覆盖90%主干道。

卷的是昊铂HL:26.98万标配双零重力座椅,24个扬声器音响,后排座椅带18点热石按摩,豪华配置下放得像超市打折。

用户用钱包投票:家庭用户68%首选智能驾驶能力,超过“沙发舒适度”。 苏州一位奶爸直言:“能自动避让电瓶车,比能热奶瓶更重要。

揭秘!450km纯电续航的增程车,30万级增程SUV会成为主流吗?-有驾

硬派越野车BJ40增程版卖爆了

40.3度大电池+3.5kW外放电,让它成露营圈新晋顶流。 苏州车主组团进山:白天用V2L接口烤牛排,晚上接投影仪放电影,车变成移动充电宝。

绝的是续航,满油满电1200公里,从北京直奔上海不加油。 越野老炮发现新大陆:全时电驱四驱响应快0.3秒,泥地脱困时比机械四驱更果断。

争议随之而来,纯电续航450km的增程车,到底算电车还是油车? 它90%时间用电行驶,加油只为每年两次长途,那根排气管,是不是早已沦为心理安慰?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