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落户沈阳,城东工厂焕新,老厂房又来电了!

最近,在沈阳城东,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正在发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通用汽车在沈阳的一个老工厂停产了,好多老工人都觉得挺失落的,毕竟是干了十几年的地方。

可没想到,这才没过多久,这个沉寂下去的工厂大门又重新热闹起来了,这次进来的是咱们国产汽车的佼佼者——吉利。

吉利落户沈阳,城东工厂焕新,老厂房又来电了!-有驾

他们准备在这里生产现在市场上卖得特别火的新能源车,而且动作快得惊人,据说从改造到第一辆车下线,可能只用半年的时间。

这事儿就让人好奇了,现在到处都说汽车厂太多,车都快卖不完了,为啥吉利不自己盖个新的、气派的工厂,反而要接手一个别人不用的“旧摊子”呢?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深,也更显智慧。

这首先得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吉利这边,现在是急需扩大生产能力。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有多火,大家都有目共睹,马路上绿牌子的车越来越多。

吉利推出的“银河”系列新能源车,一上市就成了爆款,设计新潮,技术也不错,订单一下子就涌了进来,多到工厂都来不及生产。

很多人交了钱,得排着长队等车,这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既是好事也是一种压力。

产能跟不上,就意味着会流失掉一部分没耐心的客户,市场机会稍纵即逝。

所以,吉利当前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尽快找到能生产的地方,把车造出来,交到消费者手里。

这时候,从头开始选址、拿地、盖新厂房,周期太长了,等厂子建好,市场的热度可能都过去了。

另一方面,就是沈阳这边的情况。

通用北盛这个老工厂,虽然生产的是燃油车,但它本身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基地,里面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都是现成的,底子非常好。

因为市场变化,燃油车的需求没那么旺盛了,工厂关停,这对于沈阳市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闲置资产。

吉利落户沈阳,城东工厂焕新,老厂房又来电了!-有驾

一大片厂房空着,先进的设备放着生锈,还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赋闲在家,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巨大的浪费。

所以,沈阳方面也非常希望能有新的项目进来,把这个工厂盘活,让机器重新转起来,让工人们有活干。

就在这样一个吉利急着找产能、沈阳急着盘活资产的当口,双方一拍即合。

但这次的合作方式非常有新意,并不是简单的买卖。

吉利并没有直接花一大笔钱把这个工厂买下来,而是由沈阳市的国有资本出面,投资近9个亿来对整个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把它从一个燃油车生产线升级成能生产新能源车的生产线。

改造好了之后,吉利再带着自己的技术、车型和管理团队进来组织生产。

这种模式,用专业的话说叫“轻资产运营”。

说白了,就是吉利不用承担建厂的巨大资金压力,可以把钱更多地用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这些刀刃上;而沈阳呢,不仅让闲置的工厂重新创造了价值,保住了就业,还成功引进了一个国内顶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对自己整个城市的汽车产业升级换代都有极大的好处。

这笔账算下来,对谁都划算。

吉利的董事长李书福自己也说过,现在汽车行业整体上产能是过剩的,与其到处铺摊子建新厂,不如把现有的旧工厂改造利用起来。

这样做,不仅能节省差不多百分之六十的投资成本,还能把投产的时间缩短两到三年。

这对于分秒必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市场份额。

吉利这次在沈阳的操作,可以说是把这个理念实践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个只用6个月就让旧厂焕发新生的行业纪录,这速度确实让人佩服。

当然,吉利选择沈阳,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个现成的空厂房。

沈阳作为咱们国家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汽车工业的底子非常雄厚。

吉利落户沈阳,城东工厂焕新,老厂房又来电了!-有驾

最重要的一点是,世界顶级的豪华品牌宝马,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沈阳。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围绕着宝马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非常成熟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

这意味着,在沈阳生产汽车,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零件供应,还是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都非常容易找到。

吉利来了之后,可以直接利用这个现成的配套体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这就像是“拎包入住”,省心又省力。

再加上沈阳地处东北的中心位置,未来这里生产的汽车,可以很方便地销售到整个东北、华北乃至内蒙古地区,地理优势也很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挑战也是存在的。

有数据显示,吉利银河系列虽然在全国卖得不错,但在沈阳本地市场的表现,跟比亚迪这样的强势品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说明,银河这个品牌在北方市场的知名度和接受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但现在好了,生产基地直接建在了家门口,沈阳人以后可以买到“本地产”的吉利新能源车,这种亲近感和自豪感,是任何广告都带不来的。

当一辆辆崭新的银河汽车从这个曾经沉寂的工厂里驶出,跑在沈阳的大街小巷,对于提升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好的宣传。

总的来看,吉利和沈阳的这次合作,意义远不止一个工厂的重启那么简单。

它为我们国家众多正在寻求转型的老工业城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面对产业变革的浪潮,不是只能把旧的都推倒重来,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把旧有的工业基础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实现“老树发新枝”。

这既是企业务实高效的发展策略,也是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对于那些曾经在工厂里挥洒汗水的工人们来说,这更意味着新的希望和机遇。

从生产别克到制造银河,改变的是汽车的驱动方式,不变的是这座城市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就没有盘不活的资产,也没有转不过去的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