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出行规则,揭秘影响我们出行的3项新国标,三色标记筑牢安全防线

在安徽省休宁县的G205国道桃林段,施工人员正为路肩上的电线杆更换新的“标志服”。 这些按照最新《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设置的立面标记,不仅更加规范醒目,对夜间行车行人的警示和引导作用也显著增强。 这一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今年11月起相继实施的3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强制性国家标准在全国落地的缩影。

11月起出行规则,揭秘影响我们出行的3项新国标,三色标记筑牢安全防线-有驾

新国标首次将非机动车纳入统一管理范畴。

过去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主要针对机动车设计,随着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数量激增,混合交通环境中的路权划分变得尤为重要。

新标准将适用范围由“机动车”扩展至“车辆”,并统一了网约车、充电站等图形标识。 在福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已于9月实施,省公安厅已在“闽政通APP”搭建非机动车登记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标线颜色变化传递更清晰的交通语言。

新国标将左侧车行道边缘线由白色改为黄色,停靠站标线、专用车道线等改为白色。 这种颜色区分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差异,更蕴含着重要的通行规则。

黄色边缘线明确禁止车辆压线行驶,有助于减少对向车辆刮蹭风险。 郑州市在东三环、北三环和京广路隧道内更新施划了车行道纵向减速标线(鱼骨线),通过标线间距变化有效控制车辆行驶间距。

新增换道线引导驾驶员提前规划路线。

设置在交叉路口专用左(右)转车道、车道减少路段等位置的换道线,能提醒驾驶人注意是否需要变换车道。

11月起出行规则,揭秘影响我们出行的3项新国标,三色标记筑牢安全防线-有驾

这一设计在郑州快速路隧道中得到应用,结合视错觉标线,使驾驶员在进出隧道前产生空间压缩错觉,促使其提前减速,显著降低了车辆刮擦和追尾事故概率。

事故管理区标准化设置防范次生事故。

新国标首次提出交通事故管理区交通标志的一般规定和设置要求,将管理区分为预警区和警戒区。

明确的事故管理标志颜色、尺寸和设置要求,为现场处置提供了标准化方案。

黄石市阳新县G351国道“五一学校”路段通过引入新国标,应用最新3D斑马线和AI视频监控系统,成为湖北省首个通过新国标验收的校园周边道路安防示范工程。

标志标线反光性能提升夜间行车安全。

郑州市将隧道内全部标线更新升级为双组份标线,这种标线比普通热熔标线更耐磨、反光性更强且不易打滑。

新安装的突起路标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天气时格外醒目,使道路界限清晰可见,为驾驶员夜间行进提前预判提供了有力依据。

线形诱导标志更新增强警示效果。

新国标将线形诱导标志由指示标志改为警告标志,由原来的带边框绿底色白箭头变为无边框黄底色黑箭头。

11月起出行规则,揭秘影响我们出行的3项新国标,三色标记筑牢安全防线-有驾

这种设计更符合驾驶员的视觉认知需求,在郑州市快速路弯道及匝道处的应用表明,它能有效减少驾驶员的错误判断,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农村公路安全治理同步推进。

张家港市在“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中,对高新区(塘桥镇)镇中路与镇北路交叉口进行了全面整治。

该路口增设行人预警系统,将人行横道指示标志边框颜色更新为更醒目的荧光绿色,重新规划的人行横道标线统一采用新国标高亮标线。 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路口出行环境的安全性。

危货运输车辆标志同步更新。

在鄂尔多斯市,随着新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国标实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了“安全护盾”专项行动。

11月起出行规则,揭秘影响我们出行的3项新国标,三色标记筑牢安全防线-有驾

全市已完成836块矩形标志牌更新,164块菱形警示牌和34块特殊环境危害标识全部到位。 这些标识牌如同车辆的身份证,为不同车型提供了专属的“安全密码”。

新国标系统规定了337项标志标线,涵盖禁令、指示、警告、指路、旅游区、告示等各类标志和标线。

分阶段实施的时间表为交通管理部门和道路使用者提供了适应期:《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9部分:交通事故管理区》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则安排在2026年5月1日实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