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把一台272马力的发动机塞进一辆家用车,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
感觉就像给买菜的购物车装了个火箭推进器,属于那种“我用不着,但你不能没有”的极致浪漫。
吉利这次给新款星越L动刀,下手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这种不讲道理的暴力美学。
这年头,大家都在聊电车、聊智能,好像发动机的嘶吼已经成了上个时代的遗物。
可吉利偏不,反手就给你一个2.0T高功率的“大心脏”,配上爱信那个丝滑得不像话的8AT变速箱。
这操作,与其说是升级,不如说是一种宣告,一种在新能源浪潮里,属于燃油车的最后倔强。
它好像在告诉所有人:别急着说再见,爷的青春还没结束。
当然,光有蛮力,在现在这个世道是混不下去的。
一个四肢发达的猛男,如果脑子不好使,那也只是个憨憨。
这道理吉利比谁都懂,所以,这次最狠的招,其实是给这台肌肉猛兽做了个“脑移植”手术——把车机换成了魅族的Flyme Auto。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你得知道,吉利和魅族当初“联姻”,多少人是当八卦看的。
一个造车的,一个搞手机的,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就凑一块儿过日子了?
现在看,李书福当时哪是在搞什么跨界,他分明是在为今天这台星越L提前埋伏笔。
他知道,未来的车,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谁的马力更大,而是谁的系统更懂你。
以前的车机,说白了就是个镶在中控台上的MP4,顶多算个功能机。
而Flyme Auto想干的,是把你的手机无缝“克隆”到车上。
这不是简单投个屏,而是一种生态的侵入。
试想一下,你在手机上听的歌,上车自动接着放;手机查的导航,上车直接就是目的地。
这种感觉,才叫真正的“智能座舱”。
不过话说回来,PPT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落地一地鸡毛的事儿,咱们见得还少吗?
这“新大脑”到底好不好使,还得拉出来遛遛。
有了新大脑,不得换张新面孔?
新款星越L这前脸,怎么形容呢,就一个字:凶。
吉利的设计师好像是突然想通了,把自家那个标给直接抠掉了。
一整面黑色的瀑布格栅,不带任何logo,像个沉默的杀手。
这种决绝,在以往那个四平八稳的吉利身上,是根本看不到的。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无标胜有标”的顶级自信。
行了,彩虹屁先吹到这,咱们也得鸡蛋里挑挑骨头。
这车看着大了一圈,官方数据是长了25毫米。
但关键的轴距,一毫米都没加。
这就有点像买方便面,包装画得挺大,一捏,半包都是空气。
这多出来的长度,到底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空间,有多少是设计师为了唬人加的“包围”?
这事儿得打个问号。
还有那个内饰,水晶挡把亮晶晶的,看着确实高级。
可但凡在南方过过夏天的人都知道,车在太阳底下晒一天,车里能有多热。
到时候那块晶莹剔剔的水晶,怕不是会变成一块“炽热的烙铁”,每次换挡都得体验一把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决定一台车用起来舒不舒坦的关键。
所以你看,这台新款的吉利星越L,它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矛盾和看点。
它既有燃油车最巅峰的机械素质,又想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跟别人掰手腕;它长了一张凶悍无比的脸,却又在内饰里塞满了各种舒适配置。
它就像一个穿着西装的肌肉猛男,兜里还揣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
吉利这一通操作,把能给的、能想到的,几乎都给你了。
这背后,是深深的焦虑,也是破釜沉舟的野心。
在这个连喝杯奶茶都要卷生卷死的时代,不把自己逼疯,怎么能把对手逼疯?
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
这台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六边形战士”,这台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水桶车”,最终会成为一代神车,还是会因为面面俱到,而变得毫无性格?
这牌,吉利已经打出来了,接下来,就看市场的反应了。
如果是你,你会为这份“我全都要”的贪心买单吗?
全部评论 (0)