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为 8,837 辆,较去年同期下降 40.2%,市场份额从 1.4% 萎缩至 0.8%;而比亚迪同期注册量达到 13,503 辆,同比跃升 225%,以 1.2% 的市场份额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这一数据对比不仅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里程碑式突破,更印证了全球市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认可。
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欧洲 2024 年 26 国汽车总销量达 1260 万辆,是中美之外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在这片传统车企重兵把守的市场,中国品牌曾长期面临份额不足 3% 的困境。比亚迪的突围并非偶然,早在今年 4 月,其欧洲月度销量便首次超越特斯拉,随后在德国、英国等核心市场持续扩大优势 ——4 月德国市场比亚迪销量 1566 辆远超特斯拉的 885 辆,英国市场更是以 2511 辆的成绩实现 654% 的同比增长。
回顾比亚迪的欧洲征程,从最初德国月销不足百台,到如今在 "英法德意西" 等传统汽车强国实现部分国家单月销量突破 3,000 辆,销量规模实现数十倍增长,比亚迪全球化战略效果明显。短短两年间,比亚迪在欧洲的门店从 3 家扩张至 400 家,覆盖伦敦、巴黎、米兰等核心城市。2025 年 5 月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标志着其 "三步走" 战略(制造切入 - 产能扩张 - 生态构建)的全面收官,这种以属地中心为基础的扩张路径,与 BBA、丰田等全球车企的成功模式一脉相承。
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7 月欧盟新能源车占比达 59.8%),比亚迪的增长更具行业代表性。其匈牙利研发中心已启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本地化开发,与当地高校共建产学研联盟攻关前沿技术,推动供应链本地化率向 50% 目标迈进。这种 "技术出海 + 本土运营" 的双轮驱动模式,有效应对了欧洲市场的政策壁垒 —— 当英国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补贴名单外时,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获得的欧盟原产地认证,正成为突破贸易壁垒的关键筹码。
从全球版图看,比亚迪 2025 年 1-7 月海外销量超 55 万辆,已超越 2024 年全年总和,产品覆盖 116 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交付第 9 万辆新能源车、巴西工厂正式下线的同时,欧洲市场的突破更具战略意义 —— 它标志着中国汽车不仅能在新兴市场立足,更能在汽车工业的发源地赢得认可。随着比亚迪计划 2027 年实现欧洲市场 8% 的占有率,中国车企正从 "走出去" 向 "走上去" 转变,在全球新能源革命中书写着从跟跑到领跑的产业跃迁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