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5年9月,国内高速公路的收费要有新变化了,特别是那些大桥和隧道的钱,要看它们当初建起来费了多大劲,花了多少钱来重新算。
咱们开车上高速,最惦记的就是过路费。
平时过个小桥小隧道,钱已经算在每公里的路费里了,所以你感觉不到又单独掏了一次钱。
比如说,在普通的四车道高速上,大概一公里4毛5,要是路修得宽敞,是六车道的,那可能就得6毛钱。
这算法一清二楚,跑多少路交多少钱,心里踏实。
但是,你要是碰上那种超级工程,那就要另算了。
就拿秦岭隧道来说,过去一趟就得50块。
还有湖南那个悬在半空的矮寨大桥,也要30块。
无锡的太湖隧道,过一下是45块。
这些地方收得贵,主要是因为建的时候太难了,跟印钞机似的烧钱,后期的保养维护也不是个小数字,所以必须单独算一笔账。
不过这钱也算花得值,毕竟是享受了顶级的便利。
高速收费这事儿,也不是全国都一个价。
你在东部沿海城市跑高速,和在西部大山里跑,花的钱肯定不一样。
经济好的地方,人工、材料什么都贵,修路的本钱高,收费自然也就跟着涨。
所以,东部地区的高速费比西部贵一点,这道理说得过去。
地形更是决定价格的一大因素。
你看云贵川那些地方,山连着山,修路基本上就是愚公移山,不是打隧道就是架大桥。
高速路上桥和隧道的比例高得吓人,修路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所以那边的过路费一公里能要到8毛甚至一块二。
反观那些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修路省心多了,费用就低,一般就在4毛到6毛之间。
这差价,说白了就是地理环境的差价。
那总共要花多少钱呢?
其实也好算,就是普通路段的钱,再加上你可能遇到的特大桥梁隧道的钱。
你的车是小轿车还是大货车,这价格可是天差地别。
小轿车在普通高速上可能一公里4毛,过个桥或者隧道可能就变成5毛。
要是换成大货车,这数字直接翻倍,普通路段可能要8毛,过桥过隧道甚至要一块多。
这么一算,大货车的过路费是小轿车的三四倍,一点不夸张。
有些地方还玩起了精细化管理,比如江苏,他们就按隧道的投资额来分档收钱。
投资不到4个亿的,一公里收3块;投资在4到8个亿之间的,收4块;要是超过了8个亿,那就收5块。
最后收钱的时候还给你凑个5块的整数,这种法子更能体现一分钱一分货,路修得越贵,你交的钱也越多。
说起跑高速,就躲不开节假日堵车这个话题。
你看过去几年国庆的数据,那规律简直不要太明显。
放假第一天和收假前一天,高速上基本就是个大型停车场。
大家想法都一样,放假了猴急地往外跑,快上班了又火急火燎地往回赶。
所以你要是计划2025年国庆出门,最好把10月1日和10月7日这两天给绕开。
堵车的时间点也很有意思。
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6点都是重灾区,尤其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到5点这几个小时,堵得你怀疑人生。
所以,要想舒心点,要么就起个大早摸黑出发,要么干脆等晚上车少了再走。
还有,有些路段因为施工也会给你添堵。
比如从2025年5月8号开始,荣潍高速莱西到涌泉那一段去潍坊方向就封路了,好几个收费站口也跟着关了,走那边的朋友得提前看看地图,找好备用路线。
节假日出门,那些网红景点周边的路肯定堵成一锅粥。
你要是奔着趵突泉、泰山、台儿庄这些地方去,那对周边的路况就别有太高期望了。
像济南绕城、日兰高速、京沪高速那几个老牌堵点,年年都上榜,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堵车只是心烦,出了事故那才叫麻烦。
虽然事故发生的时间点没啥规律,但有几个路段是公认的事故高发地。
比如京沪高速临沂北段、京台高速万德段、荣乌高速滨州段这些地方,要么路况复杂,要么车流量太大,开车经过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持好车距,千万别开斗气车。
跑高速这回事,钱怎么花,路怎么走,都是咱们司机最关心的。
收费标准越来越细,其实也是为了让整个系统更公平,能长久地运营下去。
多了解这些信息,不仅能让你对花的钱心里有数,还能帮你把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躲开堵车,平平安安地到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